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经验教育进网络

时间:2022-09-27 07:29:41

大学生思想经验教育进网络

摘 要:本文立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来分析思想教育走进进网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时从各方面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做好大学生教育的方式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想教育;网络

当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飞速更新,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因其具有受众广、时效强、多功能、交互式、全球性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对于知识密集的高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

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双面影响

过去,传统大学思想教育往往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传统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占主导部分。而随着网络的出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被无形化掉了,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反之网络也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贴,从而找出对策。

不可否认,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力被信息新奇所吸引,那些漂浮不定、千变万化的信息,许多人还没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就全盘吸收,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同时它又是虚拟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虽然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互相沟通。这种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自由,但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或随意欺骗他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对网络高技术的垄断,推行网络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通过网络大量宣传西方文化、思想等,现在,世界80%以上的网上信息是由美国提供的。近年来,我国网络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上网人数已达到1 200万人,并正以几何速度增长,其中大专以上的学生上网人数占相当比例,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发展期,可塑性大,容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的冲击。如果这些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导引,大量接受的都是西方文化影响和不良思想的侵害,就会因为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误入歧途,我国加入WTO后,这种思想文化渗透的渠道和机会还将进一步增加,这不仅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而且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在某种意义上网络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还要大。

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首先,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有益的补充;对消极有害的信息垃圾予以理性地批判,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2 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面对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和要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网络政工知识、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课件展示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各个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要制定高效的培训计划和科学的学习制度,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使他们既注重专业素质,又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集知识、能力、技术于一体,不断探索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开拓创新,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既要发挥传统优势,更要运用网络载体的特有优势。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3 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重视网思想政治工作,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新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互联网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然后加强宣传网络道德,引进社会道德运行机制。现实社会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经过筛选和考验的,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人的网络行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的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的。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的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

4 加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主、自律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传播真理,也要重视传播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方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探索和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把工作定位在“引导和帮助”上。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把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把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各种网上信息的选择能力、辨别和分析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帮助学生培养比较、分析信息真伪和信息价值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主、自律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上网时,能自觉、正确地选择,吸收正面的、正确的东西,撇弃消极的、错误的东西;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不在网上做有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帮助学生培养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崇高的道德素养,选择科学的意识形态,确立能经受各种挑战的正确的思想观念。

总之,使大学生思想教育走进网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大工程,是关系到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大事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通过探索、研究网络教育,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完善,才能做好大学生网络教育工作,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韦吉锋.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及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2 李天姿.论网络道德文明工程建设[D]. 焦作工学院学报,2002(3)

3 丁慧民.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2)

4 白淑英,唐魁玉.信息网络技术的二元多重特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3)

上一篇:如何提高物理审题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