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定原则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26 02:05:29

物权法定原则及其发展趋势

提要物权法定原则为物权法的核心原则,在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显现出来,所以有必要结合社会现实,对物权法定原则进行“弱化”。

关键词:物权法定原则;弊端;弱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一、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

物权法定原则起源于罗马法,《罗马法大全》中将所有权、永佃权、役权和质权归类为具有物权性质的权利。但是,物权法定原则真正被提出还是来自德国民法学家。因德国民法具备大陆法系的传统,大陆法系主张法律应当体系完整,概念应当清晰、明了。研究物权法定原则本质的出发点应是其含义。以德国为主要代表的基本观点是,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两项:一是当事人不能约定法律规定外的新物权种类,即物权种类强制;二是当事人不能或者仅仅可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改变现有的物权种类,即物权种类固定。

我国《物权法》第5条规定了物权法定原则,其规定了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应由法律加以规定,不得由当事人随意创设。从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延续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具体内容包括内容法定和种类法定。

(一)种类法定。一国想建立完备的物权体系,就必须进行慎重的物权种类选择,所以物权种类法定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其应为物权法定原则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大陆法系传统民法理论的考察,可以看出各国物权法的立法和理论一般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与定限物权,并根据二者的性质、特点分别加以规定。各国的物权法立法也根据此种分类确定了各种物权的详细种类。在《物权法》颁布之前,我国将物权的种类确定为: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采矿权、自然资源使用权、国有企业经营权、典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等。这种体系较为混乱、复杂,各种权利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缺乏可操作性。我国《物权法》第二编至第五编通过重新整理物权种类规定了如下物权种类:所有权(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我国《物权法》采取的这种分类方式较为清晰、全面,涵盖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物权类型。与以前我国物权立法相比,《物权法》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例如,加入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体现了我国特殊的土地政策。不同于其他国家物权立法中规定的永佃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带有鲜明色彩的物权种类。

(二)内容法定。物权内容法定的基本内容是:要求权利人只能在法律所规定的权利范围内行使其权利;违反法律的规定或者行使权力超出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其行为为权利滥用,其行为产生的结果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物权内容法定首先应对所有权的权能进行规定,纵观大陆法系各国立法实践,规定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类:1、以概括的方式进行规定,最典型的为德国物权法;2、采用列举的方式加以规定,如日本的物权法,《日本民法典》第206条规定:“所有权人于法令限制的范围内,有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所有物的权利。”我国现行的《物权法》采用了日本的立法方式,对各种物权的权能直接加以规定。这种规定方式更易操作、利于人们把握和理解法律的规定。我国《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国《物权法》规定了所有权具有四项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有权为完全物权,其具备的权能理应最为广泛。其次在定限物权方面,我国采用了直接规定各项权能的方式。对于担保物权,我国《物权法》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分别加以规定。我国《物权法》对于物权内容的规定方式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做法既实现了《物权法》和相关法律在法律规定性和操作性上的统一,也更易于人们对于法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缺陷

物权法定原则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安全价值,在维护交易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物权法定原则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其两面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权法定原则的弊端渐渐暴露出来。

(一)物权法定原则具有僵化性。物权法定原则将所有的物权种类规制在一个框架内,导致了物权体系的封闭性。即使某些权利具备了某些物权的性质,也由于物权法定原则的限制,其不能获得与物权相等的地位。换句话说,物权法定原则破坏了物权的自然种类,使得导致权利的归属的决定性因素发生了变化。权利应被归于何类应由其自身的属性决定,而不应由某一法律原则将其强行归类,也不应由立法者根据主观判断进行选择。立法者的选择显然取决于其对于社会生活的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但每一个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的程序、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程度、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其思维是非至上性的。立法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立法者所处时代的非至上性,就可能造成其制定的法律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物权法定原则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笔者认为,有的学者认为物权法定原则存在僵化性是有其道理的,物权法定原则就像是牢笼,封闭住法律设定的物权种类和内容,在牢笼外则是人们在生活中运用的各种具有物权属性的权利。但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外面的权利进入牢笼。这样的物权原则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物权体系的死板、僵化。

