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创新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8 02:17:34

运动训练创新研究综述

摘要:采用文献法,对创新和运动训练创新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认为:我国竞运动训练创新研究仍存在较大不足,主要表现在:1)很多研究仍拘泥于创新现象的描述,对技术创新历程的回顾;2)提出了制约运动训练创新效率的问题,但缺乏如何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研究;3)一些实践中的创新探索仍处于自发、零散的状态。自觉的、系统的、有组织的进行训练创新,促进运动训练创新水平的提高,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运动训练创新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运动训练;创新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414-03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突破的过程。随着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期望的提升,运动训练效果也逐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经验式、粗放式管理、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要求训练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一些运动项目取得突破、一些项目停滞不前甚至滑坡的原因往往最终被归结为创新与否或创新多少的原因。但是,虽然运动训练创新的呼声很高,但我国在运动训练创新领域的研究并不多,笔者通过CNKI期刊网对核心期刊检索,有关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的研究内容分布见表1。国外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是针对具体的技术过程进行描述,而对于如何进行训练创新的研究还没有发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竞技体育领域的创新,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1993年,我国学者刘建和就非常敏锐地触觉到运动技术创新在训练中的价值,并对创新技术的意义与分类、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创新技术与创新主体素质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1994年,马启伟、陈小蓉等对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竞技体育创新原理》也比较全面的描述了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的分类、创新的特点以及竞技体育领域理论、方法的创新。首次对竞技体育创新概念进行了界定:“竞技体育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特定的运动领域中,对创新客体在现有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技术实践的技术上所进行的发明或改造,且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2]”

在运动训练实践领域,对提高运动训练效果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些理论方面研究成果和实践中有益的探索,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运动训练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主要观点与实践探索

1.1训练观念的先导作用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活动成果不仅有物质形态的工具和手段, 更多的是训练观念、方案、程序等[3]。训练观念是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思想基础。邓云龙(2003)认为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必须要转变教练员的观念,并指出,教练员的观念系统是制约运动训练效果的中介环节。观念的变革是改革的先导[4]。吴贻刚关于《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德过程与方法研究》(2001)认为: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是解决训练问题的认识过程,是思维创造[5]。茅鹏(1994)研究认为,推动成绩更新最为根本的直接原因是训练方法革新;而推动训练革新的原因是联系于实践的发展着的训练思路,是知识和智慧,其核心问题在于“对运动成绩本质的理解和对训练工作的设计以及对训练过程的控制”[6]。

有研究者认为,“马家军”之所以能创造如此辉煌的成绩,是因为马俊仁的训练“综合并创造性地应用前人的训练法使自己的运动员达到质的飞跃,集中体现在三个突破:训练量的突破,训练强度的突破,训练后身体恢复过程的突破”。综合运用前人训练法和三个突破,实质上就是对训练理论和训练观念的突破和创新[7]。在雅典奥运动会实现皮划艇项目零的突破的水上中心从备战开始就提出“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首先是思想上的突破,思想上的创新,从而带动工作中一系列创新与突破[8]。上述研究认为观念、思路在训练中居于先导地位,运动成绩的突破首先都是观念的突破,因此,训练创新必须首先变革观念,进行观念创新。

1.2制度上的探索在总结雅典奥运会科技备战工作中,史康成指出,加强制度创新, 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方式是五条基本经验之一。体育体制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坚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组织科研攻关,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雅典奥运会科技攻关与服务成功的主要经验[9]。我国竞技体育2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举国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近10 年来的体育体制改革,举国体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并逐渐向新型的举国体制过渡。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关键就在于找到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 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整合社会和市场力量, 为体育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鲍明晓认为,所谓的新型举国体制,就是以国家任务和大众体育利益为最高目标, 以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为核心, 形成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 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10]。也有研究者从体育产业化角度对体育制度创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11],刘爱华在《体育文化创新初探》一文中,对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阻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制度既可以引导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技术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30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举国体制的保障。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女子排球获得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实行了国家队管理制度,使训练组织趋于扁平化,资源的利用更加优化,很多具体的训练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队委会管理制度在北京奥运周期被推广到各个国家队。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竞技体育本身的发展,举国体制必然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1.3组织形式创新尝试

