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家严信厚和他的家族故事

时间:2022-09-27 08:56:56

金融资本家严信厚和他的家族故事

信厚(1839~1907),原名经邦,字筱舫,亦作小舫。世居宁波费市村,历代耕读,其父严恒,字笠舫,号石泉居士,工诗词,善画芦雁,著有《听月楼诗钞》等。严信厚早年就读私塾,后因家道中落,早早就放弃功名,出来做事。宁波人的海洋性格和务实精神在严信厚身上展露无遗。毕竟读过几年私塾,严信厚先是在宁波鼓楼前恒兴钱铺当学徒,职业生涯从钱铺起步。1856年严信厚来到上海,供职于小东门宝成银楼。宝成银楼是当时上海九大银楼之一。除了和同事一样学习英语外,他得以重新亲近中国传统文化,每天业余时间除了看书写诗,就是练习书画,书临赵孟\,画则继承其父的家学,以画边寿民风格的芦雁为看家本事。如此,严信厚凭着勤奋努力竟学贯中西,更因在商界的摸爬滚打,实干能力已远非普通学者可比。不久后因为书画特长,被杭州胡雪岩开设的信源银楼任用为文书,这成为严信厚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在上海,每个银钱业资本家集团创始人的发家过程都犹如传奇,严信厚是因为他的书画特长。书画成了严信厚的晋身之阶,因为赠送了一把自己画的芦雁成扇给胡雪岩,上书自作诗《题画芦雁》:“暂依秋水宿汀州,终共鲲鹏变化游。衔得一枝输作税,不教关吏苦羁留。”诗中流露出的豪情和机变令有着相同身世的胡雪岩不禁青眼相加,认为其“品格风雅,非市侩比也”,严信厚由此步入了人生遇合的另一个层面。

绩溪胡雪岩,武进盛宣怀,这两人是晚清扛鼎政商两界的双子星座。他们虽然没有科举功名,但是凭借过人的商业天赋,分别成为晚清重臣左宗棠、李鸿章的得力助手,是当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社会名流。胡雪岩大严信厚16岁,盛宣怀小严信厚5岁,胡雪岩深刻影响并引领了严信厚,而严信厚和盛宣怀则做了同僚,是胡雪岩把严信厚推荐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见严信厚既熟悉上海商务,又能诗能文,善书善画,得此幕僚,喜出望外,便委派严信厚在上海襄办转运军械等事。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委任严信厚督销长芦盐务,严得此肥缺十余年,积资巨万。

“长芦”得名,据《沧州志》记载:原古漳河支流流经沧州境内,因岸边多长芦苇,称为“长芦”,南北朝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在此设县,名长芦县,大致位置在今沧州市。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废县改长芦镇,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主要管理河北省盐的运销和盐税等,以有司驻地长芦镇而冠名“长芦”,后来河北省所有盐区都以“长芦”命名。长芦盐场产量巨大,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尤以塘沽盐场规模最大,因此严信厚常驻天津。因为这段长芦盐场督办的生涯,后来严信厚将自己在上海的寓所定名为小长芦馆,艺术大师吴昌硕在定居上海北山西路吉庆里之前,只要来沪往往是住在小长芦馆,其间为严信厚刻印甚夥,并历时八年为严信厚藏帖五十种刻石《小长芦馆集帖》12卷行世。小长芦馆后来成了前清遗老的聚会场所,晚清鸿儒硕彦在此诗酒唱和,挥毫作书作画甚或篆印。

在天津时,严信厚继续步胡雪岩后尘。光绪元年(1875年)他盘下杨源丰票号,改名为源丰润票号,总号改设上海,专营官府汇解款,兼营商业汇兑,分号遍及京、津、沪、汉、闽、粤、杭、甬、汕头、厦门及香港,并开设到新加坡等国家,总经理陈子琴。

源丰润票号跟踵胡雪岩的阜康票号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帮票号双雄。阜康票号同时挂福康钱庄、阜康银号的牌子,为的是道库、汇兑、官银及民间放贷业务通吃,源丰润则简明些,只做官府生意,因为其盐场的背景已经足以支撑起他的盈利。当时政治环境复杂,北方政治中心的官员已经提前感知时局的艰险,他们把自己的财产往上海转移,严信厚此时将源丰润总号设在上海,既是避开北方山西票号的势力范围,也是对当时中国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上海的一种清晰判断,况且上海还有胡雪岩,他命中的贵人。

源丰润票号的经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小长芦馆费市严家的资本王国,就此起步。严信厚靠着官商积聚起第一桶金,又开设自家的票号,同时坚持走实业之途,先后在宁波、杭州、萧山开设通久源机器轧花厂、通益公纱厂和通惠公纱厂,成为中国纱业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第一个投资于机器纺织工业的企业家,为宁波帮的后来者开辟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严信厚在金融、实业两界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集官员能吏和成功商人资本家于一身,社会地位也随之骤升。1897年中国人创办第一家自己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时,他受盛宣怀邀请,和叶澄衷、朱葆三、张振勋一起成为四位发起人之一,通商银行成立后他又成为九大总董之一,并且是以总董出面的唯一一人,严信厚同时还出任总经理。盛宣怀在管理通商银行的过程中,最倚重的就是严信厚,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均出自李鸿章幕下,也是严信厚的金融经历使然。

1901年,时任商务大臣的盛宣怀因在上海主持修订对外商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商人组织,就邀请严信厚负责筹组商会。1902年,严信厚以创立商会“为华商生命所系,集帮商,排众难,期必成”,乃“捐资赁房”,“定简章六条”,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这是中国第一个新式的商会组织。

严信厚起w于芦雁,后又得长芦督办盐务,并就此得以大展鸿鹄之志,此中大有意趣。

1906年,严信厚于天津去世,其子严子均(义彬)颇有其父遗风。除继续主持源丰润票号外,还于1909年在上海独资开设了源吉钱庄,合股开设德源钱庄。然而,成也官方败也官方,上海道库的存银资源虽然给源丰润带来丰厚利润,但1911年橡皮股票风潮中,沪市银根紧张,各钱庄票号应对存户提现乏术,特别是一些市面较大的行庄,因无处融资纷纷倒闭,源丰润票号和李鸿章的侄子李经楚开设的义善源票号均于此时不支,严义彬开设的源吉和德源两庄也于1911年倒闭。但当时严义彬所主持的家族实业及商业资产未受波及,家族大厦屹然未动。严家的成功不言而喻。

费市严家之所以至今长盛不衰,我以为是他们很早就把发展的方向转到了科学艺术方面,第一代创始人严信厚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第二代掌门人严义彬也是书画高手。这个家族从开创之初,即重视对文化的追求。而严义彬的堂兄严修更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严修曾经是前清进士,翰林。他潜心研究教育救国,主持严氏家馆,著名的南开大学即在严氏家馆基础上由严修和张伯苓一起创办,而主要出资人中即有严义彬。严家后人中不乏世界级名人,如其孙女严幼韵――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先生的夫人,已经110岁,依然健在,并出版口述回忆录《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堪称世界淑坛的传奇。如今费市严家已经传祚五代,研究费市严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侧面。(作者单位: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上一篇:一盏花灯记春秋 下一篇: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