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时间:2022-09-26 04:55:06

浅议中职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摘 要:在分析中职实训基地运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中职实训基地的核心价值做出了新的定位,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作为中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并结合学校的教改实践,对如何构建多元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综合职业素养

中职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如何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实训教学改革,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提高中职校内实训基地的运作效益,已成为各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实训教学管理中深刻地认识到,实行企业化运作将成为中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主流方向。

一、中职校内实训基地运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浙江省“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各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从台州市的情况来看,已建成11所国家级重点职校,8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8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和35个省级示范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有一定的硬件基础。但在实训教学上,绝大部分实训基地都局限于简单的技能实训,或者将技能肢解成单一模块进行训练,缺乏企业化运作机制,和企业一线的生产要求相差甚远。在这种不真实的环境中实训,既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更有碍于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具体表

现为:

一是职业素质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对实训课不重视,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操作速度慢;三是实训不认真,操作欠规范;四是心理素质差,害怕出危险,只当“观众”,不当“演员”;五是产品质量观念淡薄。

但另一方面,浙江省从2007年开始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却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到2010年,以数控、服装、汽修、旅游四专业为代表,形成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新思路,建构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新模式(《浙江省中职教育四专业课程改革报告》浙江省职成教教研室,郭耀邦)。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上为中职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铺平了道路。

二、实行企业化运作的现实意义

国外职业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本形成一种相对成熟的态势。理论界形成了以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为代表的主流派和美国教育家福斯特为代表的反主流派。主流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重点投资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来发展经济,而倡导学校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这种观点曾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的支持,一度成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与主流学派的观点相反,反主流学派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优于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发展企业本位的在职培训计划要比发展正规的职业学校更经济、更少浪费,到上世纪90年代成了世界职教发展的主流指导思想,并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但这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把技能训练直接放到企业,而校内实训基地有弱化的趋势。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我们仍无法摆脱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企业的在职培训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样的状况下,寻求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对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特别是近年来,凭借各自的资源优势竞相建设生产性实训工厂,采用高度仿真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我们中职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借鉴。

由于中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起步较晚,我们的实训教学改革还任重而道远。好在“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使中职实训基地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改善,但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师资和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有利于中职实训基地走“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三、对企业化运作的重新认识

就目前中职学校的运行机制来看,我们还无法像高职院校那样建设生产性实训工厂。笔者所在学校在实施企业化运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化”这一概念的认识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刚开始,我们普遍认为,所谓“企业化运作模式”,就要让实训基地完全按照企业的真实标准来运作,然后再去提炼各种合适的模式范本。但是,随着实施工作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时,我们遇到了诸如师资、成本、市场,以及实训基地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财务方面,目前教育系统都设置了教育结算中心,学校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结算,而且近年来国资委也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使得实训基地无法实行独立核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结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参考高职学校的“高仿真实训工厂”模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笔者认为,中职的校内实训基地在探索“企业化运作模式”时,应该有别于高职的实训基地,要在“化”字上做文章,把实训基地建设的重心落实到营造企业环境上来,把实训教学的重心从片面地追求技能转移到人才培养上来,在重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在企业调研中,我们得到的反馈信息显示,企业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期望值并不高。很多企业认为,你们中职学生的这点技能水平,我们企业花1到3个月就能培养出来。而企业更看重的却是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比如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时间观念、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规范操作的习惯等等,他们更需要的是进得来,留得住,可培养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技能训练的要求和标准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指标,中职校内实训基地的核心价值也不单单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如何构建多元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

从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技能训练只是中职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其核心价值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我们需要通过实行企业化运作的途径,营造更为真实的实训环境。这将有利于引入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更好地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的实践与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种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1.自办企业模式

目前我校共自办了天职驾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鑫昌管件制造厂(机械专业)、绿叶广告公司(美术专业)三家企业,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归属于专业之下,其优点是方便各专业的实训安排。如绿叶广告公司,每年光教育系统的宣传广告业务就将近20万元,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训提供了真实的企业环境;天职驾校虽然不直接为学生提供实训服务,但26辆教练车的维修和保养,为汽修专业的实训提供车辆保障。中职学校的自办企业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较好地起到了以产养教的作用。

2.来料加工模式

除学校的鑫昌管件制造厂外,电子、数控、机械等专业都进行了来料加工的尝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如机械专业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承接一些小型零件的加工业务,为学生建立真实的生产任务。该模式的操作虽然比较灵活,但规模较小,合作企业的订单也不够稳定,学生的熟练又需要一定的时间,结果造成次品率过高,为此,学校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基本找到了双方共赢的平衡点,实现了长期持续的校企合作。而电子专业一方面承接企业的灯饰、仪表等产品的焊接业务,另一方面,到市场采购一些电子产品和电动玩具的散件,供学生组装。相对来说,实训的真实性与企业的生产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依托高校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浙江大学数控、计算机、机电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浙江大学动漫、游戏、软件开发高技能基地,加入了浙江经贸教育集团和浙江服装教育集团,分别成为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为各实训基地依托高校开展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提供了方便。该模式有利于中职学校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有较大的帮助,但相对来说也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4.自产自销模式

学校的服装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利用校服制作构建自产自销的实训模式。每年的高二学生都要为高一学生制作校服,从布料采购到人体测量,从设计打样到裁剪缝纫,学生需经历服装生产的全过程。这种高度企业化的实训模式,与高一年级的技能模块训练相比,更综合,更全面,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当然,该模式对实训基地的硬件和师资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工期限制,学生的实训强度也比较高。

5.引企入校模式

学校充分利用324亩的土地资源、距离104国道线仅500米的位置优势,凭借汽修专业国家级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师资优势,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工作,与天台县安顺汽车服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校内创办汽车维修厂,在正常营业的基础上,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课程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该专业的实训教学质量。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实训师资不足的问题。在完全

真实的实训工厂中,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

提高。

总之,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运作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企业化途径,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营造高仿真的企业运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通过课程、师资、教学、评价等各实训环节的改革,增强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严岱年.现代工业训练楷模: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邱川弘,卢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6).

[3]赵浩兴.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4]石丽敏.突出职教特色 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5]俞漪.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6]林红梅.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职业中专)

上一篇:构建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师因素解析 下一篇:生物教学研究:提高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