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

时间:2022-09-27 02:37:00

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

钢琴演奏家郎朗曾在自己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一书中有过这样描述:“人们常常问我受过哪些方面的影响。他们想知道哪些文化上的因素激发了我对音乐的热爱。他们以为我会说贝多芬或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或巴赫。当我说是汤姆猫和杰瑞鼠,好莱坞创造出来的广受喜爱的卡通人物时,他们自然很惊讶。后来我才知道,它们两个弹的那首曲子是弗朗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前面两期我们一起欣赏了《动物狂欢节》中的一些经典乐章。这一期我们来看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一个小故事“猫儿协奏曲”,跟随“汤姆”和“杰瑞”一同进入李斯特的世界,认识他所创作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著名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时代中后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6岁学习钢琴,9岁时便登台演奏,他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之一。在钢琴演奏方面,他追求一种炫技、令人眩晕的钢琴演奏风格。比如极快的演奏速度、狂放而宏大的气势、响亮的音量等,这在当时足以让人们为之陶醉。他拓展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宏伟气势。此后,这种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竖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流派。

李斯特是位非常高产的作曲家,交响诗(symphonicpoem)是他对西方音乐的最重要的贡献。他将诗歌的情感和内容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采用主题变形手法和单乐章结构,使得标题交响乐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匈牙利狂想曲》(Hungarian Rhapsodies,R.106)创作于1846~1885年,是李斯特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一共19首。这一系列的作品以匈牙利舞曲及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表达了匈牙利民族歌舞的音乐特点,后来成为民族乐派的代表。另外,流传较为广泛的作品还有《超级演技练习曲12首》,这些练习曲已不仅是高难度的炫技或训练,而是显示出作曲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意境的表达能力。

李斯特在晚年,不断致力于探索新的演奏技法,如\用全音音阶、五音音阶等,和声常用九和弦、增三和弦等有别于传统的音响,使作品的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派音乐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匈牙利狂想曲》这部持续创作了将近40年的整部作品,就像肖邦的玛祖卡一样是维系李斯特与自己祖国的纽带。每首狂想曲的气质不尽相同,结构也比较自由。升c小调第2号既有舒缓又有狂放,是典型的匈牙利查尔达什(csardas)民间舞曲,由两大部分组成:带有慢速引子的“拉苏”(Lassu)和快速的“弗里兹卡”(Friska),充分地体现了强烈的匈牙利民族音乐风格。

8小节的引子过后,正式引入了乐曲的第一主题拉苏(Lassan),缓慢而沉重的演奏着匈牙利民间歌曲旋律,仿佛是在诉说着在奥地利帝国的统治下,匈牙利民族心中的痛苦、悲伤和愤怒。在主题段落演奏完毕后出现了一个小节的非常具有李斯特炫技风格的华彩,然后紧接着再次响起了主题的旋律,只不过这次不再低沉,而是比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高八度来演奏。在经过对第一主题变奏及高八度演奏过后,乐曲随之转入到了一个轻快的,非常具有舞蹈性的旋律中,这时乐曲便已经进入了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相比较,使用了活泼地(Vivace)、舞蹈风格的弗里斯卡(Friska)。在这一段中,李斯特大量使用了装饰音和保持音来模仿演奏匈牙利民间常见的民族乐器,使得乐曲风格变得欢快而热情,似乎看到了匈牙利人民万众狂欢的场面。在随后的演奏中,这段旋律以各种变奏的形式出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强。

在乐曲达到高潮时,声音又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节奏也跟着变慢了,只剩下那依稀可以听到的熟悉的舞曲主题。但后面欢快的主题音乐再度响起,又恢复到了前面众人齐舞的狂热场面,最终在热闹、欢乐、沸腾的气氛中结束了全曲。(资料整理:刘洁雯)

上一篇:纪念一场非典型京鲁大战 下一篇:李友忠:黑恶必除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