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生初中阶段汉字的学习

时间:2022-09-27 04:04:24

民族学生初中阶段汉字的学习

一、初级阶段汉字认识

(一)、逐步培养学习者的汉字意识,并适时进行归纳讲解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受到记忆材料在编码时的组织方式的影响,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有内在理据可循的记忆方式。其中一种有效的材料组织方式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群集记忆的方式。教到合体字的时候,注意对每一个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应当重视在汉字的层级上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的汉字多了,头脑里就会既有整体汉字字形,又有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自然就会发现有很多模块经常出现在汉字构造中。这时就可以把学过的汉字简单归纳一下,并且把这些汉字的常见意义解说一下,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不是偶然巧合才组合在一起的,汉字也不是由杂乱无章的笔画随意堆砌起来的,而是由某些有意义的结构参与构成的。

例如,“忄(心)”这个汉字,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就会学到,比较早的是“您”字,老师把这个字分解为“你”和“心”。再往后面,学生会碰到“快”“想”等,这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忄(心)”是一个结构,它可以表示人们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而且它只能出现在字的左边。其中“忄”是“心”的变体。以后学生在汉字学习中再看见带有这个汉字的汉字就可以猜到它大致表示的意义范畴了。

再如初级班的学生会碰到“汉语”这个词,我们知道,“讠”在汉语中构字能力比较强,像“说”、“认”、“识”、“记”这样的字经常出现在初级阶段的教学课本里,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点有意识地将“语”分为“讠”和“吾”,在黑板上板书时,可以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当以后遇到上面举出的汉字就可以告诉学生“讠”是一个比较常见而且实用的结构,它表示与口、与语言有关。随着学习的推进,学习到的这种汉字逐渐增多了就可以把它们归纳起来,集体讲解。

(二)、运用汉字知识,帮助学习者识读汉字,纠正书写偏误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复述的方式会影响记忆的好坏。对于长时记忆,应该采用精加工的方式,即努力把要记忆的信息同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编码。这样才能导致高水平的回忆。汉字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就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具体到操作层次上就是:教学生记汉字的时候,用汉字这一中介将汉字拆分,注意汉字的意义并识记,然后再组合回来,重复进行几次这样的过程。

比如有的学生会把“板、柜”写成“忄反、忄巨”,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汉字所表示的意义还不知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木”和“忄”分别归为一类,告诉学生汉字“木”是表示与树木有关的事物,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犯刚才那样的错误了。当然要注意,在初级阶段,这种表义汉字的具体含义,教师不宜讲得过多、过细,也不宜作过多的扩展,否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记忆的负担,而且由于他们对于汉字的特点还不是掌握得很清楚,教授太多的有意义的汉字,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假象:所有的汉字汉字都是有意义的。于是一旦有遇到一个不认识的汉字就会断章取义地猜想这个整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如果这种意识在头脑中固化了,汉字教学将面临着一个难题,因为并不是每个汉字的意义都可以讲出一个所以然来。

(三)、注意采取多种形象生动而又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汉字教学

汉字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对于一些象形字或者会意字,教师可以展示它们在古代的形体,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调用信息输入的各种通道,强化信息之间的联系。

另外,还可以将常用的汉字制成小卡片,一面写汉字的形体,一面写上该汉字表示的意义或提示的读音。上课前,教师必然要先准备好课上所要教的汉字,要教那些汉字,由此,教师可以据此决定带上哪些卡片。在课堂上,讲到某个汉字、某个汉字时,就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展示给学生看。比如,教“欢”字时,先在黑板上写下“又”,然后把“欠”这个卡片用手持着,放在“又”的右边。如果学生的印象还不是很深刻,就在黑板上写“冫”,同样把“欠”放在右边,这样就可以构成学生学过的“次”字,这样学生们就对这种汉字构字法有很明确的认识,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二、中高级阶段中汉字的学习

(一)、注意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的汉字知识

一旦学生在头脑中有了关于汉字“汉字”这一概念,建立起一个语义网络,这个网络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后遇到生词的时候就会主动的调用其中的信息,刺激整个网络,努力在这里找到联结,如果没有,就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联结。

1、猜测字义

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汉字,就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对新学到的汉字自己进行类推。对此,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猜测字义。还是以“忄”为例,教“快”字。教师先让学生注意到左边的部分,让他们回忆以前是怎么解释这个结构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联想庆祝生日会的时候的祝愿词, 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快乐”的意思了。

2、猜测字音

这主要是指注意利用表音汉字的示音作用。不管是直接示音还是间接示音,对学习者都会有帮助。比如,学生学过“包子”的“包”,现在碰到了生字“饱”,就可以像猜测字义一样,让学生注意到“包”这个汉字,然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联想积极猜测。这样不仅强化了对这个字的读音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这个汉字有了更多的认识。

(二)、选择性地讲解某些汉字的来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于汉字理据性的认识

很多汉字都是由理据可循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汉字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形,会使得汉字教学课堂生动起来。比如可以向学生展示“马”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楷书,一直演化到现在的字形。还可以从汉字在古代的形体入手,给学生介绍一些它们是怎么有了现在的意义的。比如汉字“又”在古文字中表示“手”,如“取、友”,这类字多了,“又”就成了一个表义汉字。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还可以教授汉字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日后教学,一举两得。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要有限度的。

(三)、引导学习者逐步建立起汉字汉字系统的整体知识

对于中高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带领他们熟悉汉语字典的部首,叫他们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学生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汉字都可以通过它们的部首方便地查到,并且意识到,汉字是可以用部首统领起来的,而部首与汉字是可以直接联系起来的。通过相当数量的汉字学习,学习者不仅要对每个学过的汉字本身的结构有明确的认识,还要对整个汉字体系有一个正确的意识:汉字不是杂乱无章的笔画组合,不是看不懂的图画,而是由汉字构成的有规律的系统。

上一篇: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下一篇:浅谈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