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思路

时间:2022-09-26 12:26:24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思路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下,市域道路交通的基础类设施等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推动了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城乡公交一体化意义后,针对当前乡村客运交通的现状,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思路,从而为广大的出行者提供方便。

【关键词】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能在将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使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不断满足,并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使乡镇居民感受到“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交通服务;从而提升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各种要素向城市靠拢和聚集。从这个角度来看,实现公交一体化,对于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非凡。

一、当前乡村客运交通现状分析

1.运力结构配置不合理

由于现有的农村客运班次和营运的路线在配置的时候,大多是以平时的流量作为参照,线路通常较长,在县域中心车站的往返途中跨多个乡镇,受到班次营运时间长的限制,班次的次数就很少,通常的班次情况就是一日一班,稍好一点的就是一日两班,造成不能充分满足出行要求的现象。

2.营运成本较高

城乡体制之间的区别是客运车辆税费不同的影响因素。乡村客运车辆在管理方面是以长途客运的标准进行管理的,需要交纳高额的规费、超载罚款、道路通行费等,从客观上造成城乡公交待遇的不平等。

3.经营行为不规范

由于乡村客运线路长,中途没有设置停车站,于是就经常出现招收即停的局面,甚至伴随乱停乱放的现象。不按时发车,却以客满为发车标准,还存在营运过程中拉客的现象,对交通秩序、其他车辆及行人的通行造成不良的影响,交通安全无法保障。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思路

1.城乡公交发展规划科学编制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调查研究城乡公交的现状、需求以及发展的前景,以城市总体发展的规划为基础,对城乡公交发展进行规划。需要深入综合考虑的是:城乡之间的交通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等的明确,制定相关的政策,对设施、运营组织规划进行研究。对利益主体的意见进行广泛征求,是规划编制最大可能符合公众的意愿,规划的系统和可实施性得到保证。

2.城乡公交运营模式合理选择

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进程中,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经营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城市公交模式:在市区范围内,对城市公交通过新辟、延伸、绕道等方式使郊区的农民群众出行问题得以解决。镇村区域公交模式:公交企业以公交运输模式作为参照,在某一镇村区域范围内,通过开行镇村公交线路方式发展农村客运。客运公交模式:城区公交运营时间和方案、发车频率、站点设置和管理上都保持一致。

3.城乡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完善

以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村民的交通需求、旅客流量等情况作为参考,以规划一体化、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为原则,针对不同乡镇属性和客流的特点,建立起经济合理、方便群众的农村客运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城乡公交车辆的更新和改造、运力投放加大力度。在城乡公交的车型选择上,要满足环保低耗能、适宜农村居民出行需求。在城乡公交车辆舒适度提高的基础上优化城乡运力资源配置。

三、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策略

1.完善乡村路网布局

充分了解乡村自然、地理位置的特点,将乡村路网合理布局,具体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采取的为自由式路网,可以结合方格网式和环形放射式路网。对乡村路网规划时,为保障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来往的交通需求,应使乡村路网出入口与城市路网出入口连接顺畅。应以干线公路为依托,将骨干路网建立起来;同时,城市发展、失去范围动态性特点也应作为规划考虑的因素。

2.城乡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城乡公交发展的直接条件就是公交线路的合理程度和线路重复系数。在具体规划布设线路时,应参照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的不同特点,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和道路等级及功能特点,将线路的长短和便捷程度也考虑进去,为使重复线路减少,合并可合并的线路;在居民集中出行的点设置公交站点,为方便乘客搭乘和换乘,不同线路可以共用同一个站点。

3.实现城乡公交规划管理一体化

(1)实现城乡公交统一管理

逐步统一乡村公交车辆的税费、营运管理上的待遇,在税费上,对乡村公交实行优惠待遇,为使乡村公交摆脱高额的客运税费的负担,具体实行可以将通行费、养路费、附加费等减少或免除,从而使运营成本整体降低;在公交运营车辆的选择上,需要保证安全性能和舒适度高的车辆,并在公交线路上设立停靠站、站牌等配套设施。

(2)人员培训和标准化建设

为提高服务水平,统一对城乡公交的服务人员、驾驶员、售票员等加强培训,从而做到规范化服务。统一规划线路标示、公交车辆标示等这类城乡公交车站和车辆配套的设施,从而达到建设的标准化。乡村公交的人口基数小,但部分乘客随身物品角度,所以较适合采用小型客车且车内要有适量空间,而城市公交载客基数较大,且乘客以位置移动为目的,随身物品也不多,适合配置大型车,但车内需保持适量空间。

四、总结

公交一体化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规划时要保证合理性,由城区边缘向远城区再向农村逐步推进,统筹考虑长远利益,城乡交通特点,实施时按城乡公交线路从高到低的等级逐步实施,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从而逐级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促进城乡经济双赢。

参考文献:

[1]洪英. 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思考与探索[J]. 山西科技,2016,01:29-31.

[2]管琳,钟玉文. 皖江经济带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博弈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3-47.

[3]张铭博. 新能源客车的发展[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0:135-137.

上一篇: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在井筒揭煤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