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问题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6 08:59:59

关于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 要】拂去表面的宣示与空泛,沉入社会细察普遍精神现象,不难发现,处于急剧转型阶段中的中国现实社会处于一种集体性的信仰缺失之中。物欲、拜金、享乐冲击着曾经单纯的信仰世界,浮躁、浅薄、庸俗弥漫在每个即便阳光能照耀到的角落,社会在转型,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重构。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元化时代已经逝去,但别人的未必就是好的,天花乱坠的未必就是现实的,我们不能一时狂热、盲从,、抛弃一切昔有的精神遗产,更不能闭门造车,拒斥一切具有共同价值的人类文明。如何在这样一个多元繁荣、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当今世界孜孜以求、循序渐进地推进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构建、发展甚或普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精神世界的迷失,虽然对现实政治体制没有即时而猛烈的冲击,但是这种危机渗透社会机理更深,就社会稳定、政治制度安全的长远利益而言,这种挑战的应对在现在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不可抗拒的、但又极其乏味的官方说教形式”,学者的任务只是“将其简化,对它们的含义采取一种统一的解释,然后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在一切可能的场合不断地重复、反复、灌输这一套完全相同的被审核过的真理”。1在上世纪末对剧变的教训的回顾和研究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宣传都面临过庸俗化、教条化,失去对于受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严峻挑战。结合我国现阶段具体现实,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般的世界之中越来越多地陷入迷失之中,共产主义信仰在现实社会中遭遇的困境导致其在价值观念领域中地位的逐步淡化甚或部分崩塌,整个社会有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道德失范,信仰缺失的精神危急之中。

从接受国民教育起,每个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背诵着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条框框,但仅仅是教学大纲要求、考试过关必备。批判性和革命性,只是书面上的词汇、两个空洞的概念,与其他理论论断一起沦为宣示性的教条。一时间一词一句记住了,但在考完试之后也只剩下了只言片语,没有认真、系统的理解,更谈不上任何精神的继承,大部分受教育者并不具备批判的意识和能力,现实社会也没有可以自由批判的空间。教条的灌输,并不能使受教育者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具备任何甄别能力。如此,才会出现一些人只有通过拜服在道长李一或者瑜伽教练的脚下,才会有所皈依的荒诞。2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里,人心里的废墟荒芜和时代一样大。

一个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如何能通过其自身的逻辑力量,渗透、感召于社会于无形,按照其自身的思想与话语体系,规范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使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终极价值判准与批判武器,而不是形而上的教条灌输,庸俗化,空洞化的意识形态宣扬,值得每一位政治家和从事政治思想文化研究的学者的思考。纵观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建发展和完善,无不是以马克思当时所面临的社会形势为背景,充分理解、分析无产阶级运动并对时所存在的哲学、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与驳倒(如对普鲁东主义的态度),或是通过审视与批判,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中继承、在批判中创造(如对斯密·李斯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学说)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纵使二人站在时代历史进程的潮头浪尖,尽管发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但终究不能穷尽历史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其原初理论体系终究难免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时代的局限性,这就注定了马体系不是一个垄断所有真理,完善到穷尽所有人类社会发展细节,是一个完善到不需要任何改进和完善趋于静止了的至上神圣体系。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逻辑与历史实践的发展都毫无疑问的表明,马克思主义永远不是一套静止了的不需要批判与继承了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后来成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根据自身各国的特殊国情和新的历史阶段的新情况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从横向来说,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家也在马克思的批判下进行理论重构,并反过来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进行理论创新,获得新的发展。

二、社会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危险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在理论上和纸面上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其地位不容置疑与挑战,但在现实社会中却遭遇到了形式化,边缘化的危险,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轻蔑马克思主义的趋势与现状。普通大众,舆论界乃至思想界有一种不学马克思主义,不理解马克思主义便对马克思主义大放厥词的浮躁现象,暗藏着一股盲从西方价值观念的危险暗流。即便在执政党内部,没有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干部也不在少数,近来官员引起民众不满、舆论攻击的雷言雷语不时曝光;一些地方政府罔顾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胆”作为,无不揭露了执政党内部部分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极度匮乏的严峻现实。

