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创造幼儿园的主题教育环境

时间:2022-09-27 02:49:26

如何有效地创造幼儿园的主题教育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创造,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题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在主题环境创造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以致出现了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由于这种环境创造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这种环境是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因为它缺少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园在主题环境创造方面力求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造的主人,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题环境创造要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幼儿年龄小,缺乏最起码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认识最初只能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因此,主题环境的创造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1.色彩上,应该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幼儿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使环境更艺术化。

2.造型上,应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的感知。墩实、稚拙的模样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能较快的感知。例如滴着口水的舌头、咧着的大门牙、小的不能再小的斗眼、张嘴的大头靴,会更令孩子们直愣着双眼,久久不愿离去。同时由于造型概括、简洁,绘画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易行,更适用于幼儿园布置主题环境内容多、更换周期快的现状。

3.内容上,为幼儿创造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

二、主题环境创造要关注幼儿年龄差异

福禄培尔说:“教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而幼儿有年龄、性别、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多元角色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更多的聆听到幼儿的声音,注意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主题环境的创造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人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主题环境的创造要以幼儿为主体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其中主题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教育意义尤为重要。

主题环境的发展性是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分期变换创造的。如:小班初期,幼儿绘画技能有所欠缺,教师共同和孩子合作创造环境,像前边所说的小二班,老师画树,孩子们添画树叶、小草、水果等。到了中班,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有所提高,作品也很丰富,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增加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到了大班,孩子们对个人画展不感兴趣了,老师针对有的孩子会照相,提议孩子们开设“个人摄影展”,使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又有所提高,并且这一活动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造的过程中。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与构建,共创共享自己动手设计的美好环境。既能让幼儿在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已有经验,又能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过去的主题环境创造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主题环境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环境创造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我们在主题环境创造中必须重视师生共同参与,坚持师生共同讨论主题,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共同设置布局,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四、主题环境必须动态生成

对动态的事物感兴趣是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幼儿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运动了解环境、参与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动态的环境,尽量让他们有机会去活动、去操作,有机会去接触变化的事物,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变化过程。在科学活动区域中,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像铁块、海绵、布、积木、橡皮泥等多种材料。激发幼儿产生好奇,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物质环境发生作用,进行有目的地探索。通过反复地实践、与同伴相互合作、展开讨论,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语言及合作能力等。

总之,幼儿园主题环境创造不再是盲目的追求外在美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涵的教育价值,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有目的地通过环境的创造和利用,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造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环境。这样的主题环境能够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能对幼儿在认知、情感、人格塑造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发幼儿互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者单位:滨海县东坎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沙画艺术走进幼儿园 下一篇:巧用“法宝” 让孩子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