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材料管理审计的思考

时间:2022-09-27 09:40:07

关于企业材料管理审计的思考

摘要:通过对企业材料管理审计的梳理,提出企业材料管理控制工作主要是材料主管部门、材料供应管理单位和材料消耗使用单位(或生产车间)三个单位的职责。并分别从三单位的职责和管理程序提出材料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指出材料审计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材料管理 职责 程序 审计

加强企业材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来说,在强调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今天,如何做好材料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工作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此,本人结合审计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企业材料管理控制工作主要是材料主管部门、材料供应管理单位和材料消耗使用单位(或生产车间)三个单位的职责。职责是否明确,制度是否健全,实施是否严格,落实是否到位,决定了材料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制度以及控制流程,抓住各部门的审计事项,才能做好材料管理审计。

一、材料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审计重点

(1)“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单位管理部门必须以建立健全材料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为主要职责,做好监督检查,使各项制度规定得到有效落实。内部审计部门首先通过对材料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措施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可以发现该业务环节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有无运行不佳、控制薄弱或失控环节,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健全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2)根据生产工作量、材料消耗定额确定材料消耗成本制定材料消耗指标,并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实行严考核、硬兑现。该环节主要审查:内部承包合同是否签订,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严考核、硬兑现;有无经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签字的核销因素,该因素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存在多结材料成本为以后留口袋现象,或因成本超支,材料未全额入账及潜亏挂账等问题。

二、材料供应管理单位的管理程序及审计重点

材料供应管理单位的管理程序为:计划——审批——采购——合同——审批——验收——保管——领用——审批——发放——清理——回收。

(1)“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程序规范、管理有序,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材料供应管理程序及相关负责人职责是否健全完善,各环节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有写实记录或相关台账。

(2)审查企业是否根据生产工作量、材料消耗定额核算材料成本,并依据库存情况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包括月度、年度、季度计划);有无严重超计划采购现象;是否实行招标采购;有无为回避控购、统购,存在变相采购现象;为完成上级经营指标或为以后年度留口袋,是否存在通过材料采购调节成本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实行计划采购、招标采购,采购程序公开、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材料质量。只有重点对材料采购和消耗使用单位用料进行实地抽查,才能避免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3)加强经济合同审计,是企业完善内部经营机制,保证企业合法经济权益的重要措施。审计人员应审查一定额度的采购材料是否签订合同,合同是否合规,价格是否合理,有无化整为零采购现象。实践证明,以市场调查、网上询价、实地验收等方式,重点对采购合同条款进行审计,从而达到数量、质量、价款准确合理。

(4)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除材料消耗数量外,就是价格。审计人员应主要对材料采购成本合规性进行审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除加工前材料实际成本外,是否包括支付的加工费及运杂费;材料计价方法是否经常变动,出现人为调节材料成本现象;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方法、分配率与分配额是否合理合法,金额是否真实可靠。通过对企业材料成本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计,对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实现效益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5)为保证库存材料的真实、合理,保证账、表与库存的正确性,保证库存材料的安全和完整。审计人员应对库房材料入出库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及时签转验收单和入库单,是否及时登记材料管理台账进行审查。另外,审查库存材料是否存在质次价高问题,账、表、物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材料积压、盘盈、盘亏问题,是否进行月或年清查核对处理,并编制库存材料报表。

三、材料消耗使用单位(或生产车间)的管理程序及审计重点

材料消耗使用单位管理程序为:指标——计划——审批——领用——验收——保管——发放——清理——回收——核算——考核。

(1)审查上述内部控制管理程序是否健全完善,各环节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有写实记录或相关台账。

(2)内部审计人员应对材料承包指标是否逐级分解,库房台账、班组、单机单车材料消耗是否及时登记汇总,是否定期上报材料消耗报表等进行过程监督检查,才能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低成本战略,形成企业成本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氛围。

(3)审查是否有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根据指标和生产任务提出的材料领用计划(主要指月计划),该计划是否真实准确。

(4)审查库房保管员是否根据材料员提供的领料单(管理部门开出的耗料单)验收材料,并登记台账;是否根据各班组或单机、单车人员领料审批单发放材料,并按班组或单机、单车登记核算出库材料。另外,由于部分单位或生产车间实际上存在以领代耗材料现象,故年终要注意对财务账面材料消耗与实地情况进行核实检查,看消耗是否真实,是否有假退料,从而避免形成账外料。

(5)制定适合企业管理形式的交旧领新制度,充分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对部分材料实行交旧回收或退库二次领用,统一上交到材料供应管理单位统一处理,才能避免损失浪费,实现低成本战略,提高企业效益。审计人员应对回收材料的处理进行审计,避免截留私设“小金库”或流失现象发生。

(6)根据管理部门的考核兑现结果,结合本单位分解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班组、单机单车考核兑现。审计人员通过对考核兑现公报进行审计,即可查出转移材料或核销不实现象。

总之,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内部审计部门要事前介入,强化企业材料管理过程的全面监督检查,有效促使企业材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上一篇:基于财务视角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财务报表 减少税收检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