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瘾谁之错/“生吃”最好别跟风 等

时间:2022-09-28 01:08:47

孩子网瘾谁之错

“孩子有网瘾,迷上游戏出了问题,责任在家长。”这样的断语,初听似有道理,“子不孝,父之过”么,老祖宗就说过的。家庭教育,毋庸置疑,历来是子女成长的一个关键,但若是片面地予以强调,恐怕还是有失偏颇的。

其一,掩盖了我们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网游成瘾,固然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但就与学校教育无关?不言而喻,现行的升学指挥棒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不解决,学生迷上网络游戏势所必然。

其二,掩盖了某些网游商唯利是图的罪愆。用“罪愆”这个词,我以为毫不为过。娱乐是需要的,即使博弈也未尝不可,但现在网络游戏大张旗鼓,只要有利可图就唯利是图。如此,孩子还不上瘾?孩子有多大的自制力?单去怪家长,是转移责任、推卸责任!

其三,掩盖了一些“专家”的误导责任。孩子网瘾成患,有些所谓“专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回想早些年网游初起时,有人大肆鼓吹网游“能开发智力”等好处,只字不提其弊端。现在呢,很多孩子的前途被毁了,“专家”去哪了?这种导向责任,能怪家长?

其四,还有一个原因不应回避,网络成瘾,毒如鸦片,是精神海洛因,是赌博,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家长更是痛心疾首。但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对网瘾电脑游戏之毒并未去想方设法遏制,为什么?还不是这网游已成“产业”!有GDP!能赚钱!义利之争,义在什么时候都要逊位,让位吗?――且不管它。那么,这网游成瘾的问题,怎能只怪罪家长呢?

教育要全方位,家长要责任心重,还有社会环境更加重要,否则,就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当一个社会到处都是网吧,你说区区家长之力,能干什么?

(张克山,高校教师)

“生吃”最好别跟风

如今,很多国人开始接受西方人“生吃”的饮食习惯。其实,西方人生吃的习惯由来已久,从蔬菜瓜果到肉类和海鲜,品种繁多。但是“生吃”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更是要万分小心。

大多数蔬菜是适合生吃的,例如番茄、卷心菜、黄瓜、芹菜、洋葱、青椒等,这些蔬菜含大量的维生素C和许多抗氧化物质,若经高温烹调,会大量地丢失。这类蔬菜的正确吃法应该是凉拌或者榨汁食用,即使要煮熟吃也要尽量缩短烹调时间,煮熟后马上食用,这样才能相应地减少维生素的丢失。

但是有些蔬菜生吃反而不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如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最好煮熟吃,而且要跟含脂肪比较多的食物一起烹调,这样β-胡萝卜素才能更好地溶入油脂而被人体吸收。菠菜含有丰富的铁,但同时还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不经过焯水祛除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不适合生吃。豆芽等豆类中含有抗营养成分的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素、生物碱及抗凝血素),不利于营养吸收,应该炒熟再吃。另外,生竹笋中含有生氰葡萄糖苷,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生苦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是含有较强的抗生育活性的植物蛋白,大量食用可导致不孕或畸胎。不少蔬菜表面都残留有农药、细菌和寄生虫卵,所以即使可以生吃的蔬菜,也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妥善地祛除蔬菜表面的有害物质,否则非但没有吃出健康,反而危害了健康。

现在不少人开始热衷于生吃海鲜和肉类,虽说生吃海鲜和肉类是可以的,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生的海鲜和肉类所含有的蛋白质并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这些蛋白质必须加热到一定程度,使其结构发生改变才有利于消化吸收。另外,生鱼、生蟹、生蚝、生肉上面很容易携带副溶血性弧菌以及肺吸虫囊蚴等寄生虫,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和寄生虫感染,危害身体健康。

(徐庆 ,保健专家)

