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管理

时间:2022-09-28 03:51:13

隧道工程防坍塌施工管理

摘要:在随道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多变,再加上经济因素、勘察技术和自然条件时施工限制比较大,常常出现隧道坍塌事故,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实例对随道工程防坍塌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健词:隧道工程;坍塌;施工管理: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在地下环境中开展,特殊的施工环境决定了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实施期间所面临的技术难度。现场通风、排水、对塌方的预防、对岩体爆破方案的选取等问题都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与山区隧道相比,城市地铁隧道因其埋置于城市地面之下且地面和地下环境都异常复杂而显得施工管理非常重要,若稍有不慎,就极易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然而,尽管技术人员已尽力将技术方案做得非常细致人微,管理人员也亦将现场管理做得尽可能到位,但由于城市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各类 问题还是频频发生。为此,就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道路及地面沉陷、建 (构)筑物异常情况、地下管线 、隧道坍塌等各类问题的应急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

一、工程简介

某隧道工程主体长度为200m,为双车道单洞隧道,隧道净空断面符合建筑限界高5.1m,宽10.1m,行车速度设计为45km/h ,隧道进出口端自然坡度为14道进出口端,地面标高在658.1~682.3m之间,相对高差为25.6m,最大埋深为26.7m。

二、防止隧道场方的施工技术措施

1、增强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

对隧道施工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施工管理。现在许多工程的现状是: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的盲区,工程的施工队伍建设是工程的特区,而工程的施工现场就变成了工程的灾区了。工程的施工队伍把经济利益作为重中之重,不注重工程的质量,进而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日积月累最终造成重大的安全间题。针对上述情况应该采取以下办法。

1.1 及时调整管理思想和观念

YK481+140~YK481+155段在进行施工时,因为山体中出现裂缝水较多,岩石纹理发生变化。经过仔细检查,依据出水量的多少,决定使用许多直径较大的塑料管来代替软式的透水管道,使用模喷混凝土来取代喷锚保护。使用上面的办法得到了较好的收益,杜绝了水对四周岩石的浸泡和渗透。

1.2 “人、机、料、法、环”的高效管理

1.2.1 使工程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责任目标,比如,一个隧洞可以安排三个技工,三个安全员,这样就可以保持24h都有上班的工作者,真正的实现预先设计好的管理秩序。

1.2.2 隧道的断面比较大,隧道左面使用侧翻式装载机和自卸车来施工,增加施工的车辆可以降低机器的作业时间,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初次使用喷射混凝土可以每个隧道安排多个喷浆机,提升喷浆的速度可以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

1.2.3 注意增加洞内的通风。掌子面加设多台吹风机,可以减小灰尘的数量降低隧道内的温度,使工作环境变得比较好,这样就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

1.2.4 规范施工材料的购买,掌握工程的主动权。大批量的工程施工材料可以由工程的项目部统一购买,按需分发,这样就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了不良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强现场质量关键点控制

2.1 根据围岩的变化,控制开挖进尺。比如V级围岩正常进尺为1.8m/d,围岩好的时候控制在2.4m/d左右,差的时候控制在1.2m/d左右,杜绝冒进现象。

2.2 Ⅳ级围岩使用光爆的设计方法,使周边、掏槽、辅助和底板等的洞眼有较好的距离、角度和数量,尤其是周边眼。依据爆破以后石渣的大小参数;依据挖掘横断面的情况来矫正钻研的深度,这就可以保证所有的眼洞在一样的断面上面。所以经过动态的整理确保挖掘轮廓的圆滑度,使挖掘面变得整齐,这样就可以较好的管理超欠挖的情况。

2.3 Ⅳ,Ⅴ级围岩做好超前支护的准备。超前锚杆设计数量时,依据掌子面的围岩情况,让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员来整合锚杆的距离,拱部围岩较好的可以增加距离,不好的可以减小距离。围岩不好的地段可以在设计时加大超前支护的数目,真正意义上达到“岩变我变”的管理理念。

