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亵渎了《红楼梦》

时间:2022-09-28 03:45:08

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在没读《刘心武续红楼梦》之前,我想作家刘心武同时又是著名的红学家,对《红楼梦》及曹雪芹的钻研是认真和务实的,为此他以超过常人的勇气续写了《红楼梦》,应该是一部文学及学术价值很高的作品。此书还没有正式出版前,只在互联网上小试锋芒,便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了轰动,有赞美他写得很好的,甚至怀疑他手里可能有曹雪芹失传的后四十回原著;也有批评的,说他写得极其差,不过干了一桩“貂不足,狗尾续”的事情。虽然刘心武一再声称自己续写《红楼梦》一不为钱,二不图名,只为向曹雪芹致敬,而事实上百万册的首印量让人怀疑他续写名著的初衷,于是也有人怀疑他是傍人篱壁,借“红”图利。且不说这个,我先来试读一下刘心武的这部作品。

笔者虽然不是什么红学家,但对这部古典名著还是情有独钟的,所以只看了刘心武所续的头两回就已经感觉骨鲠在喉了,终于耐着性子看完,只能表示遗憾。何也?

首先我认为刘心武并不是在“续写”原著,而是在“改写”原著的后四十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续写?刘心武首先要接受并在原著的经验模式下将他自己认为的“残缺”部分推进到新的高度,这也是对原著的一种绝对肯定性的态度。可以说原著的所有脉络都是很清晰的,而刘心武却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框架以及思路,几乎推倒了原著的体裁、风格、语调,大胆地“独辟蹊径”。这就不是续写,而是改写了。

在这个功利又浮躁的时代,有些人非要把本来好的事情弄拧巴了不可。原来好好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有些人就削尖了脑袋非要重拍一下,结果弄得不僧不俗。刘心武所“续写”的《红楼梦》也如出一辙,续写的这些内容,无论从文采、思想理念以及人物的刻画上,还是从格调、趣味以及艺术形式上,都无法与原著沾边,更别说是比肩了。且不说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就是和高鹗先生续补的后四十回来比较,就过程化的写实技巧而言,两者之间有如天壤之别。

《红楼梦》是经典巨著,首先它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写“过程”的艺术,作者对人物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合逻辑及合理的过程化叙写,才能反映一部小说作品的真实性。尤其作为续写、改写者,必须符合逻辑,真实、细致地叙写人物的性格发展和情感变化过程。而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却是四不像,说它是小说,但里面却有评书的痕迹,说它是评书,但也似乎又是小说。在《续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这边说:“荣禧堂那边,贾政正在待客……”那边突然“打起折扇”,介绍人物的来龙去脉:“香菱生父甄士隐,乃贾雨村大恩人”,紧接着“醒木一拍”道:“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时……”作为长篇小说,我看得是云里雾里,惊奇万分:明明是人们读了原著都明白的事情,他非要再强调一遍,把原著本来含蓄的、留有悬念和回味的东西全都清清楚楚地翻了出来,反倒让人不容易看得明白了。如果说刘心武怕读者不能领会曹雪芹的深意,或者说担心读者看不懂曹雪芹说的是什么,非要诠释的话,干脆就不要“续写”《红楼梦》了,还是回到“百家讲坛”去做一个明星学者吧。

从《续红楼梦》一书中可以看出,刘心武先生所塑造的一群人都是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的,给我的感觉是人物个个都像空洞的符号,个个都像丢了魂儿似的。我们从原著中想象出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笔下全无一点朝气,再多努力也始终对不上号。在书中,刘心武无法克服自我主义,宝玉就像个傻子,非得要听刘心武的指令,而黛玉更像是,必须要遵从刘心武的意愿。书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给人留下了一种虚假、别扭的印象。“大不近情,自相矛盾……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这是曹雪芹在原著第一回所写的话,就是批评像刘心武这种把“创造”当作随意、任性的杜撰的行为。他不但没有把人物写成“自由人”,反而写成了失去自由的“奴隶”,虽然说刘心武研究红学,但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他所创造的新的叙写模式以及写的故事,并没有体现出他对事实的发现和尊重。

“宝玉一心迷恋黛玉,府里尽人皆知,因之,让黛玉死掉,宝玉必无生趣,说不定自己就去死了。但不论用药毒死谁,若痕迹太显,容易查出,那菖、菱就与赵姨娘密谋,给黛玉配药时,掺进毒物,使其慢性中毒……林黛玉的肉身,因赵姨娘唆使贾菖、贾菱炮制慢性毒药,长久服用后毒性已入肺腑……”(《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这就是刘心武先生的所谓的“创造”和“发现”。在原著中,林黛玉从一出现就是那种柔肤弱体的女子:“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黛玉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而且经常咳嗽气喘,难道刘心武将此联想成是被人慢性毒害所致?如果说刘心武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一个弱女子会对赵姨娘造成什么威胁,要让她下这样的毒手?再说,按照刘心武所说的“让黛玉死掉,宝玉必无生趣,说不定自己就去死了……”真是这样的话,这不正是赵姨娘所望吗?如果说是怕宝玉死了,贾府查下来她难脱干系,那么她毒杀黛玉就能安然无恙吗?

