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者声誉激励机制及其影响等

时间:2022-09-27 04:09:10

上市公司管理者声誉激励机制及其影响等

第一,声誉和媒体影响力。一是声誉。声誉理论有个人声誉理论和组织声誉理论两大分支。高管声誉是指企业高管人员作为行为主体时,其特定行为与能力给交易对象和利益相关者留下的印象,即利益相关者对其行为与能力的看法。高管人员声誉建立在其日常行为基础之上。良好的声誉等于向各种利益相关者发出关于企业管理质量等信号,使其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信赖。从而取得各方的支持。由于声誉的信号传递作用,不仅能降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还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即:声誉租金。二是媒体影响力。传统的声誉理论认为,经理的工资取决于以往的经营业绩;从长期看,经理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对物质利益的考虑会促使经理人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努力证明自己是称职的经理人。媒体作为一个有效的信息中介,不仅会影响管理者在股东心目中的声誉,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在社会上的声誉。它会使有问题的公司管理者受到来自亲朋好友和社会大众的压力,从而增加管理者关心公众形象的可能性,并迫使他们对媒体的压力做出反应。回顾金融危机中有关上市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报道,可以看出,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已经严重地损害了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民的利益。媒体对此的披露不仅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还影响r他们在社会上的声誉,从而迫使他们对媒体的压力做出反应,纷纷降薪;国资委、财政部等相关机构也在不久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意见》和《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因此,基于以上的分析,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并有选择地把信息传达给公众,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通过降低人搜集和评估信息的成本,为管理者树立和积累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声誉的影响因素。一是声誉系统。声誉系统的效率越高,其传递的声誉信息越有效。若一个交易主体可以给予的信赖方面的有效性越高,那么声誉就可以为主体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也会激励潜在的交易主体更加积极的去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声誉。二是声誉环境。从经济学角度看,良好的声誉能给声誉主体带来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声誉主体的声誉状况会受到取得声誉环境状况的影响,如人们比较关注企业的声誉状况,且对其良好行为非常认可和赞同,那么企业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得较高的声誉;反之,企业就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才能去的声誉。这种良好的声誉环境会产生所谓的内部激励。内部激励不同于外部激励,外部激励仅仅是为了得到相应的报酬而被动地完成指定任务;而内部激励则是出于内心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其最大可能的发挥了声誉主体的个人能力,在工作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三是市场总体中可信赖主体的比例。它对声誉租金的大小有重要影响。根据获取声誉难度的大小,声誉系统可以分为严格和宽松。总体可信赖主体比例较低时,在宽松的声誉系统中,由于声誉的取得十分容易,所以有的声誉主体相对于没有声誉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声誉租金很低。相反,在严格的声誉系统中,如果获取剩余的难度较大,将只有极少部分个体能取得声誉,这时声誉主体可获得相对高的声誉租金。总体可信赖主体比例较高时,在严格的声誉系统中,如果取得声誉的难度较大,将会有小部分个体获得声誉;反之,在宽松的声誉系统中,如果获取声誉的难度较小,那么将有大部分个体获得声誉。

第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声誉机制构建的建议。一是保证经理人具有长远预期,是高管人员声誉机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这是因为只有对未来有长远预期的高管人员才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注重自己的声誉,且声誉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高管预期到博弈能够长期重复进行下去且未来长期收益巨大,为了获取长期收益,他们就会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激励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二是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营造一个歧视机会主义行为的社会环境。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高管人员的声誉惩罚成本,可以对高管产生威慑作用,从而促进高管自我声誉的建设和维护,从而进一步减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与声誉是相对应的,没有机会主义也就没有声誉。机会主义倾向是经理人的本能,而声誉则是提倡克服这种本能,这就必须对此本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和社会歧视。因此,提倡歧视机会主义行为,大力营造一个对机会主义行为实施社会歧视的舆论环境,这样才能保证高管人员声誉机制的建立和发挥作用。三是提高上市公司声誉系统的效率,完善高管人员的声誉传播渠道。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声誉体现了其以往的业绩,也是对高管们拥有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的一种证明。但声誉只有通过完备的渠道进行传播才能对高管们产生有效的激励,否则错误的声誉信息会导致激励机制的扭曲。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求每一位高管建立起全面、真实、连续、公开的业绩档案记录、信用记录。证券监管部门可以为所有在职的高管建立一个公开的数据库,使得相关利益人可以自由地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对公司决策的观点,对那些有“偷懒”行为的高管予以公布。因此,声誉系统效率的提高会引起声誉租金的大幅上涨,从而促进企业对声誉建设的重视程度。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应用影响及启示

邓凤兰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影响。2008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发出质疑,认为在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计量,导致巨额帐面损失,诱使投资者抛售相关金融机构的股票,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最终引发金融产品螺旋式的价格下跌浪潮。随后,法国对IASB发难,指责IASB不允许对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从而导致欧盟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10月3日,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90天内完成关于是否取消或暂停公允价值的研究。迫于各方面的压力,IASB对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和第七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修改,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随后德、日、韩等国家纷纷修改会计准则,以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降低被收购的可能。2009年4月,FASB放松对公允价值运用和资产减值准备要求,规定对于缺乏活跃市场的特定金融产品,如果金融机构管理层认为市价不能代表其真实价值,可通过折现现金流量进行估值和计价。修改会计准则后,银行利润明显上升,据测算,FASB的调整做法至少使美国金融机构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净利润上升20%。但IASB、FASB等的妥协和让步,在投资界和会计界引起轩然大波。我国于2006年公布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

第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启示。一是公允价值计算的运用应循序渐进。在IASB、FASB的力推下,公允价值作为国际会计准则(ns)的基本理念,已成国际潮流,但公允价值自提出以来,备受争议。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方式,代表了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但实际运用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因为投资者过度恐慌和信贷极度萎缩,活跃市场不复存在,一些资产持有者因身处财务困境而被迫出售资产,这种情况下,资产的价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推行公允价值须假以时日,根据市场发育等方面状况循序渐进,而不可一蹴而就。二是应切实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应在提高可靠性上下功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培育活跃市场;加大公共投入,逐步建立完善市场信息数据平台,快速传递公允价值计量所需的公共信息。制订公允价值操作指引,为公允价值的取得提供统一规范的理论支持。三是加强对会计、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能力,切实增强其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坚决打击涉嫌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违法行为。四是充分发挥评估中介作用。企业会计人员取得相关资料的成本较高,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有一定的主观估计和价值取向。五是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由于交易价格本身的不确定性,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披露,及时告知投资人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具体的计量依据和背景等,很有必要。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内容主要包括:各项目交易价格的区间。即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企业除提供公允价值外,还应披露在该资产或负债的存续期间或所属会计期间交易价格的趋势分布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披露相关风险变量对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加大对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力度,对于用公允价值第三层次即估值技术进行计价的,应在会计报表附表中提供相关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以及所作估计的依据和采用公允价值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投资主体等提供参考。

上一篇:职工薪酬与股份支付浅探 下一篇:也谈会计“环境场”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