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着”的问题讨论

时间:2022-09-26 04:26:29

关于“着”的问题讨论

列举和分析了现代汉语助词“着”与动词组合的几种情形,“V1着V2”结构中“着”字的语法意义,进而证明了“着”放在动词后面主要用于表示静态的语义语法功能。“着”与动词组合静态功能比较语法附加义马真先生在《关于虚词的研究》一文中,谈到助词“着”时用举例子的方式提出了几个问题,并提出,什么时候用“着”,什么时候不用“着”还需要研究。通过对马文中问题的考察,本文认为,马先生举出的几个例子刚好揭示了助词“着”的几个语义功能特征。下面本文就尝试着对马真先生提出的问题做以讨论。

问题一:“‘着’表示进行态,或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表示状态的持续。是不是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持续的动词都能带‘着’呢?不是。例如,“游泳”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可以处在进行之中,“休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也可以在持续之中,但是我们不能说‘游泳着’‘休息着’,只能说‘正在游泳’、‘正在休息’。这说明有的动词能带‘着’,有的动词不能带‘着’。到底那些动词可以带‘着’,哪些动词不可以带‘着’?”

对于现代汉语的动态助词“着”,学者已多有论述,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意义是表示动作进行和静态持续,(有的由此将其分为“着1”和“着2”)所以它们与瞬时动词、续段不明显的动词成分组合受到限制。例如:

A.现在是着春天未来属于着我们

B.她爷爷死着我们到着北京她看见着我

A组的“是”“属于”表示一种属性,没有动作性也不表状态,所以不能和“着”搭配。属于这一类的动词还有“有”“存在”“标志”“符合”“相似”“值得”“作为”等。

B组的动词表示瞬间动作或表示结果、没有续段,所以也不能和“着”搭配。类似的动词还有“断”“塌”“懂”类和带结果补语的复合词或述结式短语,如“看见”“忘记”“明白”“结束”“获得”“离开”“睡醒”“写完”等。

而实际上,“着”和动词组和的情况要复杂得多。除了上述两组动词,“着”与其他动词组合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上面马真先生提出的两个例外就有待讨论。这两个例子都是将“着”放在单个的动词后边发生错误,那么我们再举多一些例子,来看一下“着”可以出现在哪些动词的后边:

C.他光着脚孔雀翘着尾巴你别挨着我

D.房间里开着灯盆里泡着衣裳本上抄着几行字手里搬着书

E.门关着他穿着棉衣

F.他犯错倒让我担着不是你老护着他

G.他吃着饭他洗着衣服他干着活她笑着敲着桌子

H.学生考试着寄着包裹我们比赛着

I.我一直惦记着得去医院看看老王

我琢磨着这事不能这么办

这孩子总盼着过节

J.这么多年我一直爱着他。*她喜欢着小猫。*我讨厌着她。

C组中的动词都是永远静止不动的,后边带“着”表示一种状态。

D组动词虽然所表示的行为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但是可以感觉到是表示静止的状态的。刘一之(2001)称这类动词为状态动词。还有“兜”“臊”等。

E组是一组表示静态的存现句,其中的动词“开”“冰”“泡”“抄”“搬”在句子种呈现出静态的特征。但是动词本身是可动可静的。将表示处所的主语换成人,句子变换成:“他开灯”“他把衣服泡在盆里”“他在往本子上抄几行字”“他在搬书”则可以表示眼睛可以看到的动态的动作。我们看到,这个时候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动词后面却是不能跟“着”的。

F组是表示主语所处状态的两个句子,动词也是可动可静的。要表示动作,则也应按照上面的方法变换成“他在关门”“他在穿棉衣”。“他关着门”也可以说,但意思是“他房间的门关着”,仍是表示静态。

G组的动词永远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特征。这样的动词不能后面加“着”组成单句的。除非在表示并列的复句里如“他们唱着,笑着……” 但是用“在”是可以的,“他在吃饭”“他在洗衣服”。

H组也是一组错句。其中的动词不表示单纯的一个动作,而是包含一系列动作的一种活动和行为。比如说“考试”包括发卷、答题、交卷等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不能从一个单纯的“考试”中直接用眼睛看到。这一类动词后不能跟“着”,跟“在”就可以,变成“学生在考试”“我在寄包裹”。

I组和J是动词是表示心理的动词,有持续性。这一类动词可以带“着”,也可以不带。像“喜欢”“讨厌”这样的表示客体在主体心中的属性的动词后边不可以带“着”。

由此可见,“着”的语法意义可以归纳为表示“静态”。因此它放在表示“静态”的动词后边是没问题的(C、D组),放在表示可动可静的动词后面(E、F),句义和不用“着”的相比发生改变。不能放在动态性的动词后边如G,更不能放在表示事件、包含一系列异质动作行为的H组动词后面。表示心理活动和感情的,有的可以带有的不行。可以带“着”的可理解为处于某种心理状态当中,而不可以带“着”的如“喜欢”“讨厌”“嫌”等倾向表现一种判断,既不是动作也非状态。

对于不能用“着”的G组和H组,可以用“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在”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而“着”用于表示“持续”,是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别。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在”在现代汉语中是时间副词,和有“持续”特征的动作行为动词连用如“写”“说”“开会”“游泳”等,其基本意义是表示进行。“在”可以表示动作在一段时间进行,如“昨天一整天,我们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昨天一整天,我们都讨论着这个问题)“她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说话”(*她从早上到现在,一直说着话)这些句子都是不能换用“着”的。“在”和表示某一时点某动作行为的进行状态的时间副词“正”“正在”,“正……呢”也有交叉之处,比如可以说“我回家的时候,他在看电视”也可以说“我回家的时候,他正看电视呢”或“我回家的时候,他正在看电视”。但是换用“着”是不行的:“我回家的时候,他看着电视。”

