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7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7 06:53:52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7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此外,治疗后心电图改善、血脂水平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防治 冠心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52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93-01

冠心病属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危害与痛苦,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负担。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方法较多,均具有一定疗效。本文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治疗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4.7岁,平均病程5.1年。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乏力、腰酸、动则气喘、肢冷畏寒等。同时,伴有小便清长、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暗紫、舌淡体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涩。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状等一般资料中不具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先指导两组患者予低脂、低盐饮食,然后均给予西医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常规服用,每次服用60mg,每日服用1次。每日口服拜阿司匹林1次,每次服用0.1g。每日服用氟伐他汀钠胶囊1次,每次服用40mg。如果患者有心绞痛的症状,则给予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如果患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则给予降脂、降压、控制血糖。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通络药物治疗,其方剂组成为:黄芪18g,人参10g,赤芍18g,熟附子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当归18g,丹参20g,薤白12g,五灵脂12g,桃仁15g,枳壳18g。肝经湿热加栀子、龙胆草、黄柏;肝气郁结加香附、柴胡;阴虚火旺加知母、熟地黄、黄柏、牛膝;心脾两虚加山药、白术、酸枣仁;寒滞肝脉加炮姜、吴茱萸、肉桂;血压升高加钩藤、杜仲、石决明;惊恐伤肾加茯神、酸枣仁、生牡蛎、五味子、生龙骨;心绞痛发作期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高血脂加鸡内金、生虎杖、焦三仙。水煎服,每日1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5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延长发作间歇时间,心电图明显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显著改善。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中医冠心病属“胸痹心痛”范畴,其病机为温煦失宜、肾气亏虚,从而使得瘀血内阻、气机不畅、心脉痹阻、脉络不利、不通则痛[1]。五脏关系与病机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主要致病因素为痰浊、气虚、瘀血、气滞、寒凝等,致使心脉痹阻不畅,同时,由于中老年患者肾气本虚,引起心阳不振或心气不足,血脉瘀滞[2]。虚瘀共存、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以肾、心、肺、脾脏器亏损为本,以瘀阻于心脉、血瘀阻滞血行不畅为标。

本组应用中,黄芪有利于心肌及其他组织营养代谢,增大心肌收缩幅度,增加心排血量,能够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以及肠、脑、肾血管;附子有抗心肌缺氧缺血作用,有镇静镇痛作用;当归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糖、缺血、缺氧,增加血流量[3];丹参能改善心肌梗塞、缺血、心脏功能,对心律有调整作用,同时,还能够扩张外周血管,可抗凝、改善微循环、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调整心肌代谢。诸药合用,增强其功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相比较,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本组研究中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同时,心电图改善及治疗后血脂水平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两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陈国,杨荣阁,张永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3):277-278

[2] 疏欣杨,霍艳明,方芳,等.中西医结合心竭宁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4(9):1290-1292

[3] 李燕梅,王新志,刘向哲,等.通腑化痰法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6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43(11):184-185

上一篇:基础治疗在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23例应用普拉克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