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时间:2022-09-27 09:17:22

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风格研究

摘 要 徽派建筑是中国众多建筑派别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号称徽派建筑三绝。其中古民居是徽派建筑中数量最多、保留最完整的类型,它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等多重性质的特点。徽州民居不仅是防寒御敌的场所,还是徽商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追求的物质体现。本文主要是对清朝徽州民居建筑特色进行研究,试图发现徽州民居所蕴含的特色的经典元素,以便于对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徽州 民居 建筑 明清时期

中图分类号:TU241.5;K24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徽州民居作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受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徽商和中原民族入侵等因素的影响,古徽州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建筑类型――徽派建筑。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其徽派建筑在江西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文化,值得关注。笔者试图以婺源为个例,以古民居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婺源部分古民居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徽州民居建筑的特色及其意义,从而对徽州民居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1明清时期婺源徽派建筑的风格

1.1朴素淡雅的建筑色调

从建筑色调上看,粉墙黛瓦是徽州民居的一大风格。灰白色作为基调,又辅以青色,雪白的墙、青黑的瓦,朴素淡雅,简单又不乏端庄之气。徽州民居以四面房间中线为屋子最顶端,瓦沿屋顶中线像两侧呈坡度散开,向内形成天井,一片片黛瓦,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从高处看显得格外厚重;徽州古村落民居大片四面雪白色的墙,给人以朴素但又不乏优雅之感。清朝康熙年间客居他乡的徽商后代程庭在一次回乡后,记述了他当时眼中所见的徽州的景象:“乡村如星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可见朴素淡雅、简约端庄的粉墙黛瓦建筑色调,成为徽州民居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大特色。

1.2错落有致的山墙造型

错落有致的山墙造型――马头墙,是徽州民居最具特色的构建。因徽州多山,且房屋方正,因此徽州民居分部较为紧凑,为隔火、防风,当时的人们逐渐在民居的山墙顶部垒上高出屋顶的两堵隔火墙。因为隔火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阻挡山风、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封火墙”或“风火墙”。

在其实用性得到了肯定之后,工匠们在建房时出于对美的考虑,其造型逐渐演变成后高高昂起远眺的马头。马头墙的端部还发展出了各异的造型。如“鹊尾式”、“印斗式”等。清朝时期武官砌成黛青色的马头型,文官都砌成黛青色的官印型。错落有致的山墙造型――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1.3四水归堂的天井庭院

参观婺源民居,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天井”,民居两侧为高高的马头墙,窗户很少且小,因此天井承载了通风采光之功能。天井位于整幢建筑的中心位置,光线穿过天井照进房屋里,给整幢房屋里生活的人们带来了丝丝光明,是整个房屋构造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徽州民居的特色组成部分,同样天井作为“光庭”室内化也是徽州民居的一大特点。正对大门朝天井的半敞开空间被称为“正厅”或“祖堂”。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静寂之中,与中间的激烈变动似乎完全无关地沉睡至今的空间,又是一个带着一种难以动摇把某种中国文化紧紧封存住的厚重感的空间。

1.4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

徽州民居中的雕刻工艺是明清时期徽派建筑的装饰性工艺,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徽州民居雕刻工艺主要包括木雕、砖雕、石雕三种,这“三雕”艺术被看作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与浓漆重彩的皇家、官邸建筑不同,徽州民居外观较为朴素淡雅,但它倚赖高超的工艺手法,通过技艺精湛的三雕工艺和彩绘技术,对房屋各个部分进行精致的雕刻加工,形成优雅端庄的艺术氛围。“三雕”取材十分讲究,由于民众的审美高雅,“三雕”作品的精湛,其材料的质地要求就相对较高。对雕刻的严格要求,使得精美的“三雕”成为徽州建筑又一显著特点。

1.5高大宽敞的楼下厅堂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指导下,清代民居表现出与明代各异的特点。明代民居楼上厅堂比楼下厅堂更为开阔,即楼下低矮,楼上高敞,称之为“楼上厅”,是主人接待客人、对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为了方便,明房屋的上下楼梯主要放在天井两侧。而清正好相反。与此同时清朝楼梯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清前期大多在上下堂之间或者在后堂两侧,清中后期放置在太师壁后面,不仅采光不好,楼梯更陡不易攀爬。如潜口民居群落中建于明初的苏雪痕宅,厅堂高4.54米,底层高2.48米,而明中叶时建造的方观田宅和方文泰宅,上下层高度十分接近,至清时上层已远不如下层高。

