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

时间:2022-09-26 10:01:28

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

[摘 要] 水稻生产机械化既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争抢农时,又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曾效的作用,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稳定了水稻种植面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现状 制约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22-01

根据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规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区地理特点,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既可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它不仅是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且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也是农业部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

一、水稻机械化生产

水稻机械化生产是利用先进适宜的水稻农机具装备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经营条件,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它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育秧、插秧、植保到收获入仓,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水稻机械化生产既解决了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争抢农时,又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榆阳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

水稻是榆阳区主要的细粮作物,种植面积居全区细粮作物之首,主要分布在榆阳、牛家梁、鱼河、上盐湾等乡镇,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亩产虽在全国水稻生产的高产行列中,但耕作方式比较落后,在新技术实施过程中,仍沿用单家独户育秧,人力手工插秧,习惯施肥防病虫害,人工镰刀收割等较落后的耕作方式,机械化程度相当低,劳动强度非常大,好多半农半商户不愿种植,为了改变“曲膝弯腰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劳动强度,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因此,榆阳区“引进、试验、示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收到良好的效果,机械化育秧,插秧,收获较人工作业亩节省劳力5个,节本增收300元,尤其是机械化收获机能一次性完成收割、风选、装袋三道工序,生产效率是人工的30多倍。

三、制约榆阳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1.水稻种植对农艺要求特别高

现代化农业生产包含着农作物栽培的农艺和与其相应的农机具以及管理运用技术。农机与水稻农艺之间主要矛后表现为农机与水稻品种以及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矛后。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农机和水稻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农机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受到约束,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标准化育秧技术以更好的适应机插秧,探索水稻机直播技术以保证稻谷稳定性高产高收等。

2.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少,投入不够

榆阳区农机发展己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农机相对较为单一,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制造工艺有待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我区2010年引进韩国生产的绿源牌水稻插秧机,后又试验、示范育秧机、收获机,这些机具拥有量太低,不能满足我区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工作, 制约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推广。

3.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榆阳区引进的水稻机械化生产,进行的只是小面积的试验、示范工作,虽然用现身的说法显示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农民的欢迎,但大部分稻农对只听未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不太了解,对机械化生产水稻持有怀疑态度,因此,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受到一定的影响。

4.水稻机械化生产投资大

在水稻生产机械化设备中,一套育秧设备需投资5万元(包括育秧机、秧盘、钢管结构大棚),手扶式插秧机每台2万元左右,半喂式水稻收获机每台购价25万元,每小时耗油2公升,所以装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整套设备需要35万元。

四、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的建议

1.努力争取省、市、区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技术成熟的产品及时推荐并列入购机补贴目录中,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的补贴力度,让农民买的起,用得好,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

2.引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机具,加强水稻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提升农机质量,保障机械无故障作业和提高农机工作效率; 创新出多样化农机品种,适应不同地域水稻生产需要,并研究和开发适宜我区的水稻生产机械装备,满足广大农民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在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强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示范推广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3.加大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力度,跟踪服务,提高操作技能和作业质量,节本增效。通过大力宣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作业优势,有效提高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技术的认可,同时采取现场演示、比对和专家讲解等有效方式,加大对水稻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近距离的了解到水稻育插秧技术比人工移栽、抛秧等传统模式更科学,更省时、省工、省力。

开展培训技术工作,在水稻主栽乡镇进行试验、示范工作,以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为依托,建立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培训点,开展技术培训、示范和宣传,以点带面,带动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4.加强技术干部业务培训,技术干部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不仅承担着试验、示范推广的工作,还承担着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的角色,这就要求技术干部不光会操作,还会讲解,因此,作为技术干部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人朴.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机化. 2011.01.

[2]李传奎, 李晓东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环节分析. 农业机械 2007.12.

[3]王琳, 臧英, 罗锡文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农机化研究. 2009.06.

上一篇:恩施山区甜柿发展探讨 下一篇:如何正确选购旋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