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7 05:21:02

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研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既有对教师的一般素质要求,也有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传统教师培养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既要面对诸多的教学创新要求,还要面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中,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一体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难题。本文就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一体化教学;教师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各大院校逐步实现了“教学—研究—学习—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之中通过将信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埋头教学和让学生被动学习,不管社会实际需求人才的培养模式;极大的推进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实现了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企业提供研究型人才的目标。

1、教学内涵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学中还存在着的延续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学中教学做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现阶段,实施一体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要载体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讲,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素质特征,它主要是根据教师理论知识为基础,基于现阶段教学分析水平为水准来对师范院校教学能力进行特定的研究,构建学生研究能力的模型。

教学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目前多个院校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不断重视,其影响力的研究也不断开展。通过多种实践表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如果希望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离不开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2、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创造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忽视学生对某些问题所产生的兴趣,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厌烦情绪,不仅不会使学生在要学、乐学的积极、主动地探索下求知,反而会让学生失去主体性探究的主观意识和求异、创新的思维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注重从兴趣入手,适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探索新模式的途径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广泛采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微格教学训练与教育实习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但是这种体系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这种模式已经暴露出了形式化的弊端,理论应用僵化,缺少与实践、案例结合的经验;其次,能力培训覆盖面窄,缺少科学的教师教学能力训练和检测方案;最后,缺少职后培训。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专业性质、特点与规律,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内涵及专业发展的路径,为合格教师的培养找寻合适的方法与途径。这种新模式的探索应基于传统模式并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的条件,一方面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深化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和实习模式改革,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支持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提高师范生教育质量。

4、一体化教学措施

4.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教学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主动地学习,自主地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学得开心而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而顺利,如此便能持久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长期以来之所以大力提倡和采劝任务驱动法”,就是因为它的很多学习内容都可以化解为一个个具体而有趣的任务,学生通过努力并不难实现,以此导入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欲望即直接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3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成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经常通过网络教室教学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如键盘指法与打字练习(小学三年级),其机械单调性很容易使学生厌烦,而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完全可以将教学设计得有声有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将打字游戏引入课堂并开展游戏竞赛,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等活动。这类做法有很多,不论结果如何,但“寓教于乐”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是立杆见影的,常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对学生影响深远。

4.4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

4.5注重因材施教,努力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维护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必须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或评价较为灵活的开放型任务。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如编辑一张主题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

5、结束语

新世纪大力倡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更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学科优势,因此在教学之中存在的创新之处更是多不胜举,几乎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练习都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其归根结底都是殊途同归”;同样方法达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见惯,主要在教学中老师能够用心去挖掘、悉心教导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做到合理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课题名:“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验研究” 课题编号:ZJJX11JY012

上一篇:石墨铣削加工刀具探讨 下一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