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辅导员工作要以生为本

时间:2022-09-27 09:04:52

也谈辅导员工作要以生为本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正确地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准确认识与了解对象的规律。我们党在长期的理论联系实际中,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科学发展思想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建设。其内涵是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明确要求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一、切实落实以生为本的意义

1、是90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对大学生的成人教育。“90后”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合、动荡与生成的过程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既能开阔视野,接受各种积极的思想,又培养其爱国主义热情,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增光添彩,既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又可以树立起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这些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现实的要求,辅导员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真正抓好对90后大学生的成人教育,需要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以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完整而全面地关照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2、是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老师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与学生交往时本着平等公平的思想,尊重学生,切实为学生考虑,开展好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

二、切实落实以生为本的措施

1、具备“五心”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按照以生为本的要求开展好工作,辅导员需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丰富完善内心对学生的认同,具备责任心、爱心、热心、耐心、关心这“五心”,想学生之想,急学生所急,无怨无悔地工作,兢兢业业为学生服务,才能赢得学生尊敬,才能“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与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①

2、做好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指导育人

如果说“教书”是以知识的力量征服学生,那么,“育人”就是用教师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召唤。②在高职院校里,育人过程环环相扣,辅导员老师在建设班级时候,要在“教育、管理、服务、指导”等四个环节里发挥育人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让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学生产生“育人的承继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③

辅导员工作内容繁多,包括常规性任务与临时性的事务,辅导员老师要切实以学生的成才成人需要作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处处留意育人的机会,在平凡的工作细节中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辅导员老师应充分发挥班级建设上的教育育人作用。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班级的环境美化与班级文化建设都具有陶冶育人的作用,辅导员老师可以结合专业与班级实际,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育人的条件,主题班会是班级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辅导员老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课余,辅导员老师还应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做人做事等道理。

对学生的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也具有很好的育人作用。班级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制定要合理,结合班级实情和学生需要,让学生明白制定制度的目的,学生明白这一目的支持班规班纪,也会暗暗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对平常事务的管理中,辅导员老师要尊重学生,站在学生今后发展需要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特别是管理一些后进生,不能简单地处理事情,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做所为的是与非,让他们自我反省,进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教育即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应是新时期对辅导员的最低要求。辅导员工作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他们的发展创设成功的机会。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辅导员必须发挥咨询服务功能,才能使学生在成长成才中少走弯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辅导员要做学生的良师,也要做学生成长的益友。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来看,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应包括三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发展指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惑,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思想上的、情感上的、交际上的、职业选择上的等等,辅导员老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理解学生的疑惑与困难,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力指导学生健康发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与热诚扫清问题,同时也在帮助中帮助学生把握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促进学生的成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06-07-23)[2009-4-28]www.省略/flwk/showl.php.

[2] 张亚君.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新思维[M].成都: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编.

[3] 罗潇.创新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推进综合素质大发展[M].成都: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编.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浅谈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