从2002 年开始, 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以水上、田径和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为试点, 对国家队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建设和“训、科、医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促进了“119 项目”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北京体育大学以“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为办学方向, 努力做好在该校训练的国家队的各项保障工作, 承担了多项备战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任务, 并派出50 多名教师和研究生深入各国家队开展科技服务。北京体育大学与国家皮划艇队联合开设的研究生工作站, 为“三结合”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12]。另外,一些国家队,如体操、皮划艇、女子水球等项目,为充分发挥教练组人员的集体智慧,分别从队内组织管理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组织形式的创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队层次教练组的知识多元化问题,有效减少了运动训练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但是,仅仅个别运动队的组织形式的创新显然对于提高我国整个竞技体育组织的竞争力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一点带面,更深、更广地推进组织创新,进一步优化组织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机制。

1.4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既是技术创新的诱导因素之一,又是先进技术的重要保障。国内学者在总结我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的辉煌历史时,提到中国在乒乓球打法、技术工具与仪器、训练方法等方面的21项发明和创新,占世界乒乓球创新总数的57%,雄居世界首位[13]。回首我国的优势项目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女子排球、体操、跳水等项目无不凝聚着训练设备和方法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活力。竞技运动成绩的提高始终伴随着训练器材、方法的创新,如,有研究者指出科技创新对于改进技术与训练方法,增加游进动力和革新装备设施、减少游进阻力两方面原因铸造了悉尼奥运泳坛的辉煌[14]。

同时,很多项目为解决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不足,组织科研攻关研制专项训练辅助器材,设计新的训练方法。例如赛艇系列、帆板、摔跤、拳击运动专项力量训练器的研制,皮划艇运动力量训练方法的创新等,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训练手段。

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竞技体育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方法、器材、设备不断进步的历史。但是,工具只是人手的外化和延伸,是经过思维加工的结果,工具演化必然是从业者对运动训练、运动成绩制约因素认识的深化。工具的变化只是现象,而并不是本质,要获得更大的创新价值,必须透过现象的工具审视项目发展本质特征。

1.5技、战术创新研究技战术创新是竞技体育创新的外显层,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时效性,是竞技体育主观层面的观念、认识、理论创新,客观层面器材、场地设备以及主客观交汇的规则演变、对手特征等变化的彰显点。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技战术创新历来是我国体育领域创新研究的重点。有的研究者从规则导向研究项目技战术创新趋势,很多研究者从不同专项视角,对专项技战术创新原理和历程展开研究,这类研究论文数量居竞技体育创新各领域研究之首(表1)。

刘建和(1993)研究指出,运动技术创新存在渐进式和飞跃式两种形式,并对创新技术的作用作了简要论述,研究还对运动技术创新的过程、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提高创新主体素质和提高训练水平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15]。1994年,马启伟、陈小蓉结合创新原理与竞技体育创新实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竞技体育创新的分类、竞技体育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战术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基本原理。

司克虎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了1991~1996年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影响[16]。也有研究者从竞技操训练科学化探索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竞技体操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训练方法与手段、场地设备器材、训练竞赛管理制度等也在创新,反过来,训练手段与方法、场地设备器材、训练竞赛管理制度等创新也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过程[17]。

从运动技战术创新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创新主体对于运动技战术发展规律的把握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规律本身就是项目特征、制胜规律的体现,把握运动训练技战术发展的规律,预见运动技战术发展方向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对项目特征、制胜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高度敏锐的洞察力。这种高度敏锐的洞察力背后蕴含的是教练员对项目的认知水平。因此,促进教练员有目的、自觉地进行运动技战术创新必须首先提高其知识存量,提高其对项目的认识水平。

