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时间:2022-09-26 04:47:18

如何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摘要: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古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贯彻《文物保护法》的最终目标之一。但我国的文物古迹资源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超常损耗的现象,影响了我国文物古迹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整合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文物;旅游;整合;双赢

文物古迹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无法补救,因此加强文物古迹的合理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古迹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进行文物古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

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文物古迹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必须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才能实现文物古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开发也为文物古迹保护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一)文物古迹保护对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文物古迹作为重要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游览,就必须通过长期有效的维护保养、修缮等管理措施,使这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物古迹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为旅游发展提供可持续、富有特色的资源基础,通过旅游开发来获得地方经济的腾飞。

(二)旅游开发对文物古迹保护的支持作用

发展旅游是文物古迹资源最好的保护和利用方式之一。旅游开发为文物古迹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等。

1、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古迹资源的重要性。2、旅游开发为文物古迹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在一些文物古迹资源丰富的地区,地方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助、重要或辅助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以期通过旅游开发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3、旅游开发有利于改变文物古迹单位传统的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受政府支出不足、外在生存环境竞争加剧的影响,文物保护单位也受到市场的强烈冲击,仅仅依靠政府拔款和门票收入难以维持文物古迹日常的维护保养以及工资发放,因此必须引入企业化经营模式,在政府引导下走出生存困境。4、旅游开发能够为文物古迹的管理与保护提供资金来源。长期以来文物古迹由文物保护单位管辖,由于国家的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获得文物古迹的维护与保养资金十分有限,无法维持正常的管理工作。开发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5、旅游开发有利于文物古迹文化内涵的展示。旅游开发有利于文物古迹单位将文物古迹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展现在旅游者面前,文物古迹及其隐含其中巨大的知识含量的文化信息得以再现,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6、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物古迹的社会功能。我国文物古迹单位的展示内容单调乏味,展示手段陈旧落后,文物古迹的吸引力普遍偏低,无法承担起科学教育以及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旅游的开发有利于提高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及居民对当地文物古迹的保护,通过文物古迹开发,方便游客欣赏,更好地实现了文物古迹科普教育和文化休闲的社会功能。

二、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性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有规律性的联系。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文物保护就越重视,文物旅游就搞得越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相对较少。

(二)经费不足,设施陈旧,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中原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文物保护资金基本靠政府拨款,很难筹措到社会资金。资金缺乏、设施陈旧、维修不力等原因,导致珍贵文物毁坏的例子并不少,有的文物在挖掘时就因不能有效保护而毁坏。

(三)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不到位。

每遇到黄金周和节假日,前往参观的游客相对集中,往往拥挤不堪、承载力告急,导致文物受损和生态环境被破坏。

三、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整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明确规定了文物旅游事业的开展首先应当遵循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合理利用的原则。

(一)文物旅游开发的原则

1、合理利用原则。这一原则保证了对国家文化财产的有效保护,并通过“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方式,为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提供了机构、人员及经费等方面的必要保证。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结点,是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必须遵循的又一原则。3、文物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文物的永恒和长期惠及于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必要确定“文物优先”的指导思想和文物管理制度。

(二)科学管理

文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面很广,需要每一个文物保护者和旅游经营者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头脑,综合各类知识,遵循客观规律,以确保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三)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文物古迹的旅游开发,首先就要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文物保护手段,在专家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发。

(四)管理与开发相协作

在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与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保护和开发既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又是旅游部门的义务,决不能顾此失彼。要以文物保护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文物保护,走出一条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在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物古迹不再是破败不堪了,博物馆的文物不再深藏宫中不示人了,旅游项目的开发从一个方面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的距离,文物旅游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旅游使文物的历史艺术魅力得到显现,文物潜在的经济价值得到实现。文物与旅游的有效结合,推动了文物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林美珍.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的博弈分析[N].福建,2004

[2]陈桂芬,龚维玲.从旅游业的发展谈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上一篇:建设农村机耕道助推农业现代化 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方向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