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受益分配调查

时间:2022-05-19 12:22:57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受益分配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流动,农民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需求增大,各种形式的流转开始在泗洪县农村地区出现。如何科学把握和稳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保持各方利益和社会稳定发展已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它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一、农村土地流转趋势渐强,而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泗洪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伴随着土地流转方式变革的进程,土地“活”了,产业才能壮,农民才能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78万亩,大部分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集中在流转的土地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土地流转的运行在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1.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县经营50亩以上流转大户达60多家,超过100亩的流转大户有40多家,达到1000亩以上的流转大户有20多家,涉及了全县每个乡(镇) 。主要流转到瓜果、蔬菜、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高效农业行业。此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根据泗洪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不断拓宽流转渠道,效果初步显现。流转土地由当初主要的撂荒耕地扩展到了林地、旱地、渔塘等整个农用地。

2.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发展了专业化生产

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形势有了较大转变,土地集中流转到优势产业,专业生产相对集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有利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

3.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流转为我县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建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不少种养大户和生产能手纷纷依托土地流转,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产前、产中、产后和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较快提高,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利益双赢。目前,泗洪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29家,入会会员达8.7万户,带动农民18万人,入社农户比未入社农户年收入提高10%以上。

4.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了解,全县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速度。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2008年底统计,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达13.7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0.85万人。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会略有减少,但各级政府都在采取积极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有利于农民工在本乡本土找到就业的机会。

5.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五种模式激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高了农村土地的效益

土地流转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最早的时候,由于离土进城的农民逐渐增多,很多农民把土地转包出去,自己从事二三产业。全县转包面积超过4.4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6%。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土地的出租和入股现象不断增多,使土地出现了资本化的特征,承包户不用投入就能获得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泗洪县每亩土地的出租价格一般不低于500元,而入股分红部分要高于出租土地的价格。土地出租和入股将成为我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在土地流转模式中,转包、出租、入股都是保留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为,多年的承包经营让农民留下了很深的土地情结,一般情况下,农民不会轻易放弃承包经营权。但为了追求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农民也改变了过去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的做法,转而更多地面向工商企业户。

二、成效背后困难和问题依然重重

虽然我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土地流转面积比例偏低,在实际推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流转过程一直没有明确的模式和规范,泗洪县在探索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隐忧。从认识层面看,如何正确对待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一些观念上的偏差,既有过于激进的苗头,也有过于保守的倾向,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稳定健康发展。从操作层面看,表现为“四多四少”:口头协议多,书面合同少;低报酬流转多,高报酬流转少;村内组内流转多,跨村跨组流转少;自发流转多,中介引导流转少。多数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有些地方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出现转受双方违约争地等纠纷,极少数地方甚至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所以,政府要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激励机制。应尽早出台相关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优惠政策,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对流转时间较长、经营规模较大的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专业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要积极扶持,培育壮大。要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软件录入住处工作。要妥善处理好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为主的工作,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及时调处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而引发的上访案件。要抓紧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让流转的主体与客体都吃下“定心丸”,为稳定流转奠定基础。

上一篇:扬州市植保专业化服务形式多样 效益显著 下一篇:完善南涧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