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初探

时间:2022-09-27 12:20:15

高中体育课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初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信的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自信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健全人格的成长最为关键的应该是自信心的培养,高中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阶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自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大家知道,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自信能促进成功。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就像汽车的前后轮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

一、体育课对自信心的影响

1.自信心认知

从医学角度讲,中学生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在此基础上,自信心就好比神经系统的动力源,据一些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学习吃力、生活懒散,其根本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差,缺乏自信,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

我教的班级中甚至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恰恰相反,研究表明,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进入学习状态作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情感

多年心理研究告诉我们,具备良好自信心的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判断是阳光的,而且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的增进剂。比如,同样一件事,有自信心的同学完成后会感到愉悦、高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厌倦和烦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自信力会在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得到释放,特别能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3.意志

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信能够增强意志,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契而不舍、勇于拼搏,则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

二、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信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

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大概有如下十种因素在作怪:(1)害怕心理;(2)逆反心理;(3)依赖心理;(4)焦虑心理;(5)孤独心理;(6)自责心理;(7)过敏心理;(8)冲动心理;(9)反感心理;(10)异性心理。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1.趣味引导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举例时,要有时效性和时代感。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及其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那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这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

2.协作一体法。教师把学生当朋友融入进去,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创造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群体认同法。我在教学中发现,缺乏自信的同学往往比较独立。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即时疏导法。学生有了逆反心理,教师要主动与之接近,疏通感情,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然后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5.竞赛争夺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特殊冷却法。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强烈动荡时,教师必须制怒,保持常态心理,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再把说服工作的重点放在平静学生的心情上,以尽快恢复其理智,切不可在学生情绪上来时“针尖对麦芒”,使矛盾激化。

7.情感温暖法。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帮助其明辨是非,正确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曾在体育运动中有过某种挫折,内心受过不良刺激的学生,教师需要关心爱护他们。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相互关心,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他们不断增加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信心。

8.鼓励表扬法。对于体育后进生的微小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利用学习成绩的反馈作用去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不足,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要适当,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9.平衡规则法。体育教学中合理、及时运用竞赛这一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用此方法时应注意平衡竞争对手,可适当改变些条件,制定特殊细则,从而有效地增强竞争意识。

10.积极诱导法。对于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极慢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使之能正确对待自己,摒弃自暴自弃的不良思想。首先,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身的运动潜力挖掘出来。其次,对运动技术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使得其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引导他们在练习中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11.情绪感染法。有一些技术动作,尽管教师做了示范,但有的学生心里还犯嘀咕,不相信自己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这是不好的自我暗示。教师除启发、鼓励学生的信心外,还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带头去做练习,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一技术练习时,能很快消除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顾虑,增强其完成动作地自信心。

12.项目磨炼法。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教师设置一定的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13.主动暗示法。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能力,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心理障碍。

当然,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引起的反应也不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下一篇:公路工程中投标编制与报价策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