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无不说明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与危机。一套意识形态体系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控制社会,就在于其自身有着严密而富有感召力的逻辑,通过成功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与方式,将其主要原则在现实社会中的切实落实以获致良善的社会结果;对于个人而言,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能够赋予每个个体以基本价值认知与判断标准,让每个个人都能形成一己的人生追求而又不会脱离基本价值框架,并有着足够的道德动机践行意识形态价值,人们的具体价值诉求与美好人生计划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诉求却是一致的,都在自由的实现一己理想之时为共居的良善社会构建献出一己之力。历史上风起云涌、遍布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以及这些运动中所凸显的奉献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都毋庸置疑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所具备的感召力与精神力量。但是,现今的教育只给予了我们形式化的教条灌输,并没有教会我们批判的精神与思考甄别的能力,以致在西方价值观处心积虑的渗透与冲击之下,部分人很快就缴了教条的械,选择了歇斯底里的盲从与欢呼。反思我们的教育,有人督促教条的背诵,却没有思想家引导理解,与现实问题结合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与展望。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简化为书本上的框框条条与简单结论,人们厌恶了书本的空洞教条自然导致偏离甚至轻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指导性。没有实践经验支撑,“没有坚定信念作为基础的信条,一遇辩论与挑战自然就会退避三舍。根本来说,即使舍弃这个可能性不提——就假定真确意见是深踞心中,但系作为一个成见、一个脱离论证的信条、一个反对论证的证据而深踞心中——这也不是一个理性动物主持真理时所应取的办法。这不是有知于真理。这样主持下的真理,毋宁说只是一个迷信,偶然贴在宣告真理的字面上罢了”。3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也只能是死的教条而非活的真理。

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传承:怎么办?

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新阶段上,是通过强制力量到达其在思想领域的绝对垄断的神圣地位,亦或是在其主导下的多元繁荣、在其它思潮之精华的砥砺、促进下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在任何具备理性和历史知识的人看来做出何种选择是不言自明的。

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思想专制的黑暗时代,思想的专制不仅戕害了个人、民族与国家的活力于创造力,即便是对于处于正统地位的思想体系来说,毋宁也是一种毒害。即便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若是没有扎根于普通受众心里,那么它并不能转化为一种作用于实践的物质力量。他们只是对于那些教义宣教有着一种习惯性的服从,甚或听之任之、将信将疑,却没有由纸面上的字句伸展到所指涉行动与事务的真切感受。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主导下的思想多元繁荣与发展

身处于一个全球化潮流席卷地球每一寸土地、的新锐时代,在信息通讯和交通技术日新月异、空前大发展的条件下,任何物理上、思想上的与世隔绝、自我封闭都是自欺欺人、徒劳甚至是愚蠢的。但是,各种西方所谓的主流价值体系甚或各种非主流、非西方的价值体系在我国开放的政策与心态下也泥沙俱进,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与挑战。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无论是主导意识形态还是各种物质实力需要更进一步的充实与强大,就必须直面各种艰难和挑战,坚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吸收、消化、重构成符合自身国情、与人类普遍价值相融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在如此条件下与要求之下,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框架,集中力量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尽可能利用在其以外的理论研究力量,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允许双方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建构不同的理论体系。让这个一向自上而下传导动力的领域具有开放性的时代特点,展现科学精神的宽容,展示马克思主义者的自信。4

在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思想多元繁荣,其得以成立和值得倡导的逻辑前提在于,即使理论、价值体系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受众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而且,理论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弱并且失去其对品行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义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5