中药真的无毒吗

近年来,为了迎合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嗅觉灵敏的商家在市场营销中推波助澜,大力宣扬中药无毒论、中医治本论。我们在门诊中常常遇到这类患者,他们认为中药是无毒的,治本的,而西药都是有害的,治标的,为此要求只使用中药,拒绝西药。我认为这种错误观点将会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中药果真无毒吗?就成分而言,中药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尽管是原生态的物质,没有经过化学合成,但中药的显效也是通过这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起作用的,在人体的代谢途径多为肝肾代谢,也存在药物的毒性问题。传统中药理论把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可常年服用,安全性高;下品又称虎狼之药,药性大,作用强,但毒副作用大,用时需谨慎,用量不宜过大,仅适合短时间使用。现在西方各大医药公司正加大对中药的研发力度,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建立化学成分库,希望能从中合成更高效的药物。所以,中药、西药本身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指导药物使用的理论不同。中药与西药一样都会有毒副作用,关键在于对药物的合理使用。

再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医学的发展使医学家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部分疾病是无法根治的,医生的工作是缓解疾病发作的危害,减少疾病的复发。中医将疾病分为标和本,也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何为标?是指疾病的表现。何为本?是指人体的正气。中医强调标本,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固护正气,外邪不侵。而现在有些人误以为,中医能将疾病根治,而西医只是对症下药,这显然失之偏颇。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我们应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医生指导下取长补短,这才是患者的明智之举。

(郑诚,健康顾问)

“晚餐吃少”不适宜儿童

一些在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时通常显得非常饥饿。有些孩子的家长怀疑幼儿园的“营养餐”不合理、不够量。其实,即使孩子在家里吃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肠胃没有发育完全,每次不可能摄食充足的食物,而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正是生长发育较快和活动量较多的时期,因此,每日需要5到6餐,每次少食多餐才能满足其要求。

那么孩子的晚餐该如何安排呢?俗语说:“晚餐要吃少。”但这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不合适的。因为,晚餐距离第二天的早上相隔10小时左右,虽然说睡眠时无需补充食物,但孩子的生长发育却一刻也不会停止,夜间也是一样,仍需一定的营养物质。若晚餐吃得太少,则无法满足需求,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见,孩子的晚餐不仅不能少吃,还应吃饱吃好。

对孩子的晚餐安排,首先要考虑的是热量,少食高脂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晚餐质量可有效地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因此,身体较瘦弱的孩子,家长更应重视孩子的晚餐,利用改善晚餐质量来提高孩子的体质。但若孩子体重已经超重甚至发胖,则应坚持“晚餐吃少”的原则。一般来说,晚餐热量为全天进食热量的25%-30%为宜,但这个“少”指的是热量要少,而不是减少食量。孩子吃不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故孩子在晚上喊饿,可适当在睡前1小时加餐。加餐的食物要有营养,如牛奶、面包、水果、少许坚果(花生、核桃等),避免给孩子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含盐含糖较多的零食。

(蒋兴,公共营养师)

为何感冒的总是我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会经常感冒,这是怎么回事?感冒与个人免疫力以及流感的流行有关,那么感冒如何预防呢?我这给大家支几个妙招:

1.与患者保持一米远。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一米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一米之外,如果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应马上转过身去,因为眼睛和鼻子是最易被传染的。

2.洗手远离病毒。病毒可在患者手上存活3个小时,所以应经常洗手。

3.封闭空间不要久留。空气不流通之地是感冒病毒的孳生地。比如办公室、飞机上是易感染感冒的地方。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对预防感冒很有效。

4.大量喝水可加快体内排毒,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5.揉鼻子惹病毒上身。揉鼻子就等于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的地方。

6.有氧运动防病好。每天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可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7.维生素E、C助免疫。预防感冒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E、C的食品。

8.充足睡眠抗感冒。美国圣地亚哥市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志愿者们只睡后半夜,第二天免疫力就下降了30%。接着睡足8个小时后,他们的免疫力又完全恢复了。所以睡眠对预防感冒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新 预防医学专家 )

上一篇:隐秘的痛苦来自“微笑性抑郁症” 下一篇:我给先生买健康险的体会/别被“手术同意书”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