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学走路

时间:2022-09-26 10:04:13

帮宝宝学走路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父母只可适当帮助,不宜强制练习,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宝宝学走路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原则与方法,也许会有助于他顺利地迈出随后的第二步、第三步……

大部分宝宝在12~17个月大时学会走路

根据最新的婴儿发展研究及大动作发展评价表所显示得知,宝宝学走路的时间有早有晚,有的宝宝1岁不到就学会走路了,但是,有的宝宝1岁半了还在到处爬。基本上在17个月以内学会走路的宝宝都属于正常的。

帮助宝宝学走路的方法

为父母提供10条建议,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走路,健康成长。

⒈从爬行开始

爬行可以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学走路打下基础。经常让宝宝在地板或硬的垫子(太软的平面不利于宝宝练习)上爬行,可利用玩具逗引他。

⒉做仰卧起坐

要锻炼宝宝肌肉的力量,还可以帮他做仰卧起坐运动。宝宝仰卧,妈妈或爸爸可拉着他的双手做:坐起、躺下的动作,可反复练习几次。注意,拉宝宝的双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当造成宝宝臂关节脱臼。

⒊蹬蹬腿脚

大人双手托在宝宝的腋下,并托起他,让他做蹬腿弹跳的动作,发展其腿部伸展能力。

⒋抓取玩具,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他身高差不多的沙发或茶几上,鼓励他扶着东西站起来抓取玩具,还可以把玩具放在沙发上或拿在父母的手里,鼓励宝宝攀爬。

⒌练习放手站立

宝宝开始会因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父母可以递给他用一只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等,让宝宝不知不觉地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可以用玩具逗引宝宝转动身体,练习独自站立。

⒍“扶走”练习

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推车或轻巧的凳子移步。父母还可以在宝宝身后,扶住其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走。

⒎蹲在宝宝的前方

当宝宝扶着东西会走后,父母可以蹲在他的前方,张开双臂或者用玩具逗引他走过来,先是一两步的距离,再一点点增加难度。等宝宝敢走后,父母可以分别站在两边,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

⒏少抱多走

不要总抱着宝宝,或者把他困在一个地方。应多给宝宝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他四处溜达,进行“探索”。

⒐安慰鼓励

宝宝学走路时,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父母不宜过度紧张,过度紧张反而会加剧宝宝对学走路的恐惧。当宝宝学走路摔倒时,应给予安抚和鼓励, 让他有安全感。

⒑营养储备

多给宝宝吃含钙食物,保证其骨骼的正常发育,为学走路加分。

影响宝宝学走路的不利因素

⒈宝宝穿的衣服过多或过厚都会影响其活动。

⒉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过多被搂抱。

⒊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宝宝,以致活动时感到吃力。

⒋生长发育不良,导致肌肉骨骼发育不足。

⒌对攀扶曾有不愉快的体验,以致畏惧不肯学。

⒍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以致减少走的欲望。

⒎环境中没有能让宝宝扶着走的物品,导致他对走缺乏兴趣。

⒏常被放在学步车内,没有走的机会。

宝宝学走路时的安全防范

⒈宝宝走路的时候别喂他食物,以防卡着。

⒉地面一定要平,不能有坡,不能滑,否则宝宝走起来很容易摔倒、受伤。

⒊宝宝在家里学走路的时候,家长要清理杂物以给他一个安全的空间。

何种情况需要看医生

宝宝如果在其他各方面发育都很正常,稍微延迟学会走路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有的宝宝被大人扶着站立时,双腿像棍子一样发直或像剪刀一样交叉;有的宝宝表现为双手不停的颤动,在运动方面表现出手脚运动不灵活,协调能力差,或者让人感觉到走路的姿势很别扭;还有的宝宝会走路的时间远远落在其他同龄宝宝后面,那就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了。

上一篇:浅谈渗透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跳绳运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