更可怕的是偏执于一元真理论,认为真理只有一个,只有错误与谬论才是多样的,任何思想与行为只能趋向于这个真理,其他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不具备任何价值。在处于垄断地位的理论体系都是真确的这个假定之下,缺乏自由讨论之为害在于在缺乏讨论的情况之下,不仅教义的根据被忘掉了,就是教义的意义本身也常常被忘掉了。如此一来,表达意义的字句就不复提示什么观念,或者只是提示他们原来所用来表达观念的一小部分。鲜明的概念和活生生的信仰是没有了,代之而存在的只有一些陈套中保留下来的词句,或者其精华则已尽失去了。假若一套理论体系仅凭借其绝对地位,既不聆听反对它的信条的论据,也不以有利于那个自己的论据去辩驳异议者,那么从这个时候起,这套教义的活力通常就可算开始衰退了。如此一来,整套教义变成了一个迫于权威或因习惯而承袭的东西,就有一种逐步前进的趋势会把这套教义的除开一些公式而外的全部东西都忘记掉,或者对它只付以一种淡漠而麻木的同意;直到最后,他终于变得与人类内心生活几乎完全没有联系。实质上本来最能深感人心的教义却会在人心中成为死的信条而不能在想象中、情感中或者理解中得到体现。6稳固而成功的意识形态理论应当使即便最普通的受众都知道他们要为什么而奋斗,也知道并且感到自己接受的理论教义与其他教义有何区别;并会把该体系的基本原则就其一切重要含义加以思考和辨析,也曾体验到那个信条在品行方面的充分效果。让受众把自己放到一条可以达致稳固信仰的道路上,使那信仰站立在对于教义本身以及教义证据的意义都有一种明白领会的基础上面。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繁荣与发展的一些思考

无论是何种思想或哲学体系,都不能与现实脱离,只有为孜孜于此岸世界的真理的历史服务,才能经受住各种异己思潮攻击、批判的猛烈。理论包括意识形态理论只有能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此外,马克思曾经也谈到,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力求趋向思想。8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直面时代与现实,对改革与实践做出深度的思考、分析与回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任务在于使之成为人民大众的政治信仰和精神武器,把理论诉求转化成为实践诉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注重人民大众的实践诉求,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实践进程。因为,人民大众往往从他们关切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努力通过实践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好的效果。9

其次,我们的教育与宣传要切实改变理念与方法,将单向的简单教条灌输转化成为双向理论界与实务界、官方与人民群众、国内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武器,我们的教育和宣传就必须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吸引、感召、影响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双向统一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宣传不是也不应当是结论的教条化灌输,而应该且必须引导受众学习甚至是欣赏经典作者充满想象力却不乏现实批判性的思辨、分析方法和过程,培养社会成员独立的思考与批判能力。此外,还必须采取理论工作者与人民大众对话交流、理性的理论教育与感性的实践榜样示范结合、高深的理论学习与人民大众的讨论联结等良性互动的方式,以使人民大众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接受并在实践中主动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良序社会,其重要的优点之一就在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认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政治原则,并且清楚其背后的证成理据。

四、结语

正如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所言: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惟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继续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循序渐进、与时并进、持续健康的繁荣发展,为解决当下中国社会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危险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最终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全人类的解放作出自己的历史性贡献。

注释:

1 [英]以赛亚·伯林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M].潘永强,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35-136.

2 朝格图.焊接断裂的传统与剧变的社会[N].南方周末:2010.12.30.

3 [英]约密翰·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6-37.

4 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J].理论探讨,2010,(1)

5 [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 [M].程崇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6.

6 [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 [M].程崇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1-4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参考文献】

[1][英]以赛亚·伯林著.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M].潘永强,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35-136.

[2]朝格图.焊接断裂的传统与剧变的社会[N].南方周末:2010.12.30

[3][英]约密翰·尔著.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6-37.

[4]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J].理论探讨,2010,(1).

上一篇:论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的原则 下一篇: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文化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