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古代书画批评之影响

时间:2022-09-27 01:19:32

道家思想对古代书画批评之影响

【摘要】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道家思想因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人最大限度的自由,不为世俗利害羁绊,而与艺术精神相通,历代艺术家对其都自觉认同。在书画批评的术语范畴、言说方式等各方面都能见到这种影响。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书画批评 逸品 朴拙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儒道释尽管三川汇一,并且通常都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正统,但是对于我国古代艺术的创作及批评鉴赏影响最为明显的应该是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学的精神,在书画领域,这种影响尤其明显。

“道”是老庄思想的最高概念,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对于“道”存在的真实性都给予了明确的答复。《老子》二十一章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庄子在《大宗师》里则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老子的“甚真”、“有信”,庄子的“有情”、“有信”,无疑都是对于道之存在的正面肯定。从上面的引文亦可看出道的另外一种存在形态,即“恍兮惚兮”、“窈兮冥兮”、“不可受”、“不可见”,说明人们对道的把握并不容易。事实上,道家认为人们日常的感官经验并不能真正把握“道”《庄子・知北游》云:“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那么,如何对道进行体认呢?《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主张人要虚静其心,同天地万物共感共应,窥探大化之奥秘和神韵。庄子也有对静的阐释,《天道》篇中云:“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强调精神的虚静则明。如何做到虚静,怎样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体道,庄子也有明确的陈述,《人间世》中有:“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即虚其心,不能仅仅听以耳或听以心,而要“听之以气”,可以看出,这里的“气”已不是纯生理之气,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比况。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听之以气”即理性直观。《庄子》中与“心斋”接近表示直观的概念还有“坐忘”。何谓“坐忘”《庄子・大宗师》中的解释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无论是“心斋”、“坐忘”,还是《大宗师》昕讲的“见独”、“朝彻”,其实都是让人超越功利,摆脱声色名利乃至礼教人伦的种种束缚,以一种清明澄澈的心境在精神世界作逍遥之游。这样的一种主张,正好与中国古代艺术的创作心理和批评鉴赏心理相契合,成为古代艺术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所谓“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中国艺术中最高意境的诞生,一定是源自干虚静的心灵。虞世南《笔髓论・契妙》云:“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瑟轮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庄子体道要求虚静,而虞世南所言书家的创作心态同样要求虚静,养生之道与书法之道相通,臻达同样的精神境界。宗白华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事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艺术家涤除玄鉴,用心若镜,才能静观万物之自得,达到对“道”的直接体认,艺术家所呈现的最高艺术精神本质上与道相通。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清代王昱的《东庄论画》曰:“画虽一艺,其中有道。”唐代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图》云:“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书画艺术的极致就是道之呈现,书画家以线条的形式去探测、表现存在的隐秘本质,某种意义上,书画已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人生的一种诗意存在方式。

