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互动游戏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发展

时间:2022-09-26 05:27:52

创设互动游戏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角色游戏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它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教育作用的实现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教师适宜有效的指导来实现的。角色游戏作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其教育目标更多的则是蕴含在环境、材料中支持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切实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互动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但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创设互动的角色游戏区域,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需要。

小班游戏环境创设要温馨、生活化、家庭式,可以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心理慰籍。比如可以用班内孩子、老师的小名来命名如“慧慧家、丁丁家、琴琴家”,里面放置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自带的毛绒玩具、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还有甜甜的糖果店、香香的蛋糕房等游戏区域都是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心理需求和幼儿喜欢摆弄玩具的年龄特点的。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中班则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增加开放性的游戏区域如洗衣房、出租车、小吃店等游戏,区域设置也由固定到开放,材料的替代性成分也逐渐加大、真的游戏材料相应减少,持幼儿创造性使用材料,提高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

大班则更具有挑战性,逐步减少固定的角色区域,幼儿要更多的承担起创设游戏环境的任务,根据自主选择的游戏区域布置游戏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好地加以认识,也更加爱护。”在创设游戏环境时发动幼儿人人参与,把创设环境的过程变为幼儿感知和学习的过程,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材料,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知识经验得到了运用提高。如收集家庭中的废旧窗帘、闲置不用的塑料花等布置成温馨的餐桌,用几张小椅子并排套上一块花布布置成沙发,用KT板贴上幼儿绘画作品稍作装饰当做屏风将娃娃家的客厅和厨房隔开。布置游戏环境的过程不但满足了幼儿好动的特点,同时在与同伴商量布置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传统游戏区域的设置上,根据幼儿的意愿我们还创设了保龄球馆、汽车美容院、健身中心、保洁公司、美容美甲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游戏区域,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提供互动游戏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发展

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幼儿顺利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保障,是发展幼儿游戏水平的重要支柱。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的能力是通过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学习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提供角色游戏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支持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发挥游戏材料应有的教育价值。

1.材料具有操作性。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环境与材料不是摆设,都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在美观、温馨的同时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并与其产生互动。小班主要以平行游戏为主,而且孩子们喜欢摆弄游戏材料,因此小班角色游戏区的材料要真实、接近幼儿生活,比如娃娃家的炊具、娃娃家的衣服、鞋袜、奶瓶等都是生活中真实物品,在摆弄、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中大班教师如果为幼儿准备的玩具材料过于逼真,把“饺子”、“馄饨”、“饼干”等精心包装,幼儿就失去了动手操作探索的机会,老师的诸多“不许”,大大减弱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为了不过多的限制孩子,让他们充分自由的玩,在小吃店可以提供少量的成品食物,更多的提供一些半成品如橡皮泥、彩纸、各种菜的轮廓图等,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馄饨皮、饺子皮、将各种颜色的彩纸撕成碎纸片,孩子们尝试自制各种馅料。大班的美林阁餐厅游戏区域给孩子提供了红、黄、蓝、白等各种稀设颜料,根据顾客的要求调制成“牛奶、”“雪碧”、“可乐”、“芬达”等各种饮料等,同时让孩子讨论、制定规则达成一致:给杯子做上不同标记代表冷饮和热饮。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食品、调制的饮料、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更浓了,持续的时间也更久了,角色游戏的情节发展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2.材料体现层次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差别的,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为不同需要的孩子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发展。

比如在银行游戏中,小班幼儿使用的是雪花积木代替钱币;中班可以采用点卡和数字结合;大班则可以完全是印有数字的纸币或是银行的练功券、还可以采用借记卡、存折等,不同的游戏材料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

小班幼儿具有平行游戏的特点,给他们提供的材料,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多一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幼儿见到这些玩具就产生强烈的游戏愿望。可爱的娃娃让幼儿看了就想抱一抱,形象逼真的仿真蔬菜、水果、糕点等更能激发游戏的欲望。因此老师在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应多给他们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使幼儿有机会自制玩具,鼓励孩子一物多玩、以物代物。将三角包牛奶盒子当做超市里条形码识别器,牛奶管子当做医院游戏中的医生用的体温表等,在促进幼儿社会往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3.材料富有动态性。研究表明在角色游戏中,并非游戏材料越多越好,而应该根据幼儿的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适时的增添各种游戏材料。材料太多或太少都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因此材料应围绕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水平实施动态化投放,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引领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同样的饮料吸管可以当作烧烤店插各种菜的小棒、娃娃家里的筷子、玩具店里做吹泡泡的工具、医院里给病人打针的针筒等等。但教师不能设想到所有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帮助幼儿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我们设立了百宝箱,引导幼儿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去百宝箱寻找替代物、自己制作、去超市购买等。动态的游戏材料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还能保证活动材料的生命力,发挥游戏材料的最大的教育功能。

总之,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应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而变化,这是幼儿与环境对话、与材料互动的基础。我们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创设互动的游戏环境、提供互动的游戏材料,幼儿才能以其特有的方式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角色游戏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上一篇:倡导自主知识建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