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酬递增规律下讨论谁更适合读博士

时间:2022-09-27 01:04:14

在报酬递增规律下讨论谁更适合读博士

【摘要】报酬递增规律的产生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历史上包括今天的经济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报酬递减规律,报酬递减规律是构成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假设,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看到了很多难以用报酬递减规律来解释的问题,譬如知识的投入与产出,知识学得越多,你的报酬越高,同时边际成本越低,再譬如网络时代,一个网站的建设初期投入很大,但是到后期会发现边际成本在持续降低。本文先介绍报酬递增规律产生,发展及其普遍化,其次介绍知识的内涵,经济特征及知识经济的特征,再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讨论谁更适合读博士,最后得出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报酬递增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的经济特性 博士

一、报酬递增规律的产生与发展

(一)报酬递增规律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其认为劳动分工是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根据有三点:第一,每一特定工人工作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二,分工节约了由一项工作转向另一项工作的时间;第三,大量的机器设备被生产,这样就极大简化了人的劳动,一个人能完成很多项任务。

(二)接下来是马克思对报酬递增规律的解释,马克思将分工区分为企业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这极大促进了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不仅分析了分工是促进技术变迁的源泉,更进一步阐释了分工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分工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而报酬递增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指出分工与收入的不匹配是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三)马歇尔对对报酬递增做出来重大发展,提出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概念,“我们可以吧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工业的一般发达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称前者是外部经济,后者叫内部经济。

(四)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提出了用迂回生产的方式来解释规模报酬递增,迂回生产方式是指不以直接的生产方式去改变生产要素的形态,而是以资本品的累积简介地,逐步地加于自然资源之上以取得最终产品。

(五)英国经济学家阿林·杨格用迂回生产的方式来解释报酬递增,他认为:“在大多数产业中,个别企业的规模确实存在着有弹性的限制,这种收益是非常明显的。单个企业的产出一般占一个产业相对较小的比例,单个企业通过迂回方法所达到的程度是有限的,但当某种迂回的方法的优势包括整个产业的产出时,这种方法就变得确实可行和经济了。”

二、报酬递增规律正在普遍化

我们知道,规律是用来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上以及现在的主流经济规律是报酬递减规律,报酬递减规律主要适用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这两个经济时入的经济要素主要是劳动,资本,土地等有形要素,这些要素的重要特征就是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这也是构筑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种特征充分表明了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工农业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是很强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在逐步减弱,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扩张,此时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才成了企业的关键投入要素,这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要素是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无形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特征就是资源的共享性与无限性,随着单位成本的持续增加,单位收益是在不断增加的。例如微软的初期投入成本很大,但是到后期,随着用户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成本在持续降低,即边际收益在持续增加。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等正在成为主要的投入要素,因而报酬递增规律正在普遍化。

三、知识的内涵

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认识和实践的总和,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探索与总结。在经济学中,知识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与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不同的是,知识是一种无形生产要素,遵循报酬递增规律。

四、知识的经济特性

(一)共享性和无边界性: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封闭的也不是对抗的,多个人可以同时学习一种知识,并且一个人也可以学习多种知识,因而既具有共享性,又具有无边界性。

(二)创新的多头爆发性:同一种知识被不同的人学习,知识在不同人脑中的交融可以产生多种结果,可以产生一种知识的多种创新,所以同一种知识可以衍生或创新出多种知识。

(三)知识的重复利用性,古语说学到的知识才是自己真正的财富,谁也偷不走,谁也拿不掉。知识具有重复利用性,在任何你需要它的时刻都可以利用并发挥作用。

(四)一般来讲,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越多,所产生劳动效率就越高。

(五)知识投入的产出并不是投入知识的简单加总,其产生的效益要大于投入知识的总和。

(六)知识具有长期积累性,知识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知识应用于实践或知识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的经验与知识,或者是知识的创新与进步,最终历史的文明悠久地镌刻在了知识的进步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

五、知识经济的特征

(一)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才成为企业的关键投入要素。

(二)知识经济时代以无形要素的投入为主。

(三)知识经济是持续创新经济,打破了报酬递减经济中技术不变的前提。

(四)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媒介。

(五)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大减少。

(六)产品的锁定效应。

六、哪些人更适合读博士

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设U(X,Y)=u(x)+u(y)是关于X,Y的函数,其中U表示个人的效益,X表示读书期限,Y表示周工资。其中的约束条件为αU/αX0,即u(x)是读书期限与个人总收益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收益递减,u(y)是周工资与个人总收益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递增。d U(X,Y)= αu(x)/α(x)*d(x)+ αu(y)/ α(y)*dy,即个人总收益的增大还是缩小都取决于读书期限的边际递减量和周工资的边际递增量的大小比较,在αU/αX0的条件下,当∣αU/αX∣>∣αU/αY∣时,dU(X,Y)

注:图1图2均为作者的大致估计,但这并不妨碍对问题发展趋势的理解

启示:

第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投入在世界排名来说是落后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教育投入虽然少,但是近三十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没有多大。这种观点是严重短见的表现,教育的贡献具有滞后性,因而教育投入少的不足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教育的投入具有更高的效率性,因而国家应该重视教育,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

第二,要进行教育体质改革。中国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虽然一直在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始终没有落到实处。改变小学抓的紧,大学放的松,小学学知识,大学学做人的现状。

第三,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严厉打击学术作弊行为。大学教育的现状是老师只注重科研项目不关注本科教学,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不关注学习心得,这样只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的教育发展必然很难有创新与进步,更难出现大家。

第四,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促进人才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2007.

[2]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贾根良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

[4]马克思基于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2010,(1).

[5]王建安.论知识经济的报酬递增特点及其经济管理意义[J].科研管理,1999,(2).

上一篇:简述人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步骤与应用颛 下一篇:解析语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