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膜式磺化器清洗方法改进

时间:2022-09-27 03:17:41

多管膜式磺化器清洗方法改进

摘要:文章通过对多管膜式磺化器清洗方法的研究,对在线清洗和拆卸清洗方式进行了对比。拆卸清洗较在线清洗能够更彻底地清除结焦物,清洗方法改进后,有效地解决了设备运行周期短、结焦严重的问题,降低了生产初期和后期头尾酸的产生量,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设备腐蚀,较好地实现了设备平稳运行的目标。

关键词:多管膜式磺化器;清洗方法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0-0037-02

多管膜式磺化器是生产驱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的核心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核心设备磺化器的运行周期一直是制约装置运行周期的关键因素,磺化器结焦后,装置就不得不切尾气,对磺化器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切磺化继续生产。过去我们采用在线清洗的方式对磺化器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直接切磺化继续生产,清洗时间相对较短。但在线清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频繁的切换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设备腐蚀加速、劳动强度增加等一系列

问题。

1 清洗过程

在线清洗方法即不对磺化器进行拆卸,只将磺化器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其他设备正常运转,维持工艺参数,清洗完成后切磺化继续生产。清洗时,将配制好的碱液通过碱液冲洗泵打入磺化器进行清洗,再用清水冲洗2~3遍,用仪表风吹扫干净后便可继续生产。

2 原因分析

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摸索和跟踪后发现,在线清洗后系统压力会有所下降,生产天数会有所延长,但幅度不大,继续生产,系统压力会逐渐上升,生产天数逐渐减少,通过统计和观察发现,在线清洗后,下一次的生产时间只能维持2~5天左右,这样使得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重烷基苯磺化工艺借鉴的是十二烷基苯的磺化工艺,但重烷基苯磺化时更易结焦,所以在线清洗的方式不能够彻底地清除结焦物,导致设备运行周期短,清洗次数相应增多,这样所带来的成本消耗也会增多。

3 改进措施及效果

在线清洗方式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拆卸次数,缩短清洗时间,但经过多次在线清洗后,最后拆卸时,列管堵塞严重,极难疏通,停产后设备的维护难度增大。频繁的清洗也加速了设备的腐蚀和老化,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改进后的清洗方法是将碱与水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碱洗液,加热至50℃~60℃对磺化器进行清洗,再用仪表风对磺化器进行吹扫后,拆开磺化器上下封头,用清水将压紧螺母及管板表面的酸渣初步冲洗干净,拆下压紧螺母,取出垫片及分布头,按序号放好,用热水冲洗分布头后用抹布逐一擦拭,将分布头上的结焦物全部清理干净。列管清洗,用热水逐一冲洗列管后,将脱脂棉裁剪适中大小,对列管进行擦拭,完成后回装各部件,观测成膜量,回装上下封头。对于分配腔内的酸渣采用上述方法无法清理到,残存酸渣会堵塞成膜孔,使单管流量分布不均,分配腔内的酸渣清理需将管板拆开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吹扫,以达到彻底清除酸渣的目的。

方法改进后,通过跟踪观察、技术分析和对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验。磺化器清洗方法的改进最终体现在磺化器的运行时间上,清洗方法改进后,磺化器的平均生产周期较改进前提高了一倍以上。方法改进后磺化器的堵塞情况有所好转,列管堵塞数量明显减少。与改进前相比,虽然增加了单次清洗的工作量,但清洗后,运行周期的增长使得产量增加,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4 该改进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

4.1.1 检修成本

清洗方法改进前,按照每个生产周期在线清洗次数2次、拆卸清洗1次,一年共生产12个周期计算,年检修费用为7.2万元。清洗方法改进后,按照每个生产周期拆卸清洗次数3次,生产周期延长一倍后,周期数量减少一倍,按照一年共6个生产周期计算,年检修费用为9.36万元。

4.1.2 清洗方法改进后成本节约

一个生产周期节约启车成本1.90万元,节约停车成本1.58万元,按照一年共6个生产周期计算,年节约总成本20.904万元。

从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检修成本较改进前有所增加,但改进后所节约的成本要远远大于改进后检修费用的增加值,成本节约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4.2 社会效益

清洗方法改进后装置波动减少,产品质量提高,对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方法改进后,减少了清洗次数及启停车次数,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头尾酸量减少,外排尾气指标平稳,减少了环境污染,社会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 孙胜甫.多管膜式磺化器快速冲洗及标定[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8,(4).

[2] 姜建,潘高峰,戴传波.磺化反应器的化学清洗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3,20(4).

[3] 赵春会.多管膜式磺化器的维护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

[4] 郭朝华,耿小雯,杨效益.三氧化硫磺化装置的核心设备——磺化反应器[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31(11).

作者简介:刘双喜(1983-),男,吉林九台人,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东昊公司表活剂分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李学晶(1983-),女,黑龙江肇州人,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东昊公司表活剂分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上一篇:50MW机组锅炉综合技术改造措施 下一篇: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若干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