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圆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时间:2022-09-27 01:05:17

温圆利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 观察温圆利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温圆利针组和对照组。温圆利针组采用圆利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TDP照射的方法治疗。结果: 最多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温圆利针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6%。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3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温圆利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针灸圆利针

1一般资料

全部106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随机分为温圆利针组和对照组。106例患者中,男39例,女67例;其中单膝发病78例,双膝发病28例,共134膝;年龄最大73岁,最小42岁,平均5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单双关节发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1临床表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多是逐步加重,可因劳累、外伤而突然加重。排除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严重创伤(如骨折、半月板损伤等)、下肢畸形及关节感染。有典型的膝关节疼痛症状伴关节活动受限。上下楼梯疼痛及半蹲位膝部疼痛加重。有以下典型体征:膝关节肿胀,有时内、外侧关节间隙有压痛或叩击痛;关节活动弹响磨擦音;关节挛缩或股四头肌萎缩。 经X线检查:关节面不整齐,髁间隆起变尖,或胫骨或股骨内外像呈唇样增生,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等。检查血沉、抗“O”等均正常。

1.2诊断标准

根据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2)有骨摩擦音;(3)年龄>40岁;(4)晨僵≤30min;(5)有骨性膨大。具备以上(1)+(2)+(3)+(4)条或(1)+(4)+(5)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 (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关节疼痛(2)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4)年龄>40岁; (5)晨僵≤30min;(6)有骨摩擦音。具备以上(1)+(2)条或(1)+(3)+(5)+(6)条或(1)+(4)+(5)+(6)可诊断膝骨关节炎。

1.3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痹病的疗效标准制定。(1)显效:临床全部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2)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有明显进步,工作能力或生活自理有所改善。(3)无效:疼痛虽减轻,但关节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穴以双膝眼穴、阳陵泉、足三里为主。操作方法:将圆利针(型号:华佗牌0.8*40mm)刺入双膝眼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用艾条一段长约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三段,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阳陵泉、足三里用普通28号毫针直刺,补法。对照组:双膝眼穴、阳陵泉、足三里。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后加TDP照射,时间30min。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

1.5疗效观察

2结果 最多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温圆利针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6%。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7.3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讨论

温针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热力经针体给人体穴位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医学入门》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与年龄、性别、职业、代谢、损伤等关系密切。其病理改变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滑膜的炎症是继发性病变。中医认为本病,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所致;二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而致。其中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为痛痹(寒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脉濡缓,为着痹(湿痹)。属阴症寒症,故可灸。 圆利针针体粗大,再在其上施以艾灸,两者结合更为稳定,能较普通毫针发挥更佳传热效果,临床观察疗效更优。

上一篇:老年人急性阑尾炎96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异病选用镇肝熄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