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推波助澜”

时间:2022-09-28 02:33:52

让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推波助澜”

如何才能让学生学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个学生,曾被老师断定为“聪明面孔笨肚肠,没指望了”,后来却一跃成为教坛老将。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那么是什么改变了他呢?就是他的语文老师!那位语文老师从钱梦龙的作文中发现了他的独到之处,给予了他信心和力量。他曾对这段经历作过总结:“信心产生了力量。力量促使行动,成功激发兴趣,久而久之,比起小时候那个‘差生’的钱梦龙,我简直换了一个人。”

这个例子绝不是偶然!它极好的证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 石 激 起 千 层 浪”,要知道,学习兴趣就是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学生在积极欢乐的心理状态下希望参与某种活动的下意识和心理活动,更是学生的一种行为的动机。所以兴趣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成绩也就是越好。一个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之后,他就注意一切有关语文的资料,热情而耐心地去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那么他的语文能力也就在这些活动中发展起来了。

很多教育家都认为成功的教育应十分强调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不必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才会出现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主动去学习,才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每门课程的学习都是相似的。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欢娱性,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那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用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黄中建的《教学语言艺术》有这么一句话:“教师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她像一股清泉流入沙漠,于是沙漠有了绿洲;她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她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给人带来文明之光,照乇上下五千年”。可见语言艺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同样一节课,教师不同教学效果也迥然不同。有的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平板乏味,学生昏错欲睡,课堂沉闷窒息,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一定要高。一位好的教师就像一位智者,引导学生循循善诱;又像一位朋友,与学生娓娓而谈。有一句话这么说:“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像火种,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火;像石块,去激起学生心灵海洋的兴趣之浪。”

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

二、用一颗爱心去感化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文化修养,还要有包容一切的爱心。现代教育不仅是学习教育还应该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这种爱不是上下下的恩赐,而是对他们的尊重,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尊重每一个教师。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业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做朋友,多与他们谈心,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在学生面前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尤其对后进生,那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半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容易孤僻,心理素质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和一个微笑,把对他们的“反感”换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发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后进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生活风帆。

要知道: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去喜欢他的学科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用形式多样的课堂让他们享受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例如戏剧文学可以编演课本剧,让学生过把导演、演员瘾,通过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从中去领悟人物性格,理解矛盾冲突,有时我也会让学生观看影片,写文学短评,然后交流心得。演与学、读与写得到了充分展现。

文言古诗教学应重视朗读,启发联想。我常采用朗读、诵读、赛读、品读等方法,让学生去体悟作者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再针对作品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精妙之处加以点拨,进行剖析,进而提高鉴赏水平、审美意识及艺术修养,最后引导学生对其中最突出、最精彩的写作因素去含英咀华,领略感悟,从而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兴趣。

四、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他们的兴趣。

我相信:有些快乐是只有自己亲自经历了才能感受的更深。那就要学生多多参与进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课堂教学 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只有到广阔的课外空间去实践,才能更好地增长才干。才能使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其至发展为学好语文兴趣爱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是广博兴趣产生的源泉。

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兴趣活动。比如:开展阅读课外书、看电影、写日记、写周记、写见闻、摘录积累美词佳句、办手抄报墙报、硬笔书法比赛、写字、速读、朗读、速读比赛、开演讲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等等。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可以显示学生的才能,容易见到活动的效果和语文的实用价值,而且往往带有娱乐性,因而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兴趣可以让学生学的更快乐、更轻松,它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一篇: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更新作文观念,回归作文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