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轮胎橡胶产业形势分析

时间:2022-09-26 05:43:25

非轮胎橡胶产业形势分析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世界和国内的非轮胎橡胶行业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轮胎橡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世界非轮胎橡胶行业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由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组织公布了2012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全球非轮胎橡胶市场销售收入及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比轮胎行业的发展趋势还猛,成为橡胶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1.欧日美仍控制全球非轮胎市场

50强企业总部隶属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日美。日本15家,成为进入50强最多的国家。美国12家,居其次。欧盟地区有18家企业,居地区之首,其中,德国7家,英国、意大利、瑞典、瑞士各2家,荷兰、法国、奥地利各1家。另外,澳大利亚1家;亚洲(日本除外)有4家,其中中国2家、马来西亚2家。由此可以看出,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90%以上仍为欧美日国家和地区所控制。在10强之中,欧资5家、日本3家、美国2家。它们的销售额合计达到350亿美元,占50强企业的53.9%,已超过一半以上,处于相当集中的状态。

2.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重心向我国转移

我国非轮胎橡胶行业在2010年获得突破,有两家企业入围50强,实现了我国橡胶行业等待了10年之久的梦想。2011年两家入围的企业又有突破,株洲时代新材料技术公司销售额增长55%,以5.31亿美元从第47位上升至36位,这是我国企业首次进入前40强。安徽中鼎密封件集团销售额增长27%,以4.57亿美元排名从第45位上升至41位。两家中国企业的入围也显示出中国橡胶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橡胶消耗量稳居世界第一,非轮胎橡胶制品产量如胶管、胶带、胶板、密封件和减震制品等位居世界前茅,这对世界橡胶制造商具有巨大吸引力。迄今为止,50强中,来华办厂的企业已有32家之多,所办工厂近70家。其中最多的东海橡胶有9个工厂,丰田合成有7个,大陆和普利司通各有5个,横滨橡胶和富国各有4个,2个以上的达9家。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汽车橡胶零部件已占到我国市场的2/3以上,高端产品大多处于垄断地位。世界非轮胎橡胶制造中心有明显向我国转移的趋势。

3.集团化、综合化、专业化特点突出

从50强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分析,绝大部分企业都已集团化、多元化。单一产品单打独斗的情况已不复存在,而是把专业化、精细化、综合化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专业化和精细化生产,综合化经营,积极发展扩大多元化、国际化的跨国企业战略。在50强中,普利司通、横滨橡胶、住友橡胶、东洋橡胶等4家是以轮胎为主业兼产非轮胎橡胶制品,大陆、特雷勒堡、卡莱尔伙伴等3家以轮胎与非轮胎橡胶制品并重发展。以汽车橡胶零部件为主的企业有哈钦森、森普利特、威力塔斯、富国、西川橡胶工业、汉宁汽车配件、塞尔橡胶、日轮、马奴里橡胶工业等10余家。以工业橡胶制品胶管、胶带为主的企业有横滨橡胶、东海橡胶、阪东化学、三星胶带、新田、芬纳等8家。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密封大型企业涉及非轮胎橡胶制品生产的至少有10家以上,而且不少占据显赫地位。如佛雷依登贝格年销销售额为83.66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46.5%;瑞典SFK为102.2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7.8%;德国ZF为216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4.3%;德国大陆为424.85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0.8%。美国的10大汽车零部件巨头更是大都参与了汽车橡胶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派克-汉尼芬总销售额123.45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20%;费德拉尔-莫达尔总销售额69.70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8.3%;伊顿总销售额160.49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7.3%;戴纳总销售额75.9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0%;马克Ⅳ总销售额9.28亿美元,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99%。世界最大的日本丰田汽车集团,其子公司丰田合成除汽车零部件之外也有非轮胎橡胶制品的生产,非轮胎橡胶制品部分占15%。另外,以乳胶胶制品为主的有4家(安塞尔、冈本、顶级手套、Kossan),其他几家企业如哈钦森等也同时兼乳胶产品。

二、国内非轮胎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非轮胎橡胶产业现状

中国非轮胎橡胶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有3000多家生产非轮胎橡胶制品的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如胶带、胶管、密封件、减震制品等生产均已跃居世界前列,在进入显示非轮胎橡胶制品实力的世界50强上,虽经多年艰苦努力,至今才有2家闯进50强门槛之内,位次仅排在30-40位之后,在50强内只占有不到10亿美元的微小比例,同世界橡胶工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国内企业数量虽众多,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较单一,加上内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落后,产品质量又欠稳定及定价上的杂乱无序,所以很难实现规模效益。产品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胶管还不能全部为国产及中高档汽车特别是乘用车配套。

2.汽车胶管行业现状

汽车胶管属于零部件配套层次较低的基础部件,其单车用量相对稳定。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胶管国内市场需求将表现出与汽车产业同步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容量取决于主机厂的配套数量与维修市场的供货数量。国内的汽车胶管企业大多是伴随中国汽车工业体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当初一汽、二汽、上汽、南汽都有自己成立的或关系紧密的胶管厂,如一汽有南京7425厂、青岛橡胶厂,二汽有南京7425厂、青岛橡胶厂,上汽有上海制动器厂,南汽有南京7425厂。随着汽车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另一些专业汽车胶管厂家逐渐成长起来,特别是国外企业通过独自或合资等形式,大量进口管子在国内组装参与到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供货市场中。

国内汽车胶管市场产量一半来自外资企业、高档以上的市场份额均被外资企业占据。外商看好中国汽车胶管大市场,纷纷进入中国投资兴建胶管生产企业。它们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分享市场份额,进行行业战略转移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国际化竞争大目标。特别是胶管总成由于胶料采购已全球化;外资企业通过先进的技术、高度自动化生产工艺完全消化人工成本的压力,而与其配套的其它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附件、金属接头已完全国产化。国内企业已无任何优势可言,为了生存,只能处于招架、被动地位,甚至与被兼并。

上一篇:日照港集装箱运输态势探析 下一篇:袋装砂井在软土路基中的施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