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22-09-27 06:33:55

如何提高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电工基础》是中职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较为抽象、计算繁琐。如何才能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

一、克服畏难心理、提升学习自信

初中数学、物理基础差的中职生大多对《电工基础》有惧怕心理,一看到书上的串并联电路、矢量图、波形图、原理图就傻眼,加上繁多的计算、公式、理论和推理使得他们觉得难上加难,心理状态较差,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课程在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了解课程特点,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认真的听讲,不理解的及时请教老师,或请求同学的帮助,及时消化、复习,绝不拖延。中职学校大多砍掉了物理课,所以电学部分的知识掌握得不好,教师应该适当的补充该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功与能、圆周运动、矢量等相关电学知识。用手机与电灯的供电来谈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从用电来谈功与能,用电视机来谈电磁信号的输送和接收等原理,对相关内容能够理解透彻,克服畏难心理,提升学习自信。

二、树立生本教育思想、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真正以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中职生普遍受到社会歧视,家长和周围人士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社会认同度较低,自身理解不够,都使得中职生大多被动的接受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关注和弘扬生本教育理念是很有意义的。人的潜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职业教育更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中职生学习的天性。中职生内心更需要别人的认同,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尊重、信任和爱他们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中职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启蒙和引领,应创设条件,使之自主学习、自律管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主。因此,中职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要,适当降低难度,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适中,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知识面宽而不深。针对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适当取舍、优化,重视观念现象的理解,淡化规律的推理及计算,降低弱化课程难度,使学习易懂,增强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

三、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以实用为主设计实训课,如家庭生活常见日光灯的安装和故障检修,让学生动手动脑,分析查找原因,使其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用动手能力强的带动能力不足的学生,以“传一帮一带?的形式教学,增加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调动学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运用项目教学法,更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每一个项目,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小组间的合作互助更能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多媒体辅助教学、模拟实验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并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平时从电视、录像、光盘或因特网上收集的有关的声音或视频制成课件,作为知识背景展示,能为学生创设贴近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增强感性认识,更易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把握好具体操作环节,针对学习背景和专业特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定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重视典型问题教学、探索个别内容的教学效果

克服某些教学难点,有利于课程的整体教学和提高学习积极性。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若某些内容没学懂,会直接影响后续学习。如电压、电位、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磁通、楞次定律等等,应积极探讨教学方法。可用水压来理解电压,水位来理解电位,总之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复杂的知识,重视典型问题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理解力。教师还应积极探索个别内容的教学,例如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电路的教学,重点内容不包括PN结,但PN结的理解对于学习整章内容比较关键,不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就很难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否则就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有必要补充先介绍半导体及PN结,对将来理解电子器件的结构和工作特性的内容很有必要,对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有帮助。

五、针对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能力

个体之间普遍存在差异,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才能有针对的、有效的教学。培养中职生能力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地位。在教学中,在知识讲解、问题分析、解答疑问和实验等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观察、推理等能力,采用分层次教学,因才施教,重视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增加团体合作意识,有助于学差生自卑感的消除,缩小学生间的知识差距,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只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论二十世纪新音乐及其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