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外贸单证实务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6 03:21:07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外贸单证实务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外贸单证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外贸单证员。文章根据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设该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教学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外贸单证实务;实训;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深知外贸单证工作是进出口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每笔交易的全过程。在出口贸易中,单据制作的正确与否是出口结汇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此,外贸单证课程的学习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从事外贸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来我来到高职院校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工作,发现传统的以单证理论知识储备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要。而当前普遍倡导在“工学结合”模式和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外贸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这个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能和英语水平

《外贸单证实务》主要讲授的信用证的审核和单据的制作,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际贸易的对象是国外的公司与客户,因此相关的出口单据、合同及信用证的都是用英语完成。在审核证制和制作外贸单据时,首先要审核英文的信用证,而且要根据信用证制作各类英文的单据,因此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信用证和单据进行阅读和翻译。但是当前高职招生竞争激烈,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普遍学能低,英语水平不高。

2、对教学条件要求教高 本课程实践性极强。外贸工作中单据的制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因此只有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保证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单据的制作,而且教师必须通过计算机用相关的教学软件给所有学生演示单据的制作过程。这就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比较薄弱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理工类通过建设校办工厂等方式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相对较多,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一直比较薄弱。在传统的课堂中练习操作,缺乏真实的贸易感觉,学生无法感受到外贸公司运作的真实环境。

4、传统的教材使用模式落后于形势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我国在外汇管制、报关、进出口检验检疫、银行结汇、出口退税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和相关的外贸单据的制作要求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传统的纸质教材因为不能随时更新,导致教材内容常常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5、传统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学习效果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将项目制教学引入到《外贸单证实务》的考核中。但是原有通过试卷考核学生的方式,已经落后于教学模式的发展,不能完整的体现出学习的效果。

6、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

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类的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因此需要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而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很快,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中的有益探索

1、强化英语教学

修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英语使用能力的提高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核心技能。组织学生每天早自习都学校的湖边集体背诵英语美文,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学生到语音室进行英语听力和朗读练习,使用英语四、六级真题进行英语月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专业英语学习的课时量,除了学习基础英语外,同时开设专门商务英语和贸易英语课程,多管齐下,并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大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善教学条件

建立国际贸易网络实训室,安装模拟国际贸易教学软件,将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充分融入外贸单证实训室,配备了120多台终端电脑,可通过局域网实时在线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也可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平台,进行远程终端的外贸单证操作,使教学灵活有趣。可以随时将某个学生的操作展示给所有上课学生。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立了独立经营、核算的潍坊宝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

要出口校内工厂生产的服装和机械产品。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到外贸公司实习。将每一笔业务中需要制作的单据交给所有国贸专业的学生,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提交单据,择其优者使用。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单据计入过程考核的成绩中,占本课程总成绩的40%。通过这种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对工作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1)建立了丰富实用的课程网页。本课程的电子教材、课程标准、项目活动载体、教学单元设计、学习指导、习题集、案例集、实训实习项目库、工学交替、教学活动图片等资料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

(2)教师自己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要有企业人员参与,所选取案例及项目全部来源于企业的真实业务,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案例和项目选取要科学,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外贸单证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外贸政策的变化,随时更新内容。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教师交流和提交电子版的单证作业。

5、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课的考核评价采用百分制,其中学习态度和项目实训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学生在本专业的宝达国际贸易公司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单据计入过程考核的成绩中,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通过这种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6、提高授课教师的能力

通过在外贸公司兼职业务员了解外贸政策的形势变化,同时加强贸易理论学习。邀请外贸行业的资深业务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与企业积极合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紧跟时展的,合格的外贸单证员。

参考文献:

【1】.庄艳主编:《国际结算及外贸单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年

【2】.姚大伟主编:《国际贸易单证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年

【3】.章安平主编:《外贸单证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办公室编:《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出版社,2009年

【5】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认证专用教材《国际商务单证教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 于雷:1981年10月,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经济学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上一篇:针对主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好预控 下一篇:浅析大体积砼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