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多媒体建设与管理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9-26 08:47:30

信息时代多媒体建设与管理引发的思考

在当代这个信息网络化的社会,我国的教育活动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多媒体教室已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全局和统筹规划的建设意识,存在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随之暴露出来的建设与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一些探讨和反思。

1 多媒体教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无统筹规化 盲目乱建

在各校盲目建设多媒体教室的时候,往往缺乏对本校的全局与统筹规划建设的意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一间建一间,使得多媒体教室类型复杂、参差不齐,造成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人员维护工作的难度。

1.2 结构不合理

各校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只得根据各商家提供的方案来建设,使得建设出来的多媒体教室往往功能繁多,结构复杂,很多可有可无的设备进入多媒体教室,而一些核心设备却在建设中被忽视,例如:中控设施、投影设备等。不合理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影响教学的正常使用,最终成为一堆摆设。

1.3 缺乏管理与维护

在多媒体教室建设阶段没有考虑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在建设后没有相关核心技术人员的跟踪与维护,使得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教学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采购程序控制不严

学校在采购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设备验收保障机制。新进设备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多媒体教室日后的使用,有很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维修难度大,这将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正常运行,造成大量资源与资金的浪费。

2.2 设备管理不完善

设备使用管理分工不明确,一般学校认为多媒体教室设备建设后就算完工,而往往日后的管理与维护才是重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存在特殊性和持久性,例如:多媒体设备的维修应由商家配送部门负责,教师技术培训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应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等等。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各个部门推来推去,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2.3 使用不当

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备,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专业技术操作的培训,不能熟练使用或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乱动或乱插设备的现象经常出现,导致设备出现异常影响上课,以及使用不规范造成一些设备损坏。

3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3.1 统一多媒体教室软硬件环境

学校设备应统一建设及更换,统一设备运行环境,以利于教师教具及课件的准备,同时也利于维护人员的技术维护。比如:多媒体教室统一安装多媒体设备,安装后对计算机系统区域划分,C盘存放安装系统,D盘安装应用系统,E盘存储教师所用文档。

3.2 学校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首先,专业技术人员在多媒体建设初期,应根据学校实情制定配备计划,跟随采购人员采购相应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学校配备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性价比较高的多媒体教室。

其次,专业技术人员为后期的多媒体系统维护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地给予解决,从而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3.3 加强教师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培训环节

教育技术部门及学校需要及时且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并将此作为教师年终能力测评的一项指标,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教师才能正常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

3.4 完善多媒体教室管理机制

首先,规定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人员,并由他们制定多媒体教室管理流程图和使用流程图,同时,制定对违反管理规定或不当使用所造成的后果责任归属人的处理办法,并将此写入学校事故认定细则中,便于学校管理。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室常规管理工作,教室管理人员负责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并能指导教师进行正确操作,能较准确地判断出现的常规性故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再次,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多媒体教室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保证多媒体教室的正常运行。

3.5 加强学生管理

任课教师及多媒体管理部门必须教育学生爱护多媒体教室设备,必须在管理人员指导下使用多媒体,不允许学生在不经教师或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持续过程,要在充分、合理准备的条件下,建设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的多媒体教室。与此同时,必须考虑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在前期合理建设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并为今后学校建设、完善多媒体教室提供有效的依据。

上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电阻的测量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