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26 01:31:06

张家口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一、现状

1.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张家口市特别是坝上地区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优势作物,是与玉米并驾齐驱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种植面积已由九十年代的7万余hm2发展到现在的12万hm2,占全省播种面积70%左右,占全国3%;总产量在150~200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65%左右,是省内名副其实的马铃薯生产大区。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先后培育和引进了几十个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初步建成了加工型、食用型、淀粉型品种生产基地。食用型商品薯又有大、中、小日期品种相配套的种植结构,多种用途的马铃薯生产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了一大批靠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的专业户、村和乡(镇)。脱毒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张家口市一些乡村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万亩以上规模的乡镇50个,千亩规模以上的村450多个。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发展较快,是目前发展的一个重点,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工型、食用型、高淀粉型、冬作区种薯等系列品种比较齐全,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冀西北脱毒马铃薯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建成,已成为带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龙头。

目前全市拥有13个脱毒组培室,可年生产马铃薯假植苗3000万株;有微型薯生产单位4家,生产微型薯8000万粒。有脱毒尼龙网棚1000多亩,年生产原原种200万公斤,已形成优质种薯基地和稳定的商品薯基地,每年可提供一级以上种薯30多万吨,可提供优质商品薯100多万吨。

2.加工及产业化现状

张家口市的马铃薯除作为产区农民口粮外,80%以鲜薯销售,部分县区为一些国内著名马铃薯加工企业如辛普劳、百事食品公司等提供原料供应。加工多限于生产粉丝、粉条和一级淀粉等初级产品。目前我市较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年加工能力70多万吨。

近年来,在坝上地区销售商品鲜薯上,培植了一批销售经纪人和销售大户,部分县(张北、康保)经纪人销售量几乎占外销量的一半以上,已稳定开辟了山东、广东及南方诸省市的市场。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及科研机构,也开辟了国内广东、广西、贵州及香港等十几个省市马铃薯种薯市场,并初步打入了俄罗斯、朝鲜等国外市场,年销售种薯1200万kg以上,占全市外销种薯总量的一半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适应能力强和适宜加工的品种

种薯投入生产,要受到终端市场及种植区域对其外观、内在品质及其适应范围选择要求的限制。目前,我市各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专用型种薯,如大西洋、夏波蒂因其薯形及内在品质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但在本地水肥条件无法达到高产;而在本地适应性好的品种,如冀张薯8号、坝薯10号等却因其还原糖较高而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不同用途的专用型优良品种;不能直接与国际接轨。因此,选育适宜于本地种植,又能满足终端市场需求的种薯品种是我市马铃薯生产的一大瓶颈问题。

2.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落后,种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张家口市种薯繁育与经营市场混乱,繁育体系不规范,基地不健全,私繁乱引,缺乏主渠道,高质量的原种种薯供不应求。由于没有固定的良种繁育基地,种薯生产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种薯生产的技术规程进行规范化生产,品种间混级混杂严重。病毒性退化和两种以上混合性病毒感染现象相当严重,不但降低了产量,而且还影响了产品质量。同时脱毒种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没有统一的脱毒种薯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缺乏质量认证和检测手段,种薯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种薯率难以界定。

3.区域化、标准化种植水平低

传统观念马铃薯只是山区贫瘠地区种植的低产低效作物,而且投入少,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缺乏统一的布局及种植标准,造成商品性差,商品率低。

4.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经营功能弱

我市马铃薯的加工率不足15%,而欧美发达国家生产的马铃薯约有80%用于加工。而且不论是初加工,还是精深加工能力都比较弱。以民办投资为主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小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小、质量差,导致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几家大中型企业刚刚起步,加工能力有限,加工转化总量小,总体规模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加工品种单一,层次低下,比较效益差。市场占有率低,没有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5.贮存能力差,市场体系不健全

马铃薯是一种鲜活、易烂原料。马铃薯贮藏是马铃薯加工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市在保鲜贮藏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基本上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设施简陋、贮藏量小、技术水平低、损耗大,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由于管理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供、销环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策略

1.加大马铃薯加工品种选育的力度。

以不同生态条件和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需求为目标,重视专用型品种的生产开发,积极引进、推广适合市场需求的马铃薯早熟品种、淀粉和全粉加工品种、油炸加工品种、品质优良的鲜薯食用品种,在全国马铃薯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建立健全脱毒马铃薯繁推体系,规范种薯生产

积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支持,规范种薯生产。应用脱毒马铃薯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必须遵循脱毒薯苗繁殖原原种原种(一代薯)一级种(二代薯)商品薯(三代薯)的繁育生产原则,即以张家口市脱毒马铃薯科技园区为龙头,负责新品种选育、脱毒、切繁,为县、乡提供种苗,县乡两级搞好原原种及原种的生产繁殖,经过质检后为农村基地户提供原种或一级种薯,大田争取用一级种薯生产商品薯,坚决杜绝超代种植和随便繁殖、经销种苗原原种。

3.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张家口市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因此,在品种布局上要统一规划、区域开发,既要考虑品种的市场需求,也要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使每一品种均形成合理的开发规模,每一地区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努力提高市场流通能力和生产组织化水平,合理调整品种布局,积极发展与地区特点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优良品种。在察北、塞北管理区建设优质油炸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张北县、沽源县建设种用和早熟出口型优质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在康保县、尚义县建设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在坝下丘陵山区建设应市鲜薯和高淀粉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

4.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在坝上大规模生产地区,要以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为重点,集成示范推广大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滴灌与喷灌节水技术和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坝农户小面积生产地区,示范推广种薯催芽、切刀消毒、旱作节水保墒丰产优质栽培、间套作栽培、覆膜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建立马铃薯专用生产基地,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促进企业和薯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举办马铃薯现场会、展销会等形式,密切生产和市场的对接,培育我市薯业的知名品牌。

5.大力发展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加工,要加快实现马铃薯的产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龙头企业建设这个关键。努力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企业,增强马铃薯商品薯的消化能力,带动马铃薯产品升级换代,彻底扭转张家口市马铃薯生产实际是原料生产的现状。建设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突出“高、大、强、外”的原则。

6.完善储窖和市场建设

充分发挥各地大中型储窖的作用,保证马铃薯四季均衡上市。在稳定现有马铃薯储窖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改造,增加设备,新建和改建一部分能够进行自动或人工控制温湿度的储窖。

7.建立多方合作组织

大力扶持发展农村马铃薯流通合作组织,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马铃薯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要以利益对接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公司+科研+基地+农户+金融”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立马铃薯产业协会,采取有效组织手段,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服务机制、契约机制以及股份合作机制等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一体化关系,切实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

8.建立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

充分利用资源,依托国家、省和地区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组建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和区域研究中心。围绕马铃薯现代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在优势区建成一批区域研究中心,着力研究适合不同优势区的马铃薯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制定、完善马铃薯生产技术标准。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依托现有工程建设,完善优势区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改善装备条件和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能力,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通过各部门紧密的业务分工与合作,构建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

上一篇:顺应市场 合作共赢 下一篇:对我国农资连锁经营问题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