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山区甜柿发展探讨

时间:2022-04-23 06:38:47

恩施山区甜柿发展探讨

[摘 要] 甜柿在树上能脱涩,摘下即可食,经济价值高,在我国栽培不多,但目前甜柿生产发展在恩施山区正在悄然兴起。恩施山区气候适宜,耕地资源较为丰富,且甜柿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广、栽培难度小、生产成本低、市杨空间大、产品效益好等等优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图分类号] S6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53-02

一、甜柿栽培概况

柿属于柿树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 Linn),为灌木或乔木,常绿或落叶性。我国现以闽粤沿海、台湾、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品种最多,有54种,这一地带根据中国植被区划属来热带季风雨林带,现在长江沿岸和华南一带到处都有野生,在我国大部分省份或多或少有栽培分布,恩施山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其延伸部分,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在恩施山区多分布涩柿类品种,主要为磨盘柿。

二、 甜柿自身优势

1.营养价值丰富

鲜柿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据中央卫生所研究分析,在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胡萝卜素0.16毫克、硫胺素毫0.01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02毫克、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07毫克、脂肪0.1毫克、糖11克、热量48千卡、粗纤维3.1克、无机酸2.9克、钙10毫克、磷19毫克,钙0.2毫克、由此可知柿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经加工后,营养成分更加浓厚。

2.经济价值高

柿的未熟果或落果含多量单宁物质(C14H20O9),可提取柿漆,作为雨伞、鱼网等的涂料。其木质致密、纹理美丽,可制作贵重器具。其果实外观漂亮、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价看好,其收购价一般都在2元 /斤以上,平均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同时柿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柿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胆碱、黄酮甙、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及铁、锌、钙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非药性营养成分,有多种保健功能,可见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将会产生相当高的经济价值。

3.生产发展成本低

甜柿生产发展管理粗放,栽植成本低,用工量比其它果树少得多。据统计,甜柿每亩用工量只有苹果和桃、李等果树的一半,只有柑桔的三分之一,这就大大降低了生长成本。

4.产量高、效益好

甜柿栽后般第二年即可投产5~6年即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4000分斤以上,按其市场价格估算,其效益相当可观。另外,甜柿还可加工成柿饼、柿片等加工品,其产生的效益会更加可观。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甜柿宜温暖气候,但耐寒力较强,冬季最低温降至-14℃无任何冻害,但以年平均温13~19℃的地方最适宜,在这范围内,冬季不会冻害,夏季没有日灼,花芽容易形成,果实品质优良。甜柿耐寒力较涩弱,生长期(4~11月)平均温度在17℃为宜,如果在北方较冷地区,因温度低,果实自然脱涩缓慢,往往在树上不脱涩而成涩柿,且着色较劣。柿的成熟期(8~11月)平均温度在18~19℃时,果实品质较好。

2.水分

甜柿柿叶大,蒸腾量大,因而需要的水分也多,故在长江流域生长较好,雨量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影响柿树的生长发育。

3.土壤

土壤因气候、地形、成土母质、土层深度、地下水们高低等原因,使得其对肥水的保持力和通气性不一样,甜柿根系强大,能吸收肥水的范围广泛,故对土壤选择不严,无论是山地、丘陵、平原、河滩、肥土、瘠地、粘土、砂地都能生长。

四、恩施山区发展优势

1.生态环境条件

恩施山区地处长江中上游,年均温度在17℃左右,从气候来说是很适合甜柿栽培的地方。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加上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甜柿生长。甜柿根系强大,能吸收肥水的范围广泛,对土壤选择不严,无论是山地、丘陵、平原、河滩、肥土、瘠地、粘土、砂地都能生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矿物质丰富,而尤以有硒富集达到世界之最,为世界70%以上缺硒地区的人类带来了福音。综合甜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恩施山区其特有的生态环境条件十分适宜甜柿生长。

2.土地资源

恩施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就恩施州来说,全州土地总面积240.61万公顷,未利用地达39.89千公顷。而且25o以上的坡耕地资源就更加丰富。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恩施山区特别是一些海拔略高的地区其土地资源闲置的现象越来越显著,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根据甜柿其自身的特点,发展甜柿将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3.交通优势渐显

恩施山区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导致多年来其交通闭塞,唯有318国道与外界联系,其丰富的资源无法运出山外,致使其发展受到严得制约。但随着泸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其交通瓶颈打破,其资源丰富的优势即将显现。

五、 发展前景

1.甜柿栽植发展空间大

目前甜柿发展在恩施山区尚处于萌芽状态,只是在极个别地方偶有栽植,没有形成规模,现存大多只有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但绝大多数也是涩柿。

2.甜柿市场空间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柿业产业快速发展,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涩柿,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以及对柿营养价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果品多样性的追求,且柿成熟正值中秋、国庆期间,甜柿可极大满足节假日期间人们对特色水果的消费需求,且国际市场对甜柿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3.待开发空间广阔

目前甜柿市场上的一般仅限于鲜果,只有少部分加工成柿饼等,无法满足人们对甜柿加工品的要求,市场上的甜柿加工品也极其稀少,而且对柿叶的开发利用也未起步。

六、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就目前而言,甜柿发展在恩施山区可以尚未起步,只是偶有零星栽植,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及支持。加上长期受传统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的影响,从难形成规模化生产。

2.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制约着现今果树的生产发展,在长期的果树生产发展中,多是采用粗放式管理,重造轻管,难以达到为果农增收的目的,无法提高果农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及规模效益。

缺乏整套的服务体系,加工服务产业没有跟上,这上都是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3.加工能力低

加工能力低、加工工艺落后、加工品少是制约我国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甜柿也不例外,在发展甜柿的同时,必须同步跟上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其附加值,进行精深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效益。

参加文献

[1]华南农学院主编.果树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89.

[2]王仁梓 杨勇.甜柿推广中的若干问题. 果树科学杂志,1991,8(3):187-190.

上一篇:海棠果酶法提汁工艺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加快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