所以我认为,现代汉语里的“着”不表示动作进行,表示动作进行的功能由“在”“正在”“正……呢”来承担。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倾向,而非绝对的规律。张亚军在调查了近代汉语的预料后认为,“在”作为时间副词是较晚的事,“在”虚化为表示时间的副词之前,“着”也可以表示动态的进行。“正在”的功能变化同样与“在”的副词化有关,“正在”由相当于“正”表示同时,逐步演化为兼表同时与进行。“在”的出现体现了动态的进行与静态的持续的分化,随着“在”的出现并日渐普及,“着”的功能由兼表静态与动态转而主要用于表达静态的持续。

到此为止,我们得出了“着”字的语法意义是表示静态而不表示动作进行。现在开头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解释一个:“游泳”是一个活动,包括从下水到手划脚蹬一系列的动作,这个动词应该属于上面的H组,所以不能用“着”。至于“休息”是否表示一个静态的动词,为何不能用“着”,我还没想明白。类似的还有“睡觉”,也不能说睡觉着,只能说“在睡觉”。

问题二:能带“着”的动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她笑着说”,其中“着”不能省略;“他正说(着)话呢!”“着”可用也可以不用;还有一种不能用“着”,如“他在看着电视”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着”不能放在动作性强的动词后边,可是“着”在“V1着V2”结构中,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个动作方式时不受这个限制,如问题中的“笑着说”。对于V1和V2之间的语义关系,丁加勇(2001)认为V2和V1互相配合,可以形成以下六类:

A类:抽象方式义V1+静态V2,这类搭配较少。如“交叉着抱、相对着坐”等。

B类:抽象方式义V1+动态 /行为V2。如“交错着轰击、轮换着穿、试探着问、抢着说、相拥着跳舞、交错着打、等。

C类:静态V1+动态 /行为V2。如“坐着聊、站着等、仰着睡、躺着休息、捧着啃、俯卧着爬”等。

D类:描写性动态V1+动作性动态V2。如“小跑着前进、哆嗦着缩成一团、踉跄着过了院子、挣扎着站起来、摇晃着落在地上、扭捏着答、颠簸着前进”等。

E类:动态V1+动态 /行为V2,其中的V1由于后附“着”,使得V1强制地成为V2的动作方式。如“撵着打、哭着哀求、笑着拒绝、嚷着进来、笑着制止、追着问、哭着跑了、指着骂、哭着睡着了、撵着打、看着笑”等。

F类:动作(含行为 )V1+结果 (目的 )义V2。如“赖着不走”等。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两个动词不能直接相连,所以两个动词相连中间要用连词或助词。根据两个动词之间的关系,除了用“V1着”表示V2的方式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可以用“一边……一边……”。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有时前一个“一边儿V”后可以加“着”,如“她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电视”

2.后一个是前一个目的,则两个结构之间什么都不加,如“她上街买东西去了。”

3.如果两个动作先后进行,则在前一个动词后加“了”,如“他每天下了班就回家。”

4.如果强调前一个动作完成或产生某种结果后再进行后一个动作,则前面的动词要带上结果补语,如“做完作业再看电视”。

5.后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前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可能结果,前一个动词后加“得”,如“我看得见”。

将以上五种结构和用“V1着V2”相比,可以看出在“V1着V2”中,V1对V2有很强的附着性,即在时间上是同时进行,空间上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认为[附着]是“着”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特征。因为在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边……一边”句式中,两个动作也是同时进行且主语为同一,所以前一个动作后边也可以用“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用“V1着”表示方式有很强的描写性,所以“V着”可以出现在其他动词前表示伴随状态,如“笑着说”“敲着锣送他上学”,而“在/正/正在V( N)”不能。这种描写性正来自于上文所论述的“着”放在动词后边表示静态的语义语法功能。

现在我们来看上边的问题:上面已经解释了“笑着说”即“着”第一个动词后表示伴随状态,不能省略。而“他正说着话呢”的“着”可用可不用,我认为是因为这句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正在进行的动作,而这个意思是由“正……呢”传达的,用“着”增加了句子的描写性,但是不用“着”也是可以的。

至于最后一个句子,错处在问题一的讨论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在看着电视”应该去掉“着”,是因为“看电视”这个短语整个表达一个活动的进行不是静态的持续,所以应该在前边用“在”,而不能在后面用与之矛盾的“着”。

总结一下上文,我们认为,现代汉语里的助词“着”基本的语法意义是表示静态,不表示动作和活动的进行,所以具有描写性,用在状语中时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可以和表示某时点正在进行的动作“正……在”合用,但不表示动作进行,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里进行某种活动的“在”合用。参考文献:

[1]刘一之.北京话中的“着zhe”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丁加勇.V1着V2结构的语义框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5).

[4].“着”的语义特征对其句法分布规律的制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9).

[5]钱乃荣.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汉语学习,2000,(4) .

[6]陈立民.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语言研究,2002,(3).

[7]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语言研究,2002,(3).

[8]肖奚强.“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语言研究,2002,(4).

上一篇:英语短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论如何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