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9-27 04:12:54

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这使督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促进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使之适应我国教育督导的新形势,是值得人们探讨与思考的问题。反观中国督学的发展历程,并不断探索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使督学真正适应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这无疑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督导事业要发展,督学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加快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回顾中国教育督导的发展历程,督学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较为缓慢且滞后,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督导,提高督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时展的要求。

一、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1.加强督学培训、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成长,是国际社会的大趋势

尽管中国自古就有视学官这一职务,但近现代的教育督导制度却发源于西方国家。英国早在19世纪初就设立了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法国教育部则设有督政司、督学司,并在所有的教育大区设立督导组织和专职督学,督学的专业水平很高。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宗旨的专家式重要管理支持系统,教育督导人员的工作在性质上更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相较于世界水平,我国重建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步较晚,虽然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网络,但各地督学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督学队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督学素质参差不齐。纵观国际社会,重视督导人员的培训和督学专业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建立专业化的督学队伍,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水平,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数量的增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教育督导成为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大举措,肩负着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使命。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的督导队伍。通过督学队伍的专业化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督导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和新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3.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强化教育督导,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督导条例》,要求相关部门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把教育督导作为教育基本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使教育督导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督导条例》明确了国家实行督学制度,为建立督学资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督学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轨道奠定了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健全国家督学制度,建设专职督导队伍。”这是国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督学队伍现状,向各级政府提出的一个重大要求,督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

4.探索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提升督学素质,是教育督导实践经验总结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各地方政府结合教育督导的实际工作,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探索出一些有效提升督学专业素养的做法和经验。将这些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从理论层面加以提炼,就能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效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二、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严把督学入口关,奠定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人才基础

为保证督导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权威,改变督学过去“老头子,摆架子,找碴子”的印象,近年来福州教育督导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严把督学入口关,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考专职督学。对应考人员的学历、任职经历、职称资格、年龄等都进行了严格要求,并采取笔试、随机督导现场操作、现场听课评课、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形式,对应考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考核。招考的程序严密、形式新颖,尤其重视应考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公开招考的模式,抬高了督学准入的门槛,采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督学队伍,极大地改善了督学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推动了督学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2.开展多层次培训,建立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学习机制

教育督导改革要求现代督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因此,福州教育督导积极建立有效的督学培训学习机制,对督学进行有步骤、分层次的全员培训,力求打造一支相对稳定、凝聚力强、水准较高、形象良好的“专家型督学”队伍。

(1)师徒结对促成长。对新任专兼职督学进行岗前培训,通过政策法规学习、评估指标解读、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任督学掌握履行职责必备的政治素养、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督导的程序和方法。为了加快年轻督学的专业成长步伐,福州市教育督导室开展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的新老督学结对子活动(师徒结对),新老督学互帮互助、教学相长,能更好地提高新老督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全面提升了教育督导水平。

(2)骨干培训谋发展。对已从事教育督导工作一定年限的督学,每年定期举办专职督学集中培训,大力抓好“督本培训”,组织骨干督学开展主题讲座、沙龙式交流、督导论坛、需求式督导漫谈等活动,形成福州督导文化的研究氛围,让督学基于共同的职业生活实践,与同伴展开深层次对话,分享经验、切磋技艺、碰撞思想、激发潜能,从中获得启迪,提升督学的教育督导理念,挖掘督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督学的问题诊断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反馈能力,谋求督学专业能力的全面、持续、高层次发展,从而远离“督学匠”的形象。

(3)专家引领树专长。对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专业能力的督学举办高级研修培训,分别聘请国家督导办专家、中央教科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省、市各级各类专家开展交流、讲座、座谈等活动,通过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讲解释疑,可以澄清督学的模糊认识,帮助督学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态、新理念,促使督学在督导实践中注重理论思考,进行系统的理论提升和个人实践总结,引领资深督学逐渐确立自身的专业领域及特色专长,成为一专多能的专家型督学,充分发挥资深督学在督导实践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督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向纵深发展。

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拓宽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这就要求现代督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督导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等,将先进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理念及现代化的手段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来,不断变革和创新。为此,福州教育督导不断拓宽督学专业发展的渠道,搭建不同的学习交流平台。2011年10月,福州市被教育部督导办确定为“开展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城市”;本着 “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指导思想,2012年4月建立“上海浦东-福建福州市教育督导联合体”,通过搭建区域教育督导伙伴协作互动平台,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两地督学互派学习,通过教育督导实践、督学柔性互动、督导主题研修、督导经验交流、督导论坛等系列活动,两地督学受益匪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的具体经验;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督学队伍的专业素质。

三、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深入思考

尽管全国各地对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但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进行教育督导的制度创新,才能加快督学队伍专业化的进程。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督学管理机制

优化督学选拔机制,明确督学准入条件,开展督学资格认定,进行督学专业分类,构建督学管理体系,才能推进督学队伍的专业化。

2.进一步疏通和拓宽督学培训渠道

目前督学培训更多是依托各类教育专家的讲授,没有专设的督学专业和专门的督学培训机构。要开发督学培训的专业课程,创新督学培训的模式与方法,建立督学培训的专业机构,才能提高督学培训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3.进一步落实和保障督学培训经费

要适应教育督导工作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对专兼职督学的岗位再培训刻不容缓,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设立独立账号,落实督学培训经费,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为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从教育督导的实际来看,“强化国家教育督导”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督学既“督政”又“督学”,既要会“督”,还要会“导”。随着《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实施,督学既要扮演“教育警察”的角色,又要承担督导“特警队”的职责,教育督导工作任重道远。“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期督学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督导理念,系统学习和掌握教育督导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要求,才能在督导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督学队伍不断朝专业化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3).

[2]赵艳玲.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徐顺松.谈英国督学制度的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1986(02).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上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构建 下一篇:中华古典文明的现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