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6 05:16:56

“十二五”时期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经济发展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日渐突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河南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经济发展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弊端日渐突出,表现为经济规模总量大而人均少,经济增长重投资轻消费,产业结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自主创新不足等。“十二五”期间,为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的变刻不容缓。

一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因此,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进程,形成对新型第三产业的强大需求,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生产,提高林牧渔业所占比重;调整种植业品种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二是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一是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进区域结构调整。按照工业生产力区域布局功能化的思路,根据各地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是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四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产品品牌价值。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要大力实施服务业强省战略,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生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咨询、旅游文化等生活业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增长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三驾马车紧密配合,共同协调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才能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1.调整优化需求结构,积极探索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措施

立足扩大内需,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促进投资与消费的结构调整,确保经济稳定长远发展。加快完善收入分配体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财富,启动农民消费,扩大农村需求。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2.扩大出口新途径,拉长河南经济增长依赖“短腿”

一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引进重大项目为着力点,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着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把增加外贸出口规模与提高出口质量结合起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树立“省外即外”意识,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加快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四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完善投资软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

三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向“低碳”模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河南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1.积极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河南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以大量消耗能源为特征。为此,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确立,在中部地区做低碳经济“领头羊”的指导思想;二是在路径选择方面,明确中原崛起要以低碳经济大发展为特征;三是明确郑汴新区既要成为河南的核心增长区,也应是河南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先导区;各地的产业集聚区,应当是以低碳工业为主;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应当成为低碳示范城市;四是要宣传低碳理念、弘扬低碳文化。通过各方面的调整完善与优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要确立循环经济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总量的提高,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还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二要抓好关键环节。资源消耗、再生资源产生和社会消费上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三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进步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四是强化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降低能耗和物耗的新工艺,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等。

四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要着力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双自”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 “双百”企业率先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型企业。发挥科研院所骨干作用,强化高等院校生力军作用;二要着力打造自主创新载体。加快发展企业研发中心,切实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科技园区,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要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四要着力改革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机制,完善科技成果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五要着力突破一批科技专项关键课题,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主导产业振兴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引导支持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基础产业,加强民生科技创新。

五 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1.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合理确定工资收入的总体水平,通过收入提高带动消费扩大、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进而促进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与干预,不断完善劳动者利益保护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以法律手段并辅以行政指导等方式推动工人工资水平合理增加;三是在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公共转移支付,增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能力,实现二次分配更加公平,以更好地向低收入者转移。

2.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扩宽投融资渠道,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加快形成投资决策程序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政府调控透明化的投融资格局,突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

3.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地避免“弱势群体”的扩大和需求萎缩,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公民因身份、等级的不同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和歧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支持。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压缩经营性投资,更多地增加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补贴等社会公共支出;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少专项拨款比重,确保公共财政资源切实用于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1]郭庚茂.河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N].河南日报,2011.2.16

[2]刘振杰.“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8)

[3]刘培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路径――以河源市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4]丁青.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J].红旗文稿,2009(23)

[5]李冬晓.扩大消费: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J].天中学刊,2010(12)

[6]唐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政府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8(6)

上一篇:区域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业对海洋产业的贡献研... 下一篇: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生态环境和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