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3:59:5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超声图像,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与良性肿瘤比较,恶性肿瘤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RI、P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阻力指数,搏动指数

卵巢上皮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85%~90%[1];有研究认为卵巢上皮癌早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95%,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5%[2],因此早期诊断卵巢上皮癌成为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就67例经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67例,共74个病灶。其中恶性41例(浆液性囊腺癌19例,黏液性囊腺癌15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4例,卵巢透明细胞腺癌3例),年龄26~69岁,平均(48.7±8.8)岁,Ⅰ期4例,Ⅱ期9例,Ⅲ期21例,Ⅳ期7例;Ⅰ、Ⅱ期为早期共13例,Ⅲ、Ⅳ期为晚期共28例。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标准参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6年)的手术-病理分期标准[1]。良性26例(浆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瘤11例),年龄16~65岁,平均(43.3±10.9)岁。

1.2方法 使用GE Volusi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7.5MHz;有月经者,选择在月经中期以前检查以避开黄体期影响,经腹或(和)经阴道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对瘤体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进行探测,选取动脉血流最丰富处测量动脉血流参数RI、PI,重复3次取平均值,取样容积0.7~1.5mm, θ

1.3统计学方法 将每位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以P

2 结果

2.1良、恶性肿瘤RI、PI值比较结果 与良性肿瘤比较,恶性肿瘤RI 及PI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良性组瘤体RI、PI值比较结果 良性肿瘤不同类型(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恶性组瘤体RI、PI值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不同类型(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RI、PI值比较 Ⅰ+Ⅱ期RI、PI值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统计,近20年来卵巢癌发病率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严重威胁了女性的生命安全[2]。由于卵巢肿瘤超声图像有"一病多图、一图多病"的特点,某些良性肿瘤由于缺血、变性等因素,内部结构紊乱,图像酷似恶性肿瘤;而某些恶性肿瘤也有可能具有良性肿瘤的图像特征。故单独应用二维超声图像特征不能准确判断卵巢肿瘤的良恶性。

Fleischer[3]等指出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先于肿瘤细胞群的增生,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均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与生长,恶性肿瘤中由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平滑肌减少,由交感神经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不能增加,从而导致低阻力、高舒张期血流。本研究表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RI及PI值明显低于良性,且随其临床分期增高,RI及PI值呈现降低趋势,在早期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内RI、PI值高,反映了肿瘤尚处于生长阶段,随着肿瘤的发展,RI、PI值减低,血供增加,为肿瘤组织的生长、转移提供了丰富的血流。本研究中,良性肿瘤不同类型(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间比较,恶性肿瘤不同类型(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间比较,未发现上述指标的显著性差异,提示不能通过检测RI、PI值来进行肿瘤类型的判断,肿瘤类型的确定仍需术后病理检查。

总之,本研究发现RI及PI值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是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评价恶性肿瘤分期的有效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22-326.

[2]闫晓娟,鹿欣.卵巢肿瘤[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71-75.

[3]Fleischer AC, Brader KR. Sonographie depiction of ovarian vaseularity and flow;current improvement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J].Ultrasound Med,2001,20(3):241-250.

上一篇: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干预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补肾清肺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