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时间:2022-09-26 05:20:43

护理临床教学中护患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在教学中发生护患纠纷的成因,并进行分析以提出进行防范的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带教中发生的护患纠纷的成因进行调查研究,以总结原因提出对策。结果:因为护士的工作量很大,且人员相对不足,而进行带教工作的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清楚,实习人员的各项技术不专业致使纠纷产生。结论:应对进行带教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法律法规意识,并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掌握沟通交流技巧等。

【关键词】护理临床教学;护患纠纷;法律意识;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91-02现今各项医学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对护士的各项要求也逐渐增多,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进行自身的调整,以便于适应现今医疗形式的发展。笔者所在医院为学校的临床实习基地,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人员。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是从理论转为实践的阶段,这一时段是其成长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带教人员带领其在临床工作,实践各项基础知识,并对各项技能进行掌握,这一时期的学习对其今后在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意义。现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其对医生及护理人员都提出了很大的规范要求。在临床带教工作中也存在着此类问题,进行实习的学生本身没有任何经验,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心理等都很欠缺,在实际工作中易于出现差错,也很容易产生纠纷,故在进行带教工作时应时刻注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其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积极性,又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笔者现对此类情况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提出预防防范的措施。1.发生纠纷的具体原因分析

1.1人员编制不足。现今我国医院的护理人员的编制普遍不足,护理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1:(0.4-0.6)的床位比例多无法达到。进行带教工作的人员本身就负责着众多事物,其自身一直都处于在疲劳、紧张的状态下[1],实习学生人员也比较多,故很容易出现差错,致使纠纷。另外,由于一些负责带教工作的人员其本身的业务水平不好,或对于此工作没有意愿,教学不明确。这些原因都会致使纠纷。

1.2负责带教的人员对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对于侵犯了患者的利益事件没有认识,这也会致使纠纷。

1.2.1对于患者的知情、隐私等权利认识不够,在进行教学时带领一大队学生进入到患者的病室中,这会影响患者的休息。或当着患者的面给学生讲解其的情况,或者未经患者同意便让学生进行实践,或一边进行操作一边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事件都造成了对患者权利的侵犯。

1.2.2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进行教学时的说话方式、方法等有一定问题,在特殊的场合不应述说教学的内容,对自己的言行应注意。个别带教老师在护生为患者进行操作结束后,当场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如为患者导尿过程中消毒顺序错了,在进行操作中没有遵循无菌原则等,这些患者听到会认为这对其有很大的伤害,会引起护患纠纷。

1.2.3负责教学的人员沟通能力不足,和学生、患者没有良好的沟通。患者对于学生给其进行各项工作都会感到担心,担心学生对其有损害,故在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都不想让学生来参与,不给予配合。而一些带教人员在事先未与患者沟通或者未取得患者的同意下就让其进行各项操作,如果此时患者因为操作而出现了一定的痛苦,这更会增加患者的怨言,致使纠纷。

1.3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期间易于出现的问题。

1.3.1学生缺乏法律法规的认识。学生在进行各项实习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对各项知识不了解。片面地只是认为其如果出现差错,负责任的应该是带教的人员。护生初到病房,对周围环境、人员、工作感到陌生而好奇,其对各项知识、患者的信息等都有很大的兴趣。再得知患者的情况后会向其他人员进行转述,如果出现问题,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

1.3.2擅自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在进行实习期间,学生自身认识其的操作技术、对医院的认知等都很高了,私自认为其可以不用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工作了。如有的学生会在没有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将1床患者的血型单写成2床患者,结果输错血造成严重的后果,引发了护理纠纷。2.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2.1提高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带教老师和护生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同时,注意掌握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2],取得病人的信任后,护理操作的机会自然增多。

2.2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管理应选拔具有责任心强、有爱心、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技术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最好具备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或大专以上学历。护理部对带教老师要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法律知识的培训,制订相应的带教制度和职责,保障临床教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知识技能训练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加强技能训练,包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职业素质培训等。护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娴熟的操作技能、敏锐的观察力等,才能为患者提供周到、严谨的优质护理服务。

2.4加强对护生的法律知识护生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实习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在临床教学中要让护生学法、懂法、依法,要让其明确自己只有在带教老师指导、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治疗护理,不能擅自做主,违规操作。实习过程中,认真履行自己的医务。

2.5增强护理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关键带教老师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领会条例精神,及时查找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隐患,严格按照新条例规定执行。

2.6带教老师注意带教方式带教过程中,利用病人实体进行教学前,最好选适合的、比较容易沟通的、工作上比较支持的病人,并告知病人或家属教学的目的,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进行临床教学的护理查房、小讲课时,带教老师带护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后,离开患者、家属及探视人员再进行讨论,以免在讨论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上不同的意见让患者悉知后,引起误解而产生不良影响或成为日后患者投诉的把柄。3.小结

在学生进行实习中,负责指导的人员应先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教学,要求其对各项法律法规熟悉,不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转述,也不能私自进行各项医疗、护理行为。如果出现差错应把其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让所有人员都重视其这一问题,学生们进行讨论,要分析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对策,时刻提醒其应随时注意。同时要注重护生人文、社会、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秀云,孙雯敏.论护患纠纷的成因与防范[J].中国医院,2006,10(4):39-40.

[2]马淑红.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6.

上一篇:中国航天人中的“80”后 下一篇:陈京生的笔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