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战线的“孺子牛”

时间:2022-09-26 05:29:46

财政战线的“孺子牛”

夜幕降临,行政五号楼南大门前广场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人跳舞、有人夜跑、有人谈笑,好不热闹。在这喧闹映衬下,五号楼显得格外宁静,可在这静谧的一隅,有一个人正望着电脑屏幕,时而眉宇紧锁,时而快速敲打键盘。新《预算法》颁布后,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文件,科里的工作比往年更加繁重了,不知道这是他连续第几天加夜班,也不知道手中的稿子已经改了多少遍,从杭州培训政府债务清理甄别政策回来,就马不停蹄开始整理汇报材料,接下来还要制定工作计划、布置培训课件、准备会议材料,一大串的事情还堆在他案头。他就是我局财政战线的“孺子牛”,浙江省义乌市财政地税局预算局副局长、预算编审中心主任虞一青。勤勉的工作、辛劳的付出,换来的是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尊重和服务对象的满意。

财政百科书

2003年根据单位工作需要,他从苏溪地税分局调入预算科,为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他积极向科内同事虚心求教,并从科室收发文等工作中熟悉财政业务,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财政管理文件制度、阅读科室历年文件阅办签。直到现在他仍保持着随手收集财政相关文件资料的习惯,凡是工作学习过程中看到的、用到的文件材料,他都会分门别类地整理收集。他不止一次的引导年轻同事:“财政相关的文件资料很多很杂,平时做好梳理和积累,才能有备无患,不用临时抱佛脚。”

调入预算科12年来,他与文字材料结了缘,与加班加点交了友,十二年如一日,坚持着加班天数比休息天数多的工作状态。2014年上半年,他为了拟定深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不论周末夜晚,连续加班十余天,由于牵涉到全市机关部门的切身利益,呈送市领导审定的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光是打印的汇报材料就足足能装下两麻袋。那段日子他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从早响到晚,电话来自全市各部门,有来咨询政策,有来提意见建议,有的甚至情绪激动来争辩,他总是耐心讲解,并将来访人员反馈的问题都进行记录整理反馈,通过不断的请示、协调、沟通,最后凭着这股子韧劲,硬是啃下了公车改革这块“硬骨头”。

好参谋

他是单位领导的“好战士”、“好参谋”。在支部群众路线教育学生活会上,单位领导不约而同地夸奖他是全局同志学习的榜样,预算局少不了他。

他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过硬的业务素质深得领导同事的信任。去他的办公室咨询业务的人络绎不绝,狭小的空间里时常站满了人,有些还是兄弟科室的同事,大家似乎养成了习惯,工作上有遇到疑难问题就征询他的意见,甚至有的同事戏称:“有困难,找一青啊!”这与他多年来深耕财政改革一线,认真钻研,勇于创新分不开。他对我国财政改革动态一直保持着灵敏的嗅觉,只要有新动向他都会第一时间学习钻研,快速消化,并能结合我市实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多年来为深化财政改革、完善预算管理,他积极建言献策。我市的公车改革方案、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方案、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管理系列办法以及上半年出台的与财政相关的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配套文件,无不凝聚了他的汗水和智慧。完善政府公共预算,单独编制社保基金预算,探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升综合财政预(决)算草案报告质量等方面,更是倾注了他的无数心血。而当前,他又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在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这项艰巨任务中。

优秀“账房”先生

部门单位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很“精”,可以说是锱铢必较。但这种“精”,是精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高效理财上。每次服务单位的人来办理经费追加、办公用品采购审核等业务,他都要分项目逐条审核,有时来办理的人员会抱怨:“向你们财政局要点钱怎么这么难。”他总是笑笑地说:“既然我们有了规定,就要照章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文件你我都要签字的,如果我现在不认真而糊弄过去,以后追究下来,你我都有责任。”简单的两句话让抱怨的人心服口服。他办公室里有台“古董”传真机格外显眼,据说比他在预算的时间还长,用的还是老式黄色的卷纸,许多看见的人都不禁问他:“这么多年了早就过报废时限了,为什么不换?”而他只是淡淡地说:“用着挺好的,干嘛要换呢。”严于律己才能榜样他人。“管理出效益、制度出效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实现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在预算局工作期间,他经手制订了《义乌市行政事业单位常用办公设备配置原则与标准》、《义乌市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开支规定》、《义乌市机关事业单位物业费预算安排管理办法》、《义乌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招待费控制实施办法》、《义乌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为规范管理、高效使用财政资金提供了制度保证。

黄牛的精神,蜡烛的品格,勇于创新的勇气,孜孜不倦的钻研,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财税事业,勤勉、奉献让他的青春厚重而美丽。

(作者供职于浙江义乌市财政地税局)

上一篇:六盘水:“三变”新动力 下一篇:天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