“这边屋里凤姐心神不定……忽然贾琏回到这边屋,也不说话,来到凤姐面前就给她一耳光,凤姐只敢饮泣……”(《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九回)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王熙凤和贾琏?平日里精明强干的凤姐在这里却表现得不如个下人,不但没有任何反抗,并且还乖乖地做了贾琏的“通房大丫头”,而伺候凤姐的平儿却成了凤姐的主子:“贾琏就将府里麾下人等召集到院里,当众宣布,要大家从即刻起唤平儿二奶奶,那旺儿夫妇罚到马棚劳作,凤姐其余陪房及丫头婆子等均划归平二奶奶,以后回事皆由平二奶奶定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平日里对凤姐都要让三分的邢夫人在这里却比老太太还厉害,训斥跪在地上的凤姐:“找掌嘴!你那些私房,统统交出来!你以后再敢如此顶撞,只把你罚入圊厕!”这是凤姐吗?这就是刘心武研究出来的曹雪芹的本意?这种违背原著思想理念的任意杜撰其实在《刘心武续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就出现过:“孙绍祖只会皮肤滥淫,逼迫绣橘等丫头大衣服里头一律免去小衣,把绣橘抱到床上,见小衣未免,又发雷霆。那跟着迎春过来的莲花儿,偏去谄媚主子,跑过去俯就说:‘我大衣服一丢,什么都是现成的,亲爷您就消遣我吧!’孙绍祖就搂过去滚成一团。”刘心武很轻松、从容地把汉灵帝刘宏和明末的张献忠荒淫的故事嫁接到贾琏身上。由此可见,他忽视了人,放纵了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对人物的理解是病态、浅薄、片面的。

杜撰并非代表创造,无论是续写还是改写,其实任何创作既受其所利用之素材的制约,也受本身规律之约束,因此不允许有随意和任意性。思想有它本身的逻辑,你可以获得正确的思想,但不能杜撰出思想,不能彻头彻尾地造出它来,因为形象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和艺术逻辑,这个艺术任务既然是你给自己提出的,你就必须服从它的规律,既然是续写,首先要在语境、结构、思路上承袭原著。但是刘心武在续写《红楼梦》的时候,既不受其所利用之素材的制约,也不受本身规律之约束,他把穿凿附会的杜撰视为制胜法宝,显然太过自由和任性,也使得《续红楼梦》成为一部不近人情、粗制滥造、空洞虚假的作品。

小说是以细节说话的,只有细节真实、准确的小说,才会在整体上形成可信真实的叙述效果。而刘心武在细节上的错误非常多,尤其是在语言的描述上,给人一种不古不今的别扭感,在语境的把握上也显得非常吃力。如:“比以往更忙乎”“打小没了爹娘”“在两个叔叔婶婶家过活”“戏法一变活人化烟”“这是第二回发话了”“在这里给你庆生”“大喜的事啊”“从来都好啊”“一纸欠条”“一地稀屎”“拍屁股颠了”“歹徒”“立马”“报告”等等,不一而足。很多口语或词语在曹雪芹的原著里并没有,而在曹雪芹或高鹗生活的时代也未必有这些口语或词语。

平儿的口才绝对好,“晨昏定省”这个成语竟然也能脱口而出。甚至刘心武打算要让平儿姑娘“唱戏”,随口就说出了“官中药房”,这个只有戏曲行话里才说的“官中”竟然在日常生活里也能张口就来。不知道刘心武是怎么理解“官中”这个词的,这个词本来就是“公共”的意思,按照他写的这句来理解是自相矛盾的:“丸药不都是咱们官中药房自配的吗?原比那些市卖的高明……”这是什么意思呢?公共的药房不就是市卖的药房吗?就怕刘心武把“官中”理解成了“官方”,而他的本意应该是,自己府上的药房自配的药丸,远比那从市场买来的好。

“宝玉只坐在一旁体味贾母的言简意赅”,诸如此类的句子也让人感觉极其别扭,这种毫无个性差异的对话,都是刘心武任性地把自己的话语强加给了笔下的人物。刘心武处处模仿曹雪芹,但是处处都学不像。曹雪芹和高鹗的语言功力,描写和叙述能力,揣摩人物复杂和微妙的心理活动的能力,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是当代那些嗤点前贤的作家不可企及的。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最大的失败就是违背了真实性原则的“反过程化”叙述,他从来不认真地描写和分析人物的动机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尤其在人物塑造上缺乏那种写过程的耐心,常给人一种不易理解的怪异印象。他把自己的思想和趣味强加给人物,让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随意调遣,鲁莽地说话和草率地行事。刘心武对《红楼梦》人物缺乏合情合理的叙写。他的强迫具有虚假和幼稚的性质,给人的感觉是他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把林黛玉写成武大郎、把赵姨娘写成王婆、把贾琏写成西门庆。刘氏续写的贾宝玉也流泪,但泪水中的含情量太低,与原著里的那个真宰尚存、童心未泯的贾宝玉之间的差距不可道里计。

可以说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在精神之健全程度、思想之深邃程度、认知之敏锐程度,以及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能成为我们以此展开批评的标准和尺度,以及写作据以展开的可靠之基础。《红楼梦》原著成熟的语言艺术和描写才能,写人、叙事之有力与克制,生动、完美的技巧,人物对话、动作和神态的细致等等,这些经典的一些特征,刘心武续写的作品里几乎都没有。他续写《红楼梦》并不是创造性的超越和建构,而是简单的否定和反叛,更没有显示出比原著和高鹗续补的文本更新的拓展、更大的活力和更高的境界,虽然他续写的一些内容也不乏新鲜,但看完后还是让我觉得不过是一锅烂粥。

上一篇:商业规则:道德和法律的契约 下一篇:河南“切尼斯”KO英国“吉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