(二)物权法定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相矛盾。私法自治是指在私法领域内,主体有权按照自身的意思形成、变更或者消灭法律关系,并对根据自身意愿所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关系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承认。私法自治为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民法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民法的诸多制度为私法自治理念的体现。私法自治理念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法被称为“私法”的一个重要原因。物权法定原则的采用在物权的某些领域否定了私法自治原则的存在,使得人们在物权某些领域内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行为,或者即使做出某些行为,也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这样,在物权法领域,国家意志力就参与其中并对个人的意愿做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制。私法自治理念应当是贯穿民法始终的,但是在物权法领域并不适用私法自治理念,这样有违民法的本质。台湾学者苏永钦认为,基于自治的然法理:“任何人不得处分大于自己的权利,否则不生效力,当事人所能创设的,最多只能在当事人间既有物权基础上的新物权,从而反射到第三人发生的义务,会超过原有物权不干涉的义务范围。由此推论,即使开放物权种类和内容的自对于第三人的行为空间,原则上也不至于造成新的限制。那么,物权法定的正当又在哪里?”物权法严守法定主义的结果,使得私法自治只实行了前半段,规范财产流转的契约法标榜契约自由,规范财产归属的物权法则充满强制。物权法原则如同枷锁一般,将物权制度紧紧束缚,并使之与债权制度截然分离,似乎在权法领域,不再存在当事人的意志而仅仅剩下立法者亦即国家的意志。物权法原则已经构成了私法自治的限制,甚至违背了民法最根本的理念。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物权法定原则的逐渐弱化是物权法的发展方向,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物权法定原则为物权法中的核心原则,是物权法的基础,不可完全放弃物权法定原则,但是法律应具有“流动性”,同时法律本身就具有滞后性,我们应尽量缩小法律与现实的差距,从而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笔者认为,应在不放弃物权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弱化,使其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一)物权应与债权相区分,这是物权法定原则存在的前提。但是,如果采取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那么就意味着国家认可物权的类型和内容,使得物权法带有较强的公法色彩。我国《物权法》在制定过程中,为了突出我国的特色,加入了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使得《物权法》的公法色彩更加浓厚,这与民法本身的“私法”性质相矛盾,不利于物权法和整个民法体系的对接。

(二)采取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已经不具备现实基础。《德国民法典》在制定时仅强调物应为有体物,但是纵观当今各国民法,有体物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种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出现的物普及的速度大大加快,这种实际情况就了德国民法中强调可为大众利用之物为法律规定之物的观点;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权利也早已成为“物”。可见,现今社会中的“物”的种类早已超出了传统民法所划定的物的范围,对“物”本身关注的侧重点也从物的归宿转变为物的价值和物的利用。

(三)从国家管理和经济政策角度讲,物权法定也应该弱化。我国应该有灵活的法律和政策去适应规范调整,物权法定的弱化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物权法定的弱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更应该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我国法律若还在物权法定原则上固守,必将使我国的物权法很难与国际接轨。

(四)物权法定作为一种法律原则,可以分为刚性和柔性。刚性的物权法定原则一旦与之相冲突,其结果只能有两种:一是继续保持其僵化、封闭的特性;二是失去原来的作用,无法发挥其价值,浪费了立法资源。而与刚性物权法定相比,柔性物权法定原则更富有弹性和包容力。物权法定的弱化就是使本来刚性的物权法定原则柔化,既可以恰到好处地维护物权法定的地位,又可与现实相适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总之,我国应承认物权法定的弱化现象,根据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社会现实,我们应看清物权法定原则的弊端,采取柔性的物权法定原则,保留民法的“私法”特性使物权法朝着有利于发挥其作用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日]近江幸治.王茵译.民法讲义II・物权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德]曼弗雷德・沃尔夫.吴越,李大雪译.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论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 下一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