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27 09:50:04

南京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交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在交通本身,而是为支持和促进南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全体市民、投资者、来客提供生产生活、商务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必需和满意的交通服务,从而提升南京的城市功能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营造城市优良品质和鲜明的特色。南京交通发展必须支撑和支持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与目标的贯彻实现,需要建设成为一个“畅达、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和谐交通体系”。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和谐交通体系,就是要为全体市民、投资者、来客提供生产生活、商务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必需和满意的交通服务,要公平地对待全体交通使用者合理的交通需要,要保障他们安全地完成出行目的。除此之外,还要保障非出行者的合法权益,保障资源、能源、生态和环境的安全。

2.中山东路交通拥堵现状

1)中山东路简介

中山东路是位于南京市中心的一条长5公里,宽40米的交通干道。西起新街口广场,东至中山门,与西面的汉中路构成南京市的东西方向主轴线。与洪武路、太平路、龙蟠中路、黄埔路、御道街等干道相交。可以说,它是连接南京东西城区的主要交通道路。

2)中山东路拥堵现状

早晚高峰期间(早7点半至8点半,晚5点半到6点半)车辆通行平均速度只有10公里/时, 即通过中山东路所需时间为20分钟,车流量达到近4000辆/时;而平时车速为35公里/ 时,只需9分钟即可通过。可见,中山东路的拥挤情况十分严重。

拥堵原因分析

第一,南京市常住人口的迅速增加;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南京市常住人口623.85万人,2011年人口达到800.47 万人 ,10年间人口增长 176.62 万人,增长28.31%。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居民的出行总量不断增加,南京主城居民交通出行总量 ,1986年为每日300万人次,2011年达到每日近800万人次。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市民的居住区域由主城不断向新城区迁移,出行距离不断增加,目前南京市民的平均出行距离达到8-10公里。而中山东路是连接东西城区的主要干道之一,居民出入新街口大多需要经过中山东路,因而人口的增加是导致道路拥堵的原因之一。

第二,沪宁高速公路下来后直接进入中山东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 南京市私人小汽车迅速增长。2004年底,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58.14万量,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40.15 万辆 ,2011年汽车保有量为16.65万辆,比2010年增长20.1%。 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加大了城市道路的通行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拥堵的程度。而作为主城区的主要干道,在中山东路通行的本地车本就多,加上沪宁高速公路上下来的外地车,使得道路更加拥挤。

第三,路两边商业区集中,特别是小学、医院等人流量较多的建筑;

商业区集中,会吸引更多人进入中山东路。尤其在学校开学、商场有活动时拥堵状况更加明显。仅逸仙小学一所学校,每天早晚接送孩子而停在路口的车辆大概有近百辆。若是开学,情况更加严重,路口基本都会停满车,造成了交通极大的不便。

第四,公交系统不能滿足出行的需要

由于公交产业的公益性,企业亏损连年攀升。公交产业经营困难,有效投入不足,一方面买不起车,线路配车不足,造成市民等车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一线驾驶员待遇低,服务质量不高,造成公交服务满意率的下降。公交系统的服务能力不足, 导致市民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 电动车等私人出行方式,进一步占用了道路资源,加大了城市拥堵的程度。

缓解交通拥堵现状的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城市交通单纯依靠新建或扩建城市道路来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应该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各种动态数据表明,城市公交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无疑是克服南京市路网容量不足、拥堵矛盾计划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的首选。

表3.1各种车辆动态数据比较

2)优化措施

以148为例进行研究,从安德门到天印山,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9点间,大约需要60分钟左右;而其他时间大约需要45分钟左右。每班间隔时间大约为5分钟,共有大约15辆148路公交车。附表中有148路公交车在各个车站的上下车人数。经统计,很多人不愿乘坐公交的原因是不方便,不仅表现在等车上,而且车减速加速及上人时都不同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并且使人觉得不舒适。因而我们想到了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建立快速公交

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公交上人员较多,因而可以在某些小站不必停,这样不仅有效的控制了公交上的人数,更加快了行驶速度。以148为例,可以在高峰时段建立3到5辆快速公交,只停大站。即安德门---翠屏清华园---南航北门---五小区---天印山,只有五站,节省了中间19站的停车及上人时间,公交每站的停车时的减速时间、上下人时间及再加速启动时间大约为1分钟左右,那么就可以节约大约20分钟时间,并减少了乘坐公交的不舒适程度。另外,还降低了安全隐患,司机为了节省时间,经常急刹车以快速停车,若公交站减少,那么这种事情则可以避免。我们在问卷中调查过南京公民是否愿意弃私家车而做公交的问题,11%的公民表示在公交比现在更快速、舒适、安全的前提下愿意乘坐公交。这样,不仅使得公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还能减少一部分人在高峰期间自驾车。平时,快速公交还可以作为普通148搭载乘客。因而损失仅为高峰期间少搭载的乘客的车票,成本很低。

第二,合理规划公交间隔时间及搭载人数

经调研我们发现,公民所能承受的等公交最长时间为8分钟左右,最好能在5分钟之内等到。因而要合理控制公交车的发车频率,保证市民在5分钟左右能够坐上车。

以148为例,公交上共有33个座位,高峰期间车上大概有90人左右,非常拥挤,所以应合理增加一些班次使得间隔时间缩短并不超过搭载上限。

第三,保证城郊地区有公交

浦口区、江宁大学城等郊区,公交很少,造成出行不便的情况。尽管地铁1号线南延线缓解了江宁的出行危机,但公交应该不可缺少,不能完全取代公交。政府应适当给予城郊地区的公交补贴,以方便城郊地区人们的出行。

上一篇: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融性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