2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的形成背景

2.1地理因素

徽派建筑作为古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其建筑风格及其内涵的形成必定与当地自然地理因素有着必然联系。古徽州在地理上属于今天的安徽省南部,地处丘陵和山地地带,山地占据了该地绝大多数的面积。以婺源为例,境内山多水多,且属亚热带山区,自古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说。全县的森林面积达376万亩之多,森林覆盖率高达82%。

在山林耸峙的情况下,很难找到适合歇宿的平地,就算有也是相当于盆地中间低矮的部分,而且很少,水系贯通全境。中低周高的地形,水汽难以散发出去,与山中局部小气候的湿润气流相遇,导致每逢雨季即易受其害。夏秋交接的季节,又容易产生旱灾。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徽州民居选址特别注意趋利避害,善于巧妙地利用当地地形和自然水系,多依山傍水而筑,既有地势高爽,无暴雨山洪毁房塌屋之危,又以青山为屏,坐北朝南,得背风向阳、朝向良好之利,还取自然水系之便,少生活取水困难之虞。在我们实地考察中发现,徽派建筑的选址和建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盆地地形之下的徽派建筑及其特征,在内部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不过也造成了自身的封闭性,因而较好地保存至今。

2.2中原氏族的迁入

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徽州民居的出现还受到人文因素的很大影响。早期的徽派建筑是外来中原文化和原古越文化相互交融并解决所面临现实问题基础上相结合的产物。古徽州原生活着古越人,主要建筑类型为与当地多山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干栏式”建筑,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及经济中心南移的影响,大量的中原氏族开始迁入。伴随着迁入人口的不断增多,中原文化也随之进入,且逐渐与当地传统文化及古越文化相互交融,不断在各个方面体现,建筑方面也不例外地深受文化交融的影响。皖南山区较为潮湿,为了对付低洼地区的瘴气、毒虫及猛兽的侵害,徽派建筑保留了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格局,结合中原的“四合院”构造依山就势而建。除此之外,徽州民居在四面是墙的房屋中间打开一口天井,较好地解决了“四合院”通风采光等问题;在木构的密集建筑情况的影响下,徽州民居为隔火、防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砌成高出屋顶的两堵隔火墙,从而形成了徽派建筑特有的建筑特色和风格。

2.3“贾而好儒”的徽商的崛起

在独特的徽州民居建筑风格形成中,徽商功不可没。他们在东晋出现,唐宋成长,明清时期达到鼎峰。许多徽州商人曾经多是儒生,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后因仕途受阻转而从商,因此大多徽商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且对儒学情有独钟、十分尊崇儒学。徽商利用儒学思想指导经商,且非常吃苦耐劳,通过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其经商的足迹遍布全国,积累起雄厚的资本,逐渐出现“无徽不成镇”的局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通过经商发家致富后,大多徽商返乡,在乡修建祠堂、牌坊、建造房屋……使徽州发生了巨大变化。“贾而好儒”的特点,使徽商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注入了自己的看法,刺激了徽派建筑的类型的形成并发展为独立的建筑流派。

3徽州民居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首先,徽州民居展现出“人地和谐”的道家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徽州民居建造时较为注重周围环境,参考山形地脉,水域植被,有的倚山跨水而建,有的枕山傍水而造,追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与大自然相呼应的是徽州民居的白墙青瓦,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天然合一、和谐映衬,给人以祥和宁静、端庄典雅之感。

其次,高高的马头不仅蕴含着徽州人们积极进取的处事态度,还包含着对读书取士,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和崇高追求。徽州民居的天井,不仅有通风采光之作用,还寓意着上承天露、下接地气,承天地之灵气。

徽州雕刻图案大多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比如,在徽州雕刻里的狮子造型,狮子作为一种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体现了人们驱凶辟邪的目的或飞黄腾达美好愿望。在中国心中,蝙蝠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因“蝠”与“福”发音形同,视为吉祥,因此用蝙蝠飞临来表达“福运”的寓意……

徽州民居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结果。受儒学的深刻影响,徽州居民以儒学为判断标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礼的规范。为了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洁性,增强家族的团结力和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为纽带,同姓血缘家族居住在一起,即使居住在同一个村落,不同姓氏、不同血缘之间也有明确的界限。在府宅之中,根据家中的地位不同,所安排的卧室也各有不同,严格按照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按男女长幼、嫡庶有序排列,体现了人们对礼制的要求。

