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28 01:37:04

血清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4例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和24例正常妊娠的孕妇(对照组)血清中IL-17的浓度,并找出可诊断子痫前期的有关IL-17临床参考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子痫前期;IL-17;Th17;促炎性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9.4%-10.4%,国外7%-12%。以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量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1】。近年来,子痫前期的病因的探讨有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内皮细胞激活学说,损伤学说和免疫失衡学说。其中内皮细胞损伤机制是子痫前期发生的病理基础[1],子痫前期是一有炎症反应参与的复杂的病理过程,白细胞介素因子作为促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患者特征性病理生理变化发生的重要原因 [2]。本研究通过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IL-17的水平,探讨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与预防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分组 ①子痫前期组: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例,其中妊娠≥34周6例, 妊娠

1.2 方法

1.2.1 标本的处理 ①血清标本的处理:入院时普通血清管采集孕妇空腹时肘静脉血3mL,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溶血引起指标的准确性。静置1小时后以2000r/min离心2min,离心半径为10cm,,去除悬浮物,取澄明的血清保存于-80℃冰箱待测。

1.2.2 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双抗体夹心检测血清IL-17的表达 操作严格按照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购自上海船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标本均设复孔。于酶标仪450nm处以空白对照组调零后测各孔的光密度值。根据标准曲线测定样品中各指标的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检测结果以 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①,②组外周血中IL-17表达水平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中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表达水平增高(P

上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导医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质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实施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