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的含义谈教师教学改革力的提高

时间:2022-09-27 10:58:45

从“学习”的含义谈教师教学改革力的提高

摘 要: “学习”一词的含义,就其造字本义而言,不仅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而且存在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教师要从“学”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知识力,从“习”的含义中提高教学改革的实践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中提高教学改革道德力。

关键词: “学习” 含义 教师教学改革力 提高方式

一、对“学习”含义的释读与思考

1.“学”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学”()字从双手持木构建房屋,从子,为会意字,本意为小孩子在房屋中接受大人的知识教育,因此“学”也称受教传业。“教”有教化之意。因此“学”字有以下特点:其一,认知性。知识来源于学,学是人认知社会最重要的手段和过程。其二,指导性。即必须有教师或教材的指导。其三,内容的自然性与道德性。即学习的内容是从大人(教师)处得到的自然知识和伦理道德规则知识等。其四,接受过程的讨论置疑性。即学习中师生或学生之间在传授知识时,存在一个用语言传授知识的问答讨论、置疑讨论的过程,因为教师本身就如韩愈所说,存在“解惑”的职责。

2.“习”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习”()字从羽从白,为会意字。《说文》:“数飞也。从羽从白。凡习之属皆从习。”其本意为小鸟重复练习飞行。因此“习”字有以下特点:其一,实践性。这是“学”的直接目的。其二,重复性。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然步骤。其三,创新性。“习”不只是对前人经验的全部接受,也有一个发展,即创新的可能。只有“习”,才有可能创新,这是“学”的最高目的,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真谛。

据上可知:“学”是“习”的前提,“习”是“学”的巩固和实践,没有“学”,就谈不上“习”;没有“习”,就谈不上学到真知识,谈不上学以致用。没有“习”,更谈不上创新。“学”是人类把握知识的第一阶段,“习”是把握知识的第二阶段,“习”的对象是用“学”的知识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实践,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在“习”的过程中,方可检验“学”的知识的正确与否,并产生新的认识,即达到创新。

二、从“学”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力的提高

“学习力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1]。学习力是教学力的基础。教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改革力,首先要提高学习力。

1.“学”――博览群书,广取知识。

从“学”的含义可知,只有学,才可能更快地掌握最多的知识,更快地认知社会。因此,教师要提高知识水平、教好书,博览群书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也是检验教师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如教政治思想课的老师不仅要多读政治思想类的书,而且要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史哲等多种著作。教师多读书,才会有充足的自信要求学生多读书。惟有如此,方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生动性。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博览群书。

2.“学”――多方讨论,置疑讨论,加深理解。

“学”的含义中,存在一个多方讨论、置疑讨论以加深理解的过程。故在学习中,要学会多方讨论,敢于置疑,敢于否定前人固化的知识,甚至被认为是真理的知识。这是老师学习力提高的必经之路,也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必经之路。因此,多方讨论与置疑讨论,不仅是教师提高学习力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教学改革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检验教师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目前中国学校使用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收获,但总体上其功能并未完全开发出来。不少老师总是担心课程讲不完,而总是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与西方国家实行开放讨论性的教学方式相差较远。

三、从“习”的含义看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提高

教学改革实践力是检验教学改革学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的最高目的。教师教学改革实践力的高低,直接表现在教学科研成果的水平的高低等方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既是对教育实践的超越,又是对教育理论的超越”[2]。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与实践中,以及创新思维中。

1.“习”――教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

教学是否用心思考,加强实践,是检验教师和学生是否达到“习”的重要标准。要让学生用心思考,重视实践,教师就要理解何谓用心实践,学会实践。对学生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读书研讨。如在大学文科生教学中,针对某些问题,可让学生详细论之后拟写成文。为此,可先读书,列出写作提纲,然后进行讨论。经老师指导后,学生修改提纲,再读书,最后写成论文。当然,加强实践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参与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

2.“习”――用心科研研究,形成创新思维。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是中国古代儒家的教学特点。这里的“而”字,表明后面的“习”是与“学”相对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只有“习”,才会感觉到所“学”问题的存在,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发现新的问题,才会创新。老师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首先自己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就是敢于对问题进行多方面解读分析,敢于否定权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敢于大胆改革。

3.“习”――提高研究创造力和教学创造力。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第一要表现在他的著述质量和应用价值上,第二要表现在教学创新效果上。而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现实疑难问题的阐述力度、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四方面。总之,教师的教学改革实践力,是由教师的研究实践和教学实践决定的。

四、从“学习”内容的道德性看教师的教学改革道德力的提高

从上述可知,学习的内容之一是道德价值知识。道德力“是主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主体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能力”。[3]道德力表现为道德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影响力。教师的道德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力主要体现为职业道德力。教师职业道德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的好坏。

1.教风是教师教学改革道德力的重要体现。

早期社会,人们所学的内容已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客观知识,二是对人类社会关系认知的价值知识。价值知识主要表现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规则。教师的教风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人格的反映,其本身就是价值观念的体现。教师在授业之时,更兼有“传道”的功能。所谓传道,就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通过语言、情感、态度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他的魅力的高低好坏,也由此决定了他在学生中人格的高低好坏。可见,教师的教风决定于他的道德人格,教师的教风是其道德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力之源。

2.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

教师的道德问题,其本质是师德问题。“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4]时下,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丑陋现象,玷辱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的人格榜样,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还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此等大学校训,都重视人的品德,也即重视了教师人格的重要性问题。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教育的榜样,正如古人所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让学生感念的道德人格,这样才会让学生从道德人格上敬重自己的行为,从而重视自己的课程,并成为学生的德育榜样。只有这样,教师的道德人格才可形成道德力,才可转化为“人师”、“世范”,发挥示范效应。教师教学改革所体现的道德力,既是教师教改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的职业人格的体现。

总之,“学习”一词的含义,就中国古代的造字本义而言,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重过程,也存在着深入思考、置疑讨论与反复创新的多重结合过程,更存在着自然知识与道德知识的双重结合过程。因此,今天,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就要博览群书,学会讨论,学会置疑,加深理解。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实践力,就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面对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找出新办法,达到创新的目的。要提高自己的教育道德力,就要重视教育者本身的品行修养的自我教育,如孔子、孟子一般,首先都做到自我道德力的强大。惟其如此,方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三力”的提高,也就意味教师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略谈我们的学习力[J].沈阳:辽宁教育,2010,(6).

[2]张典兵.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生成途径[J].哈尔滨:继续教育研究,2008,(2).

[3]于咏华.“道德力”问题初探[J].郑州:郑州大学学报,1998,(11).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7.

上一篇: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 下一篇:“图”在交\直流电路学习和解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