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

时间:2022-09-26 10:02:00

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的推出,铁路建设将迎来空前大发展,这必将带来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如何避免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高发,成为当前铁路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和乘势跟进的关键点。本文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机械设备;维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机械设备是铁路施工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 ,是铁路施工企业总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 ,能够安全合理有效的发挥设备的功效 ,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 ,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及管理的主要任务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设备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和规定,制定适合公司特点的设备管理办法及相关的规则;通过技术、经济、监督检查等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优化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使铁路施工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2.1 加强机械设备前期管理

在进行施工机械设备选型配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等技术原则。在符合使用安全、效率高、环保、节能等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机械设备使用的可靠性、维护保养可行性和便利性。改造或更新机械设备时,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资料。企业购置单台价值在50万元及以上的施工机械设备,须以正式文件资料报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后,方能购买。所有购置的施工机械设备相关资料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便于后期进行设备维修时查找。

2.2 加强机械设备保养工作

设备的保养是保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运行安全可靠的重要技术措施,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1)要根据实际运转小时、行驶里程和操作手册中明确的保养规定,严格组织实施;2)保养实施情况应及时记入《司机日志》和《设备履历书》;3)要根据设备保有量,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保养维修人员。

严格设备的燃料和油的管理,施工现场使用的燃油应沉淀达 48 小时以上,加油必须使用加油器。凡新购进的油,在使用前必须采用简易油质分析仪或油质图谱进行测试,确认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质量标准不明的或劣质油。凡连续停用满 3个月以上的主要施工设备可以向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申报封存,封存设备应保证处于完好状态。设备的封存与启用由公司管理,封存期间由使用单位看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封存的设备,不得露晒、雨淋,特别对各加油口、进气口、电瓶及搭铁线、冷却水(液)等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凡封存半年以上的设备,每隔 3个月应进行一次保养。

2.3程序标准化技术管理

在建立机械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和规则上,应结合各设备的性能等资料,将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机械设备技术维护管理各种细则中,并加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在实际设备维护管理中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高效稳定开展,做到机械设备技术维护保养工作的生产化、经常化、精细化管理。为了修正完善机械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在设备实际维护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交、接制度标准,做到“五交、三 不 交 ”,即:五交: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要交机械设备运行性能状态;交生产中的危险点、危险点辨识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机械设备三级过滤情况,交机械设备油、汽、水管路的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遇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动作不可靠问题不清楚不交;机械设备内部卫生不达标不交。在实际机械设备检修维护技术管理中,认真落实程序标准化技术管理措施制度,推进铁路工程向优质文明工程方向施工建设。

2.4 严格执行设备修理制度

设备修理要实行计划预期检修和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相结合的修理制度,积极发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开展项目修理,逐步向按需维修制过渡。设备大修由公司负责管理,各项目部应编制大修计划,报公司审批。设备大修应严格执行修理规程和技术标准,严格办理出厂(竣工)验收手续,并作为大修费用结算、存档和大修计划执行的依据。

2.5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技术管理力度

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坚持贯彻“强保”与“需保”相结合的动态保养维护制度,尽量克服常规“计划预防保养”或“发生故障才保养”的静态保养制度。机械设备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合理有效的铁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计划。另外,还要随时抽查督导维护保养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水平。

3.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3.1 从根源上防止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因人为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的占80%以上。操作人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要抓紧、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3.1.1把好操作人员的选拔关。应优先选择那些心理素质稳定、做事严谨认真、爱岗敬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人员作为操作人员。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3.1.2把好操作人员技术教育关。在目前机械设备大发展和新型机械设备不断出现的情况下,靠原来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应组织厂家的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师傅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对操作人员进行大规模轮训,以迅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要领。每个操作人员都必须要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1.3把好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关。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单位、项目部和施工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的还应邀请建设单位安全人员针对既有线施工安全规章进行专门培训;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程。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禁止上岗。

3.1.4把好奖惩关。建立操作人员安全管理奖惩约束机制,将其义务和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其真正自觉提高安全风险意识。

3.1.5把好监督检查关。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力量,监督检查要具有一定权威性和震慑力,并与奖惩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2 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3.2.1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要坚决强制报废,不能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否则将得不偿失,建设单位也可建立有关制度,对施工单位老化陈旧机械设备,拒绝进场签证。

3.2.2在机械设备从进场到使用完毕调出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建立检查登记制度,检查其性能的优劣和可靠程度的高低,对于某些功能失灵、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失效的机械设备要严格检修,检修后检查合格,方可进场,否则坚决拒绝进场。2)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除要严格遵守规定,事先要根据现场情况制订方案,并报上级部门审查批准,严禁无资质人员擅自拆装。3)安装好的机械设备还要由项目部的安检人员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4)机械设备运行中,要坚持进行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三查和例行保养,对于班作业的设备,还应建立交接班制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和便于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5)使用完毕退场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

3.2.3做好机械设备定期审验工作。正常应一年审验一次,机动车辆等按地方交警部门的规定执行,电气化架线车等轨行车辆按铁道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4.结语

加强铁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安全管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对确保铁路工程施工的正常秩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设成本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德发.浅谈建设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J].山西建筑 ,2005,31(23):143~ 144.

[2] 曹红 .筑路机械使用管理的几点体会[J].山西建筑 ,2008,34(12):341~ 342.

[3] 铁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标准与法规汇编[S].中国标准出版社.

上一篇:园区开发公司运用《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 下一篇:市政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