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想象力

时间:2022-09-28 01:40:4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想象力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得到落实,以及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发展能否起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试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从“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四个方面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想象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想象力 阅读

发展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说:“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当然,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文着重探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解决学习课题为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读读、议议、画画、写写的综合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一些做法。

一.概念的界定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

ning)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目前的合作学习活动其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由此,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也很难统一。我们在这里采用王坦先生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组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笔者对此理解是: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师生、生生为活动方式,以解决一定学习任务为目的,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根本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一)组织合作学习小组

在我国,无论是农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他们生活环境中语文资料和文化设施,一般而言,都是缺乏的,从而导致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得不够充分。所以,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教学,使学生通过一定方式的阅读,发展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我们采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6人)的形式,以小组活动来带动教学。这样做的理由是: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能促使学生积极用脑,培养他们独立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培养他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即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二)读一读

首先,各小组各自独立阅读文本,让学生穿越时空界限,各自与这些文本的作者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产生共鸣。

其次,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以小说教学为例,我们不妨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

1.主人公在这种环境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

2.在这种环境中,主人公有这些心理活动,而在不同的环境中,主人公还会有这些心理活动吗?

3.想一想,主人公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若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这样做吗?

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理解这些问题,进而展开联想。

初读文本之后,要求每个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初读印象”。接着,针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拟出学习课题。

所谓“学习课题”,就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经过自己独立思考之后,提出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内容。由此,学习的形式,也由个人学习自然过渡到小组学习。

(三)议一议

由于学生各自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理解不同,因而拟出的学习课题亦有差异。首先,将每个人的课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课题,作为小组学习课题。同样,各小组在选择课题上也有差离,于是,将这些课题在全班展开讨论,最终确立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交给教师,教师要兼顾教学要求,拟订学习计划,对学生所拟出的学习课题作归纳、整理、调整;然后,将其以适当形式(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打在屏幕上等)呈现给学生,供学生学习使用。这是通过“议一议”来选择并确定学习课题的过程。

在解决学习课题的过程中,议论的方式有:

1.生问生答。在小组内,小组成员面对面地交流。先让一个学生把自己对课文没有理解好的地方提出来,然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一个个对这个问题相继发言。可以轮换地提出问题,转换地解答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解答了同学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同学们之间的发言相互启发,使理解更全面,学习更深入。

2.师问生答。即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小组内指派代表回答教师的提问。

3.生问师答。即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将本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本组学生代表向老师提出问题,最后由老师来解答。

在进行小组展开议论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把自己对学习课题的理解写成发言提纲,同时,最好能找到课文中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作为理解的依据。这样,围绕学习课题展开议论,先选择课题,后解决课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尤其是议论这一环节上,师生关系应“双向”互动的。(图示略)

(四)画一画

把文字所提供的形象变为画面上的形象,再用画面上的形象来表现文字所提供的形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这正是老师要学生开展“画”的训练的意图所在。

其步骤可以是:教师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要求学生把思考的结果画成图画。以《少年润土》为例,可看到这种“画”的训练程序:

1.寻找契机

设问:这篇文章中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都很美。请你们根据这些语言,试力图再现当时的景物?

要求:让学生再读课文中有关段落,各自把理解和想象的结果用图画表现出来,最好是用纸画出来,少数同学不会画的,可在头脑中构画出轮廓。然后再在小组内展示或描述。议一议,看谁画得或描述得最贴近文字所表达的原意。

画,是学生在理解文本后展开的想象,议一议,则由想象再回到文本,扣住文本原意来加深理解。

2.抓住重点

设问: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少年润土应是什么形象?

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

这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作进一步分析,并通过画面来表现人物性格,反映课文内容。

这些训练着重理解和表现,故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写一写

短作文,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一项训练。训练时间通常安排在上课开始或结束前的五至十分钟。写短文的材料,可以与所学的课文有关,也可以无关,但一定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把所见所闻真实地写出来。并发挥想象力抒发自己的感受。

写好作文后,小组内的同学要交换阅读,并且互相评改、定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选一至两篇优秀的文章在全班朗读,师生共同给该组作出评价,若小组要想受到表扬,每个成员都需努力。这种评价,既可打破小组由好学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格局,又可以推动成员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同学明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沉浮与共”、“同生死共患难”。

总而言之,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把学习课题的提出,筛选和解决贯穿在整个教学中的方式,并有学生画画和写写的具体做法,从而在阅读中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

吴爱梅,安徽无为县石涧中心小学教师;窦红平,硕士,安徽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上一篇: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反思 下一篇: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