道家思想是如何影响古代艺术领域的呢,徐复观指出:“庄周的精神本来就是艺术精神。所以竹林名士,实为开启魏晋时代的艺术自觉的关键人物。到了元康名士(即中朝名士)。则性情的玄学已经在门第的小天地中浮薄化了,演变而成为生活情调的玄学。这种玄学,只极力在语言仪态上求其合于‘玄’的意味,实即求其合于艺术形态的意味。于是玄学完全成为生活艺术化的活动了。”可见道家思想进入艺术,玄学是其重要的环节,而汉魏六朝正是古代书画的艺术自觉时期。古代书画批评同样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古代的书画论评之中有很多例子:南朝山水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开头便说:“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昧象。”叶朗认为“味”这个概念就是从老子美学中来的,《老子》第六十三章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所谓的“味”,显然并非《论语・述而》篇指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味”,“肉味”是一种生理上的感受,老子的“味无味”的前一“味”字。则含有“体味”、“寻味”等意思在其中,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含有审美的成分。宗炳的“澄怀味象”与老子的“涤除玄鉴”、庄子的“见独”、“朝彻”十分接近,“味象”即是“观道”。唐代张彦远则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文中所标榜的绘画境界最高层次的“自然”正是道家所推崇的《老子》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五十一章有:“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由此可见张彦远这里论及绘画境界时明显是受道家思想之影响。可与张彦远的画品对照来看的是,南宋邓椿的《画继》卷九中的一段记载:“自昔鉴赏家分品有三,日神、日妙、日能。独唐朱景玄撂《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其后黄休复作《益州名画录》,乃以逸为先,而神妙能次之。景玄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愚’。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末?未若休复首推之为当也。”讲的是唐代张怀王筐在《画断》中确立了评画的三个层次神、妙、能,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又在其后增列了逸品,到北宋黄休复撰写《益州名画录》时则将这四种画格的顺序确定为:逸、神、妙、能。而追溯“逸品”的最早出现应是在书法品评中,唐李嗣真《书后品》在庾肩吾《书品》的三品九等之上增列“逸品”,“逸”字有超越诸品之意,如其文中有“子敬草书,逸气过父”,此处的。逸”便可见出一种道家式的放逸情怀。我们可以再看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对“逸格”的阐释:“画之逸格。最难其 俦。拙规矩干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日逸格尔。”所谓“得之自然,莫可楷模”,表明逸格之不可学,逸格之功在于自然而非人力,这正是道家的思想。邓椿赞同黄休复的看法,从此逸格的首要地位得以确立,对后来文人画的推动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古代书画批评的术语范畴中除了“逸品”这样影响深远的典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批评术语范畴,亦可见出道家思想对书画批评之浸渗。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有“冲淡”一品。与此类似的是,清代黄钺的《二十四画品》有“冲和”一品,无论冲淡还是;中和,其源概出自《老子・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此处的“冲”。傅奕本作“盅”。许慎《说文解字》有:“盅,器虚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也就是说,道应该虚而用之,其效用就可以永不衰竭,生发出无尽的创造因子。“冲和”之美,黄钺的画品系诗曰:“举之可见,求之已遥。”而“冲淡”之美,司空图喻之曰:“遇之匪深,即之逾稀”。可见这是一种虚灵和谐,幽妙深远的美。而《老子・四十二章》又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魏源《老子正义》“冲气,虚而不盈……阴与阳会和之气,即所谓冲气也。”“冲和”一品,即出自“冲气以为和”一语。唐代张怀瑾《书估》评价二王父子的书法说:“子得神骏,父得灵和。”灵和,即接近于冲和。在黄钺的《二十四画品》中,还有一品日“朴拙”。作为艺术美学的范畴,其大致与工巧和精致相对。黄钺在“朴拙”一品的开头便写道:“大巧若拙,归朴返真。”表明了朴拙美的思想根源即来自于老庄。《老子・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五章则说:“大巧若拙”。而《庄子》也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十分推崇朴拙《山木》篇有:“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天道》篇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家的这种思想从生活态度上来看似乎有一种消极退让的因素,但是在艺术审美领域里,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养拙守真”成了历代艺术家在艺术传达时的一种重要追求,以清代为最。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辽书朴拙,绝无文采,与其国俗略同。”粱同书在《频罗庵书画跋》中有:“唯真故朴,唯朴故厚。”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其书之大巧若拙_后人莫及。”又说“弄巧成拙,不如守拙。”可以见出艺术批评中所推崇的拙中之美,朴中之趣。尤其是清初傅山提出的“四宁四毋”,第一就是“宁拙毋巧”,其态度有些偏激,却从另一个层面强调了朴拙之美的重要性历来为人所重。

此外,北宋郭熙的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提到“高远”、“深远”、“平远”的所谓“三远”,“远”字体现出的山水画意境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之联系。《老子》二十五章云:“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可见道是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远”是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的“游无穷”、“游乎四海之外”,追求的同样是远。晚于郭熙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则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亦与饱含浓重道家韵味的“远”结下不解之缘。

道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人最大限度的自由,不为世俗利害羁绊,这些都与艺术精神相通。因此,历代艺术家对于道家思想的自觉认同并非偶然,在书画批评中亦处处可见到其影响。

上一篇:第六代导演电影中的“生态”危机 下一篇:电影声音中的另类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