4徽州民居的传承

世纪之交,虽然对徽州民居有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远远没有被开掘出来。我们在重视白墙青瓦的古老建筑的同时,却忽略了白纸黑字的历史文献的重要作用。以婺源为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县志之外,可资征引的文献相当之少,以至于现在编写的一些旅游手册不仅极为粗浅,彼此相互因袭,而且错讹连篇,在旅游开发乃至建筑陈设中人造的伪民俗更是不胜枚举。而在实际上,大批的民间文献却在不断地流失。由于对历史文献的重视不够,在低层次的旅游开发中,只会一味地开发同类的项目。譬如,坐落在婺源理坑的“云溪别墅”,似乎不止一个。由于文献大量流失和相关研究的严重滞后,使得一些古村落徒具躯壳。对于精美建筑,不少清况下仅止停留在泛泛而谈,对于人文内涵的开发尚处于低层次。因此,如何尽最大可能地复原社会历史的原生态,追寻审美的偷悦,便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作为历史研究主体和历史文献撰写人的当代史学者,应该重视对徽州民居甚至徽派建筑的研究,通过加深研究,撰写出更多的,更有价值的论文资料、文献资料,为以徽州民居为代表的徽派建筑提供更多的可查找资料。一来为后人考察、研究奠定基础,二来可以增强徽派建筑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当地政府在大力宣传徽派建筑、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徽派建筑的保护,通过颁布一系列保护的政策,比如:为防止居民们拆除徽州民居重建新房,导致徽州民居建筑的破坏和逐渐消失,通过建筑保护宣传,让居民们认识到徽派建筑在当今中国建筑乃至世界建筑类型中的地位,让居民们自动加入到徽派建筑保护和传承的行列中;或者通过政府重新给那些居民安排土地建造房屋以对其进行保护;当地政府也可以努力为徽派建筑争取文化遗产保护,使国家甚至世界一起来保护越来越少的徽派建筑,为人类建筑发展史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另外,对徽州雕刻工艺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保护要用发展的眼光,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让徽州雕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价值。我们要将历史悠久的徽州雕刻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更多地运用到现在产品中去,给古老徽州雕刻工艺注入新的活力,将雕刻工艺商业化,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其传承和产业化发展,而且还可以给现代科技产品注入新的元素,增强其竞争力和市场活力。但在这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以商业价值为目的,更要切实关注其工艺的传承性,并且能够与创新相结合,给予其更多的现代价值。

5结语

建筑是人类的纪念碑。徽州民居反映了中国明清时代古徽州民间建筑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是自然环境、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了鲜明时代特征,是人们辛勤劳动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所产生的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我们要学会用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不断的发展,但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吸取先人留给我们的种种实践中产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徽州古建筑作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怎样继承,如何发展,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永恒的课题,也是我们研究徽派建筑的意义所在。

(指导老师:舒醒教授)

参考文献

[1] 汪正元,吴鹗.光绪婺源县志(六十五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叶义银.婺源县志[M].北京: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

[3] 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程极悦,程硕.徽派古建筑[M].合肥黄山书社,2001.

[5] 高山.徽州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8.

[6] 罗子婷.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09.

[7] 吴云杰.明清徽州建筑宅门的类型研究与文化传承[D].华侨大学,2013.

[8] 何建木.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以清民国的婺源为中心[D].福建:复旦大学,2006.

[9] 朱静辉.无梦到徽州[J].散文百家,2006(3).

[10] 夏超,胡静.谈徽州古民居建筑特色[J].山西建筑,2013,39(27).

[11] 陈娟.粉墙黛瓦间的幽古雅韵――与女性有关的徽派建筑研究[D].苏州大学,2010.

[12] 张威威.明清之际理欲价值观的转变及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3] 周晓光.新安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1).

[14] 董静.浅谈明清徽州民居的类型特征[D].上海市东海学院,2007.

[15] 黄鹄.徽派建筑特色风格探讨:古朴淳真和谐典雅[J].四川建筑,2008(6).

[16] 王顺中.徽派建筑马头墙的文化意蕴浅析[J].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17] 方海燕,周小儒.袁金龙徽州木雕艺术中的仿生元素[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1).

上一篇: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及整合对策研究 下一篇:博弈论视角下农民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