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风貌对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的影响

时间:2022-09-27 09:51:06

城市空间风貌对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的影响

摘要: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及心理空间等方面分析苏州老城区与工业园区的滨水城市景观,通过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来体现城市空间风貌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及城市景观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特色 滨水景观 外城河金鸡湖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景观特色

城市景观包含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要素,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是对城市固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景观的创造性利用。

城市景观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而显现其自身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地域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城市景观在创建中,应当分析城市的物理形态、生物形态、文化形态的分布位置及比重,以及它们在时空上的不同组合,并以此为依据,考虑城市的构成特性及景观的表现形式,以达最佳效果。

苏州市城市空间风貌特点

苏州古称“平江”,是我国一座十分典型的水城,已有2500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发展,苏州“一核四城”成为崭新定位,姑苏区为 “核”,东部打造综合商务城、西部打造生态科技城、南部打造滨湖新城、北部打造高铁新城。在城市景观上,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很大差异。

苏州老城区呈矩形,城河围绕城墙,城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街道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造,构成水陆双棋盘格局,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城市特色。老城区内新建建筑都严格限高,采用粉墙黛瓦的立面形式,与原有建筑浑然一体。新建城区创建现代都市大尺度道路肌理,注重生活区与产业区的合理布局,沿道路和河道大多设置公园绿地,将这些道路河网绿地连同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结合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现代水城城市风貌。

研究对象简介

在古城区城市景观中选取了苏州外城河景德桥至人民桥路段作为研究对象。新城区城市景观选取了工业园区金鸡湖湖滨大道附近的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传统和现代的景观,而且它们建设及改造的时间接近,十分具有代表性。由于所处的城市位置及周围城市属性的不同,城市景观特色上有很大的不同。

苏州老城区与工业园区景观特色的塑造比较

3.1物质空间

3.1.1整体空间

外城河滨水景观空间景观组织以展现苏州古城历史风貌,强化“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典型水城景观特色为原则,符合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空间相对私密、安静。将古城河与景区、城墙遗址、公园等景观要素,用沿河的滨水绿带串联起来,突出展现古城墙的古朴历史风貌,古典风格与现代气息交融的古城新貌,营建与功能结构、路网系统和绿地系统相辅相成的空间景观体系。

金鸡湖滨水景观主要以开放空间为主,如城市广场、文化水廊、望湖角、波心岛等空间,满足市民集会、演出、散步、娱乐的不同功能。还有一些私密空间,如水巷邻里、玲珑湾等,主要为附近居民区服务,相对宁静休闲的氛围,且在湖岸处与周围岸边游一定的阻隔。

3.1.2 沿水边缘线空间

外城河护岸有两种形式:自然式和人工式。人工式的栏杆为仿古式,将苏州的传统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临水步道与水平面非常接近,为了防止周期性的涨潮,人工式堤岸与坡地相接,也可以达到防洪的目的。

金鸡湖滨水岸线在设计中主要以硬制驳岸为主,为了追求景观上的效果及亲水空间,岸边没有设置栏杆。有的地方是台阶式的伸入水面,可以根据周期性的涨潮来浸没若干台阶:有的地方是立灯柱来划分空间:有的地方是岸线高出20厘米,起到警示作用。湖滨大道的堤岸是复合式的堤岸,沿水部分是亲水步道,它的西侧经过高差的空间处理,有一条林荫小路与湖滨大道相平行。在湖滨大道和林荫小路之间有一排用灌木遮挡的较为私密的座椅,可观湖景。

3.1.3交通系统

外城河滨水是交通功能与游览功能、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居民流线与游客流线相结合。车行道路宽约7米,满足滨河居民的日常交通,但车流不大。在车行道与外城河之间采用由步行绿带与人行道构成的综合步行系统,整合旅游功能及居民休闲功能,使之适宜逗留、休闲和观景,沿河强调亲水性。在适当位置配置了自行车停车场,设置了交通集散广场、码头和船闸等,还组织了由水上游览项目。

金鸡湖为宽阔的42.5米的城市干道,进入沿湖范围内则转入城市支路于步行道系统,保证了湖区的休闲、宁静。由于金鸡湖所处的位置,来此游玩的大多是自驾车来的园区居民。滨水景观区设置了大量的停车场,点状地布置在沿湖的各处,满足车辆的停放。

3.1.4建筑形态

外城河滨水在重要的景观视线中布置了许多完全仿古的园林建筑,作为人们休息、观景的场所,其中还包括一些园林走廊式的候车亭和游船码头的候船厅。布局方式主要为院落式空间、组群式布局,强调以人的尺度为基本尺度进行规划设计。建筑风格除把握较小的空间尺度外,注重继承造型轻巧柔和、体态小巧玲珑、粉墙黛瓦和坡屋面等传统建筑风格之精华,体现秀丽的苏州建筑艺术风貌。

金鸡湖边的建筑集饮食、休闲于一体,金鸡湖商业广场建筑群三面环水,有着极其开阔的视野和极其丰富的景色。体量较大,变化丰富,建筑得矩形边角打破成为阶梯状,使建筑的边角和环境有种咬合得关系,与湖岸的步道结合得很好。颜色以白色、灰色为主,点缀橙色,尽显活泼,体现其现代的气息。

3.1.5建筑小品及细部

外城河滨水的绿化带中自然地堆置了一些太湖石。这些精心挑选的太湖石像一件天然的艺术品,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诉说着千年古城的历史沧桑,吸引着游人的目光。栏杆、铺地路灯、座椅也都是苏州传统风格。

金鸡湖畔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多,所以增加了一些现代的雕塑,有抽象的,如“圆融”,有具体的,如竖琴,在湖边还有人物的雕塑,更具有写实感,活跃气氛。

3.2社会空间

亲水活动的开展不仅与滨河地带提供的设施有关,设计者想营造的是停留空间还是穿梭空间,还与附近使用人群有关。

外城河滨水区主要是弘扬苏州得历史文化,以散步为主,适当的展开些聊天、读书等比较安静的小规模的活动。

金鸡湖滨水区人流较多,以开放空间为主,集聚集、餐饮、轮滑、观看水幕电影、欣赏湖景、戏水等功能与一体,为人们提供多样的休闲空间。

3.3心理空间

外城河滨水区充分运用了理水的手法,将护城河的岸线作了许多凹凸曲折的变化,并将河水蜿蜒曲折地引入绿化带中,沿岸以垂柳、湖石作衬托,体现了自然山林的天然野趣,人在河边漫步,更有一种“曲水通幽”“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园林意境。

金鸡湖滨水区是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天然景观元素的感受,而不是像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一样,用各类丰富的景观元素在狭小的空间中表达主旨。这些滨水区与开放空间相结合,并根据季节的变化设计不同的特色与主题。

4.结语

虽然外城河滨水区与金鸡湖滨水区同处于苏州,但是它们的景观特色是完全不同的,且都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对于既有城区,根据城市现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要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传承该城市的景观特色,以作为该城市景观特色保护的依据;对于城市新区,从全球城市竞争的角度出发,明确城区发展定位,进而明确一定时空范围内该城区未来的景观特色所在,以作为该城市景观特色创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规划设计的一些体会----唐剑

[2]苏州园林在城市绿地景观中的应用----祁刚

[3]与自然共生,与细节对话----王涛

[4]苏州工业园发展规划研究----熊国平

上一篇:高原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处治技术浅谈 下一篇:探讨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