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6 02:43:29

启发式教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启发式教法是有意义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启发式教学,要深入钻研教材的知识结构,重视教学中的言语表达,精心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来决定是否较多地采用讲授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启发式教法;运用策略

启发式教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某些课的教学中,较多地采用讲授法时,应如何避免满堂灌,实行启发式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言语形式理解知识的意义,接受系统的知识,也就是意义学习。根据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可知教师在某节课的教学中较多地采用讲授法时,只要是有意义的言语讲授,就不是注入式的教学。下面以“反正弦函数”教学实例来说明:

首先,引入概念,因为反函数的知识是建立反正弦函数概念的基础,故应先复习好反函数的有关知识。

最后,教师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用反正弦函数表示角的弧度数。求有关反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使学生通过应用概念而将它转化为技能。

按以上步骤,在教师启发式讲述下,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的讲授就打破了“满堂灌”。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较多地采用讲授法时,要做到启发式,就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要深入钻研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既然如此,教师就应深入钻研教材的知识结构,以便促使这种转化更好地实现。教师只有深掘教材固有的内在联系,才能引导学生将庞杂的知识条理化,将理论问题具体化。

二要重视教学中的言语表达。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有了它才使复杂的认知活动成为可能。言语是运用语言的活动。在接受学习中的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具有重要的提炼功能,它使新的观点更精细、清晰和明确,并可增加思想的意义和迁移的可能性。

三要精心设计练习。言语讲授法决不是一讲到底,挤掉堂上练习时间,学习就是掌握概念的过程,而掌握概念就是要掌握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概念的关键性越明显,概念的获得、知识的学习就越容易;非关键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困难。因此,教师应强调概念的关键特征,讲清知识的重点、难点,无需面面俱到,腾出时间,让学生练习。

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来决定是否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到底采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的学习材料来定,对于教师来说,并非讲得越多越好。什么情况下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呢?所谓学习内容以定论形式呈现给学生,即意味着从总体上说,数学理论纱是以学生自己的发现为主要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只有当教学内容属于这种类型,且难度较大,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时,宜采用言语讲授法。

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因此,即使在一节以言语讲授法为主的课堂,也要根据教学实际穿插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切勿一成不变,一讲到底,以杜绝“满堂灌”,切实施行启发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月.高中数学启发式教学管见.《林区教学》,2010年第4期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议初中英语教学之时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