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9-27 11:38:12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面对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学科教学、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等,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笔者认为,目前在中小学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应该注意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应该确立一种理念

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应该基于这样的理念:计算机/互联网是国际性信息交流的先进手段,是用于学习、研究的有效工具;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环境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科课程内容的课题化或项目化处理,及其对学习环境(包括丰富的知识基础、学习资源、情境、学习活动、接近生活的真实的问题等)的设计,是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学习并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对信息工具的操作与使用能力、信息的获取、筛选、加工、表达、的能力)是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环境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必备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应以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

二、应该形成一个思路

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应该依托计算机/ 互联网络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是数字化的、交互性的和网络化的);同时学科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学习项目或研究课题的设计,以便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发现、探究性学习,并根据项目学习或研究课题的需要创设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然后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进行应用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项目(或课题)的研究与探索,以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应该突出一个重点

把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研究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用信息工具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该体现:①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②能力培养、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教学目标观;③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是现实学习的承担者与发动者的教学活动观;④课本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的教材观;⑤计算机; 网络是学生用于学科知识学习的工具和资源。

四、应该明确指导思想

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①应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保证我们的应用研究具备应有的前瞻性。②应该以我国目前某些有价值的研究为基础,以保证开展的应用研究符合我国国情。③应该立足实证研究,以保证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实效性。

针对中小学的具体学科,系统地、全面深入地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目前还很欠缺,或者说还没有做得很好。但毫无疑问,根据学科特点和信息社会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需求,以及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来开发建设有效支持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数字化、网络化的课程教学资源,研究探讨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利用信息工具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

总之,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充分证明了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对主动性和实践性的培养,对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独到的功能。所以,我们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应该确立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校园网、因特网)的学科教学应用这一主线上。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

上一篇: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亚书院办学特色及对当今高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