2.4 钢筋网布在循环一次后要留有一个网格大小的搭接边,有利于构成整体结构。

2.5 拱架的支护,依据图纸的设计要求控制好距离,拱架搭设时要垂直,拱脚一定要着地,不可以悬空,拱架接连时螺丝一定要齐全、结实,纵向的接连一定要紧随其后,这样拱架就可以整体承受重力,锁脚的锚杆和锚管的向下倾斜角度要控制在60°以内,一定要和拱架焊接牢固,满足设计的要求,如果围岩粉碎的比较厉害可以加大数目。

2.6 增强监控测量的力度。把工程的监控测量归结到工程的施工中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每天都要把监控到的信息汇报给工程的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在分析数据时,一经发现有波动就要增加监控的次数。把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工程现场,降低导坑的施工速度,构成变形量的风险警报体制。监控的信息稳定后,周边位移速度达到0.2mm/d或者是拱顶下沉低于0.15mm/d时,增加仰拱的施工速度,闭合构成环形,减小围岩变形的概率,加大围岩的自身稳定性。围岩变形或者速度加大时,依据围岩损坏程度随时给出设计变更方案,再次制定支护数据。

2.7 工程防水和排水施工,尤其是富水区域,加大止水带、盲管和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一定要注意止水带的搭设和预埋程度。保证所有的接头结实,不会出现任何的漏水现象,这样才能保证管道的通畅,降低围岩遭受水侵害的程度。

当管线出现较大渗漏时:①立即关闭相应的水闸阀,或现场做好 围堰,接管引渗流水到排水设施 内。对道路进行警戒 ,疏散人员,进行交通导流。②在第一步处理同时上报监理及业主代表、同时上报管线产权单位。会同产权单位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 ,项 目部调动现场储备的抢险物资、机械、人员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如储备资源不足,立即组织供应商补充物资,确保抢险工作的物资供应。③挂网喷射C25 混凝土封 闭掌子面。并对渗水处前后5m 范围内架设临时钢支撑。④会同监理、设计、业主商讨处理方案。

2.8 左右洞中心线横向距离设计只有30m左右,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施工进度上人为的进行控制,让左洞开挖走在前边,右洞滞后50m左右。

2.9 贯彻执行仰拱、二衬施工尾随掌子面的施工观点。优化团队资源,加大下导坑挖掘人员的数量、风镐以及混凝土喷射机的数量,仰拱两侧的挖掘,假如地基岩石非常好,挖掘的长度要在l0m以内。假如基底比较软,降低施工时间,每一段的长度控制在Sm以内,跳槽的距离在12m以内。

三、注意安全投入,加大排查力度

1、组织开展隧道坍塌应急演练,提升隧道施工人员的抢险救灾的能力,一旦发生危险可以迅速逃离。

2、放炮以前由值班工作人员把警报拉响,等所有的施工人员撤离后,方可进行放炮。放炮结束后,专业人员去检查掌子面的情况,没有任何的危险以后再出碴。出碴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将易落的较大岩石块打落保证安全。

3、增加隐患排查的次数,隧洞施工中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一经发现质量问题,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团队并制定细致的补救方案,统筹所有的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的补救。

四、增强督查力度,保证工程安全

1、在隧道的每一个洞口安装摄像头、安全岗和升降杆,执行出人登记制度,对于那些进出隧道的机械和工作人员要时时监管,不能出现任何无人监管的混乱现象。

2、杜绝隧道现场没有人员管理造成隧道施工单位自由操作的情况,工程的项目部门加大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工程的项目总监和生产负责人都要进施工隧道进行检查,加大领导夜间巡查的力度,解决问题,以质量保安全,以平安促进度。

结束语

由于隧道自身的施工特点,导致隧道工程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经常会有坍塌事故出现,相关管理部门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要端正施工态度,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坍塌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宏斌.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坍塌的预控与对策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3):60-61.

[2]朱义嘉.浅析隧道变形的处治和预防措施田.西部探矿工程,2008(11):137-138.

[3]邢利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田.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 37-38.

[4l朱勇.湘桂铁路莲藕塘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田.铁道建筑技术,2013(12):196-197.

上一篇:地铁区间隧道堵漏注浆处理 下一篇:慢性胃炎的名老中医辨证分型及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