1.6理论创新有研究者总结我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原因时,认为乒乓球运动之所以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就在于长期对乒乓球的制胜和训练规律的探索,并根据不同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乒乓运动制胜规律的变化,在全面、深入分析制胜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乒乓球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8]。可见,运动技术创新是理论认识深化的自然结果。如《项群训练理论》的构建使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原有的两个理论层次紧密地联结起来,对于运动项目之间实践互动起到引导作用,也为同项群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竞技能力结构“双子模型”的提出,从辩证思维的高度阐述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互补关系[19]。有研究者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关系,认为构成运动技术持续创新过程的多维支持系统包括5大因素,即训练实践支持、政策及决策导向支持、理论支持、战略支持、创新人员与组织支持等[20]。近年来,我国训练学学者逐步关注日益增多的赛事对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影响,一批有影响的参赛理论研究成果相继问世。

但是,综观竞技体育领域创新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的研究分布于对具体技术创新的结果性描述,虽然对训练创新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启迪作用,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出训练创新的本质,而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仍显得无所适从。有论者将这种“先实践后论证”的运动技术创新模式称为传统模式。并认为,没有理论的先导,传统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人们在运动技术创新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偶然性亦较大。同时,运动技术创新尤其是运用,其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由之带有较高风险性[21]。对运动训练规律、方法、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是影响运动训练创新效果的基础要素。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创新也只有在充分认识制胜因素、训练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如何提高教练员的认识水平,如何有效减少运动训练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还需要透过运动训练方法、运动技战术等创新现象,进一步探索提高从业者认识水平的途径。

2总结评述

纵观上述研究,虽然我国竞技体育决策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创新成果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 很多研究仍拘泥于创新现象的描述,对技术创新历程的回顾,而对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不够。如对技战术、运动训练方法、运动器材、辅助设施创新的研究,仍局限于微观层次上的“就技术论技术”,而对于运动训练创新机制的探索,对运动技术创新实质的研究,以及如何为实现技术创新而促进知识积累和流动的研究还是空白。

2) 提出了制约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创新效率的问题,但对于如何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的研究较少。

3) 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目前,为提高我国运动训练创新水平,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竞技体育本身也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进行自组织,如对举国体制的探索,国家队管理体制的重构,理论上不断发展,训练方法、技战术的自发创新等。但是,这些实践中的创新探索多数仍处于自发、零散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创新活动。

运动训练创新本身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但是,从目前运动训练创新领域的研究不难看出,对运动技术、战术、方法创新的研究由于其专项特殊性,很难指导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创新,而一些具体的创新技法的研究也由于在训练实践中缺乏生存、发育的土壤而被束之高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运动训练创新的机制出发,研究运动训练创新的本质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施创新协调各种因素,促进运动训练创新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2)19:36-41.

[2] 马启伟.陈小蓉,李安格,等.竞技体育创新原理[M],1994:17.

[3] 吴贻刚. 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过程与方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8):9-11.

[4] 邓运龙.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D]. 2003:1.

[5] 吴贻刚. 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研究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9-11.

[6]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7] 纪锦和.从世界中长跑的发展看“马家军”训练方法的突破[J].中国体育科技,1994,,30(7):1-6.

[8] 崔大林.皮划艇项目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585-1591.

[9]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12):7-11.

[10] 鲍明晓. 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 ,16(4):48-51.

[11] 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2):7-11.

[12]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 12:7-11.

[12] 杨树安,张晓蓬,对中国乒乓球队科学训练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0,20(2):30-34.

[14] 史康成.备战2004 年雅典奥运会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J]. 体育科学2004,24(12):7-11.

[15]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36-41.

[16] 司克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与科技进步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37-44.

[17] 吕万刚.试论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成及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3):86-88.

[18]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16.

[19] 运动训练学分会.当代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综述[C]. 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102-112.

[20] 刘建和,李林.简论运动技术持续创新过程及其多维支持系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31(4):45-48.

[21]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上一篇:奥运会田径成绩预测及中国田径备战目标与对策... 下一篇:全析瑜伽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